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孙杨被禁8年背后,满拧的逻辑


孙杨被禁8年背后,满拧的逻辑


孙杨被禁赛8年,职业生涯等于终结了。


有人开心,有人愤怒,有人惋惜。哪怕在中国,也有很多人开心,有很多人愤怒,更多人不知道说什么好。


孙杨虽然是江浙人,但一点都没有南方人的秀气和委婉,反而行事高调、傲慢,得罪过很多人。他在国际上得罪过很多人,在中国得罪的人可能更多。


但一个游泳运动员,一个取得过很大成绩的游泳巨星,是不是该禁赛8年,这和他脾气有多坏、对人有多恶,一点都不该发生关系。


可是最终CAS(国际体育仲裁法庭)和WADA(世界反兴奋剂机构)还是以孙杨暴力抗检为由,合并2014年违规事件,判决8年禁赛。孙杨已经年过28岁,对游泳来说已经是高龄运动员,这份判决事实上终结了他的职业生涯。


孙杨被禁8年背后,满拧的逻辑


我不是一个狭隘的民族主义者,所以并不认可中国很多网民“对付孙杨就是对付中国”的逻辑。孙杨被WADA穷追猛打,在CAS被判禁赛,背后的逻辑是“你可以反对,但你先得服从”,实际上将孙杨和WADA置于不平等层面,这是一次对藐视组织行为的惩罚。


其实,中国人可能是世界上最善于服从的人,我们甚至遵守了几千年的儒家文化,个人服从组织渗透于血液中,刻在基因里。偏偏孙杨不是这样的人,他天性骄傲,不按常理行事。说好听的就是自信,这让他在欧美统治的泳坛偏不服输,出人头地;但在不喜欢他的人眼里,这就是傲慢,就是cocky,目中无人。


孙杨在世界上得罪了那么多的对手,决不是偶然的,首先是因为他是第一位夺得奥运游泳金牌的中国男选手,其次是他行事乖张,桀骜不驯。


我听说过的关于孙杨的“种种恶行”,远远超过现在媒体披露的故事。但这些和他是不是服药有什么关系呢?运动员取得了骄人成绩,如果同时能做一个道德模范当然更好,做一个让每个人都认可的道德模范最好。但如果他做不到呢?社会行为自有法律去管,如果没有触犯法律,反正有那么多人开了“道德法庭”。但泳池里的事,还是用兴奋剂检测说了算。


孙杨被禁8年背后,满拧的逻辑


从听证会到仲裁,WADA和孙杨团队拉锯争夺的焦点,就是检测程序是否合规合法。WADA承认了他们聘请的IDTM公司(国际兴奋剂检查管理公司)没有派出资质完美的团队,但CAS采信了WADA的逻辑:你有过59次检测都不是资质完美的团队完成,为什么第60次要这样态度激烈?你可以不认可此次检测,但应该配合完成尿样和血样留存,再附上反对意见。这个逻辑听上去有道理,不就是“有话好好说”吗?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讨厌孙杨的人,包括很多中国人,认为孙杨咎由自取,为自己暴烈的性格付出了代价。


可是,CAS在采信这个逻辑的同时,忽略或无视了另一个逻辑:假设是孙杨担心药检通不过,而故意暴力抗检,他有足够的机会隐瞒得更好;他做了很多配合,都是准备接受正常药检,直到发现对方团队太不专业。


孙杨在第一次夺得奥运金牌后的六年间,接受过117次飞行药检,等于每个月有1.5次。这次“暴力抗检”发生之前,是IDTM飞行检测团队约了孙杨以后,当晚11时孙杨特地回家接受检测。一个运动员一年内如果有三次未能配合飞行检测,将被视为抗检,要被禁赛,而孙杨一次都没有。换句话说,他如果真的觉得自己的尿样或血样可能有问题,有两次机会不露面而不会被惩罚。


孙杨发现其中一位表现不够专业,不愿提供尿样,但他接受了抽血。如果你心中有鬼,会不肯留尿样却愿意抽血吗?直到双方冲突升级,保安砸烂血样储存箱(而不是血样),孙杨一直表示愿意等对方换一位符合资质的尿检人员,哪怕等到天亮。


孙杨被禁8年背后,满拧的逻辑


CAS更愿意采信WADA的逻辑,而不理会孙杨团队的理由,并宣布禁赛8年,实际上完全置一名运动员的职业生命于不顾;把焦点集中于“暴力”和“抗检”,维护的是一个国际组织的脸面和权威,将个人的努力与尊严置于次要地位。


国际上的业余体育组织,最高是国际奥委会(IOC),自IOC往下形形色色的体育组织等级分明,却又藤缠蔓绕,千丝万缕。我从来都认为,这些体育组织不是机器,而都是由人组织的,因此有着人性的一切弱点。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上,经济利益、政治目的,都会影响这些体育组织的行为。


有不少人说,这次仲裁孙杨的律师团队在申辩和策略方面输给了WADA的美国律师,但我认为这只是过程和细节,并不起决定作用。孙杨成为各国游泳选手的眼中钉已经很多年,他要像索普那样年纪轻轻24岁就退役,或者不想冲击第四次奥运会,那些人就放过他了。但孙杨的个性就是不信邪,就是要在泳池里和你们斗。另一方面,东京奥运会体育总局的金牌压力太大,每块金牌都很宝贵,孙杨必须咬牙打完这一届。所以,孙杨是以霍顿为代表的欧美澳运动员绕不过去的巨礁,非除之而后快。在这一点上,WADA有着立威的强烈诉求,怎能容忍你砸烂储存箱?


孙杨被禁8年背后,满拧的逻辑


FINA(国际泳联)对孙杨的处理,我认为更反映事件的真相:WADA指派的公司不规范,有错;孙杨团队砸碎器材,有错;砸碎器材就表明他不清白吗?不是。所以,FINA以微弱优势判对孙杨警告。FINA对自己旗下的游泳巨星,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两者都舍不得放弃,所以他们的判决又不够硬气,还损害了WADA的权威。


砸碎血样储存箱,是孙杨和他的团队行为修养的反映,而不应作为禁赛的依据,因为禁赛的终极标准就是兴奋剂检测不过关。WADA和CAS对孙杨的判决,说明这个兴奋剂管理组织已经到了权力不受控制的地步,任何一个运动员都有可能无辜中弹,赔上为之奋斗一生的体育事业。


对那些真正在服药的运动来说,这是杀一儆百的重拳,对孙杨来说,他只能是祭台上的牺牲,权力的贡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