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蘇州吳中區香山街道民兵逆向而行“兵心”築防線“抗疫”寫忠誠


面對疫情,身處不同工作崗位的蘇州市吳中區香山街道民兵逆向而行,衝到防疫工作一線,用實際行動詮釋民兵是“民”亦是“兵”。

超長待機的“勤務兵”--呂海楓


蘇州吳中區香山街道民兵逆向而行“兵心”築防線“抗疫”寫忠誠


大年三十,家家戶戶沉浸在辭舊迎新的節日氛圍中,但對於香山街道漁洋社區基幹民兵呂海楓來說有些特別,他放棄休息,早早的來到社區,對重點地區人員挨個進行電話摸排,“您好,您離開過蘇州嗎,去過老家嗎?”不知不覺握著電話的姿勢,他已保持了一整天。“快回家了嗎?等你開飯呢。”家人已經催了無數遍,但他一刻也不敢馬虎。因為他深知,在疫情期間,只有他認真仔細得守好大後方,才能讓居民安心、放心。呂海楓已經完全忘記今天是大年夜,是家人團圓的日子。辛勞多日的呂海楓嗓音已嘶啞,他清了清喉嚨費力地說:“您好,您回湖北老家了嗎?”電話那頭傳來“剛回來”。就這樣,他排摸到了香山街道第一例湖北籍返蘇人員。

蘇州吳中區香山街道民兵逆向而行“兵心”築防線“抗疫”寫忠誠

特殊時期,呂海楓還主動化身“代購員”,承擔起了為居家觀察人員代買菜並配送上門這一看似簡單,實際頗具危險性的工作。“星期一,506:麵粉、牛奶、大白菜,204:水餃、胡蘿蔔、大米餅,菠菜...... ”一頁頁的物資需求表,就是呂海楓連日來的工作縮影。“以後有的是機會和家人團聚,作為黨員、作為退伍軍人、作為民兵,疫情防控一線更需要我”。呂海楓樂呵呵地說。

義無反顧的“醫療兵”--王松明


蘇州吳中區香山街道民兵逆向而行“兵心”築防線“抗疫”寫忠誠


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預防保健所全科醫師、基幹民兵、醫療救護分隊隊員王松明,主動請纓加人到“最危險”的發熱診室值班。他說“有急事找我好了,我家近,一個電話我馬上來。”深夜,接到緊急電話,需要一名醫生參與轉送隔離者。王松明二話沒說,披上外套就出門。家人不免有些擔憂,王松華堅定地說:“坐在120車上,隔離者始終與我保持一米的安全距離,讓我十分感動。沒有大家,哪有小家,全心投入到工作中就忘記所有擔憂了。病人的一句‘辛苦你了醫生’,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蘇州吳中區香山街道民兵逆向而行“兵心”築防線“抗疫”寫忠誠

王松明擠出本就不多的休息時間上門為居家觀察人員檢測體溫和健康指導。凌晨時分,王松明也經常接到居家觀察人員的諮詢電話,他都會耐心地解答對方的疑惑。下夜班后王松明主動要求守護高速出口防疫“大門”,“晚上冷,我是民兵,我來吧!”王松明不是在抗“疫”一線,就是在抗“疫”一線的路上。幾天的“連軸轉”,“拼命三郎”靠著牆角睡著了。

執著守衛的“巡查兵”--呂楓


蘇州吳中區香山街道民兵逆向而行“兵心”築防線“抗疫”寫忠誠


呂楓是香山街道民兵應急分隊隊長,也是民兵小分隊的力量擔當,作為黨員和退伍軍人,他主動承擔起防疫消殺重任。大到快遞櫃、小到門把手……每到一處,身著防護服的呂楓都認真地進行噴灑、消毒。“穿上封閉的防護服,揹著二十幾斤的消毒桶,上下幾百個臺階,一趟趟下來渾身溼透不說,腿痠得幾乎沒感覺了。”然而,哪怕爬樓爬得雙腿打顫,第二天他依然會繼續完成消毒工作。

蘇州吳中區香山街道民兵逆向而行“兵心”築防線“抗疫”寫忠誠

“消毒員”只是呂楓防疫工作中的“身份”之一,抽調到社會和社區防控組後,他還擔負起化解矛盾、解決糾紛、疏導扎堆群眾、返蘇人員居家情況督查等工作。一天下來要接觸上百人,但是他覺得和醫護人員比起來不算什麼,他說“疫情就是命令,我是民兵,就應該衝在最前面,只要能守護好居民的安全,再苦再累我都不怕。”

他們是堅守平凡崗位的普通人,他們是這場戰“疫”中香山民兵的縮影,他們“兵心”不改,用實際行動書寫對人民群眾的忠誠擔當!(陳修修 李俊鋒 採寫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