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六和塔的前世-今生

西湖边塔有很多,而且可以说个个都有故事,比如保俶塔有个钱弘俶,雷峰塔里有个白娘子。人们都说:“雷峰似老衲,保俶如美人”,其实这后边还有一句,就是“六和是将军”。这个六和就是指的六和塔,它位于距离西湖大约三公里处的月轮山上,是属于宋代的高大建筑遗存,而且这六和塔也有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人物---花和尚鲁智深。

说这鲁智深跟着招安后的宋江去镇压方腊,在这钱塘江边月轮山上一座寺内,临时驻扎,半夜鲁智深听到咚咚咚的战鼓声,以为贼人追杀,摸了禅杖就要打出去,被半夜打更的僧人看到,告诉他不是敌人战鼓的声音,这是外面潮水的响声。

鲁智深听到这潮水之声,突然想起当年师傅给他的偈语:说,智深是听潮而圆,见信而寂,然后鲁智深就在寺里坐化了,这座寺庙,就是六和塔所在的六和寺。

攻打方腊成功以后,武松为了陪伴他的亲密战友,因此也在旁边的开化寺出家,年八十善终,长眠在了六和塔旁,现在在西湖边还有武松的墓,就位于西泠桥边,虽然这都是传说,但是却给六和塔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

六和塔的来历,还和这潮水有关。钱塘江是浙江最大的河流,每月潮汐间,会形成气势磅礴的自然观---钱江涌潮,古诗说“十万军声半夜潮”,这潮水的声音顶的上十万军人的呐喊声。在古时候,这潮水不像现在还是个自然景观,人们在八月十八还要花钱去看,在当时,每年潮水都会带来潮患无穷

到了北宋开宝三年,当时的吴越国王钱镠命令智觉禅师主持,在钱塘江畔的月轮山上建了这“九级浮屠”,以镇这江患,所在在最开始的时候,这个地方还有一个六和寺,所以此塔才以寺名的。

南宋绍兴年间,重建六和塔,目的还是一个,对付江潮。可见六和塔和钱塘江是相依相存的,若没有那潮水,也就未必会在这里建六和塔了,江潮倒不见得就此镇住了,但后来在塔顶装了巨灯,为江里的船只提供了导航,这倒的确便利了航运。

方腊造反,杀进杭州,把这塔一把火烧了。等以后再建,塔基占地只有1.3亩,比最初建时小了很多。从吴越王最初建塔到后来历朝历代,六和塔可以说是命运多舛,它是屡毁屡建,我们眼前的六和塔,已不完全是当年的样子了

那历史上的六和塔,是什么样的?

我们现在看到的六和塔是宋代的建筑,而六和塔可以修复成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还应该感谢一个人写的一本书,这个人就是梁思成,这本书就是《杭州六和塔复原计划》。

梁思成是梁启超的儿子,中国第一批学习建筑专业的大师之一,他老婆就是林徽因,中国国徽的设计者之一,现在在西湖边的花港观鱼里还有她的镂空雕像。他们两位也是中国古建筑测绘的创始人。

在1934年的时候,当时浙江建设厅的曾养甫厅长,想把六和塔复原成南宋时的样子,但问题是,南宋时期的六和塔到底是个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也没有照片资料留下来,后来,曾养甫就邀请当时在清华大学教建筑学的梁思成来杭州出谋划策

梁思成来到杭州,在六和塔一待就是十几天,六和塔里面的每一个斗拱都被他一一量过,再用得来的尺寸、用材、雕刻花纹等素材,和中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营造法式》对比,最终他得出结论:六和塔塔身的形制、用材、体例、浮雕图案都符合南宋李诫《营造法式》里的规定,六和塔是原汁原味的南宋时期建筑物。

说到这《营造法式》,大家可能在初高中的技术课本里听说过,他的作者就是北宋的李诫。

在中国古代,建筑师的社会地位是很低的,而且他们也大多不识字,怎么造房子、建亭子都是师傅带徒弟,口口相传,而且在当时,建筑还根本算不上是一门学问,因此当时对于建筑也很少有文字记录

北宋建国后百余年,大兴土木,各种花园建筑越建越多,又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当时负责建筑工程的官吏贪污成风,瞒报谎报,在这种情况下,皇帝下令编成《营造法式》一书,对建筑的用料、设计标准、施工规格都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于是建筑的严格等级制度就被确立了下来

《营造法式》是中国古代最系统阐述建筑技术和建筑等级的一部书。

题外说一句,现在我们在看一些古装戏,说实话,戏说成分有很多,其实,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森严,是我们现在很难想象的。在当时,你穿什么衣服,戴什么首饰,坐什么轿子,家门口放点啥都是有严格的规定,比如说这几年很火的清宫戏,里面那些官员的帽子上有一颗红珠子,一根孔雀翎挂着,其实这是大错特错

像在清朝,官员的帽子就代表这官职的大小。在帽子上的那颗珠子代表着一个官员的级别,如果上面是红宝石珠子代表着一品官员,珊瑚珠子则代表二品,蓝宝石是三品,青金石是四品,水晶五品,砗磲就是六品,素金七品,阴文镂花金八品,阳文镂花金九品。帽子上没有珠子的,就是无品级。而从建筑这个角度来说,古时候就算平民再有钱,也不能按照《营造法式》里的花样在自己家里随便建造。比如天安门高33米,在清朝你敢在京城里盖个34米高的建筑,立马杀头。”

