02.29 班布爾善只是跟從鰲拜,康熙囚禁鰲拜,為何卻一定要殺班布爾善?

linjiayan9103


擒賊先擒王,康熙十六歲之時(1669),康熙智擒“滿州第一勇士”鰲拜鰲少保。隨後,康熙頒佈鰲拜罪狀三十條,將其囚於獄中,不久鰲拜便死於禁所。樹倒猢猻散,鰲拜的黨羽自然也沒有好下場,有的甚至比鰲拜更慘,比如班布爾善。



班布爾善是努爾哈赤第六子塔拜之子,康熙的叔伯長輩,擁有高貴血統的他,在康熙年間卻依附鰲拜,甘為馬前卒,鰲拜倒臺後,眾臣競相彈劾班布爾善,班布爾善犯有大罪二十一款,最終,康熙下旨將這位愛新覺羅家的敗類絞死了。

康熙為何給予鰲拜一線生機,卻處死宗親貴族班布爾善呢?

事實上鰲拜遠比班布爾善忠心有加。早在皇太極時期,鰲拜便立下了赫赫戰功。攻克皮島,松錦會戰大敗明軍,西充之戰手刃張獻忠,鰲拜戰功卓著,為大清王朝奉獻了半生。順治年間,鰲拜不肯屈從多爾袞,因而屢遭打壓。多爾袞去後,鰲拜得到順治重用,自此開始名聲漸盛。當康熙擒住鰲拜後,發現他的身上傷疤累累,而且鰲拜雖然擅權,卻並無謀逆之跡,康熙感念鰲拜往日功勞,故而免其一死,囚于禁所。

班布爾善呢,表面上看,班布爾善依附鰲拜,是鰲拜的幫兇,主從有別。實際上,班布爾善作為愛新覺羅家族的一員,其用心比之鰲拜更為險惡。


從各種史料及電視劇《康熙王朝》來看,班布爾善在鰲拜一黨中佔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正是因為班布爾善的幫助彈劾,鰲拜才能除掉政敵蘇克薩哈。班布爾善站在了鰲拜身後,成為康熙與孝莊的政敵,他為什麼會選擇鰲拜而背棄愛新覺羅家族呢?

原因一,班布爾善在宗親貴族中的地位並不高,不受重用。班布爾善的父親塔拜是努爾哈赤庶妃所生,其地位遠不及代善,阿敏等人,更別提皇太極,多爾袞了。而班布爾善,雖然也是頗有戰功。正如“狗肉上不得正席”,班布爾善只能承襲父爵——輔國公,連貝子,貝勒的封號都沒有。更令班布爾善憤恨的是,康熙五年,班布爾善“輔國公”的爵位也被革掉了。因為不受重用,班布爾善想逆天改命,鹹魚翻身,只能另尋他法,另求良人,而鰲拜正是最佳的跳板。


原因二、假如鰲拜謀逆成功,班布爾善作為愛新覺羅子孫,不僅能升官發財,或許還能更進一步,封王稱帝。因此,班布爾善等人極力勸說鰲拜除掉康熙,廢帝自立。但鰲拜始終未能同意,班布爾善的算盤落空了。

鰲拜倒了,康熙愕然發現,這位皇親班布爾善不僅居心叵測,而且還有狼子野心。此等不忠不義,悖逆不法,窺視神器之人,斷不可留,於是乎,康熙果斷的將班布爾善送上了“黃泉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