在古代,唯一能跟皇家同级的建筑只有庙宇。

李诫在编写的《营造法式》时候,是在杭州工匠喻皓《木经》(已经失传)的基础上编成的,它是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也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

梁思成还因为仰慕李诫,给儿子取名“从诫”。

梁思成在六和塔这十几天的考察再加上他对同时期杭州其他古塔的考察以及结合《营造法式》等文献资料,对六和塔的原状作了合理的推测,绘制了《六和塔原装图》

1935年还出版了《杭州六和塔复原计划》这本书,书里详细的记载了六和塔立面图、剖面图、塔内各层平面图以及屋顶平面图。同时,梁思成还在文字部分详细地讲述了他对六和塔考察的成果,以及他绘制复原图的相关依据。这本书同时还有施工方案,梁思成在书里开辟专门篇章,讲述了如何恢复六和塔原状的具体施工过程,以及在施工过程当中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如果说这本书唯一缺点是什么,那就是当年公开出版的数量太少,最早的时候杭州相关单位还只有影印本,直到2012年的3月6日,上海港务局一位退休职工才送来了一本原印刷版本。

后来这塔为什么没有修复呢?

梁思成做好这一切测绘修复工作的时候,曾养甫被调到了广东,再加上抗日战争爆发,不要说修塔的钱了,连安全都没有办法保障,六和塔的修复工作就这样耽误了下来

题外话一句,在1934年,梁思成在杭州忙着测绘六和塔的时候,同年的8月8号这一天,茅以升也正在钱塘江上建设大桥,杭州的钱塘江大桥,还是值得一说,后面有时间,可以说说

有人可能会问,雷峰塔和六和塔哪个有名?

论名气,雷峰塔在中国都是鼎鼎大名,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现在你们看到的雷峰塔只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而六和塔可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且它还是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而且,它还是名单里唯一的南宋时期的塔

现在我们看到的六和塔高59.89米,从外观看有13层,其实内部只有7层

乾隆皇帝当年还亲自登临过,还给每一层取了一个名字,一名初地坚固,二是二谛俱融,三为三明净域,四是四天宝网,五为五云扶盖,六是六鉴负戴,七为七宝庄严。

史料记载,乾隆皇帝6次南巡每次都莅临六和塔。现在我们去六和塔,一眼就能见到六和塔东西两侧修了一圈高约2米的暗红色围墙,围墙顶部还用小青瓦盖出“人”字屋檐,这正是根据乾隆《南巡盛典》的记载才恢复了的。

现在在六和塔边上还有西湖边上最大也是最完整的一块御碑,碑上刻的就是乾隆皇帝公元1751年来六和塔时写的《六和塔记》。

乾隆6次南巡,为什么每次都莅临六和塔,且留下那么多文墨史料?据《南巡盛典》记载:“乾隆十六年,圣驾南巡,厲念海塘,特幸寺中,亲登塔顶,悉江流之曲折……海若不惊,圣情悦豫,爰亲洒,辰翰为文,以纪盛事焉。”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原来乾隆是担心沿江堤坝不能挡住钱塘江潮水,于是亲自登塔,到塔顶至高处望江,发现江水平稳流淌,也就放下心来。

说到六和塔的名字,其实也是很有意思,关于六和塔名字的来历说法不一

一说古人称天地四方为“六合”,庄子有: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的说法,故而得名

二个就是更加适合民间的故事,说是以前钱塘江边有一个叫六和的小伙子,为了镇压钱塘江的潮水,就每天担石头镇潮水,保一方平安,后人为了纪念他,就建了一个塔起名叫六和塔

真正得名是因为佛教典籍《本业璎珞经》中“六和敬”曰: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所以得名“六和”

在六和塔陈列馆的后厅就悬挂着“六和敬”的匾额

其实,关于六和塔故事还有很多,比如中国早先的寺庙结构,一般是“前塔后院”,六和塔当然也不会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一座孤塔,围绕着它的还有围墙,塔院,开化寺等等建筑,虽然我们现在只能看到塔,但是在很多历史故事和传说里,都有寺和塔。

比如说我们前面讲到的鲁智深就是坐化在开化寺。如果你现在去六和塔,还可以看到一块牌子:“开化寺遗址”。当然,你看到的只可能是一条长7.5米的甬道

据史料记载,六和塔建成后,又建了塔院,就是开化寺。北宋宣和年间,开化寺被烧毁了,直到南宋才在原来的基础上重新建了一座规模更大的寺院,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南宋时期的遗址。

那开化寺的寺院建筑是什么样子的?这个在一张老照片上还是可以看到,这照片是1926年一位日本人拍摄的,最后由一位美国人在开化寺遗址挖掘的时候送给了杭州市有关单位

照片上的开化寺紧贴六和塔,位于塔西,由照壁和四进院落组成,白墙黑瓦,沿一条南北方向的中轴线排列,最后一幢体量要大些。在这个照片上还有个特别有趣的地方,1926年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之江路,之江路是后来填了一部分钱塘江才修了起来,而且在六和塔下面还有一个码头

六和塔边上就是钱塘江大桥,有机会说一说

这就是六和塔的故事

更多故事关注“杭州的小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