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1-3歲是培養孩子習慣的黃金期,掌握這3條法則,孩子越來越自律

很多家長都意識到了“對於教育來說最重要的就是習慣的養成”這一點,但是往往在孩子5、6歲以後表現出不好的習慣才開始憂慮和思考對策。

實際上,如果在孩子3歲以前就開始引導寶寶養成良好的習慣,這將對孩子未來乃至一生的生活和學習都大有裨益。

為什麼1-3歲是孩子的習慣培養黃金期呢?


1-3歲是培養孩子習慣的黃金期,掌握這3條法則,孩子越來越自律


這與幼兒心理發育的特點有關

1-3歲孩子心理發育的重要特徵之一就是秩序感,凡是喜歡有規律

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在對完美秩序的固執追求。

具體表現就是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符合自己的規矩,一旦稍不如願,就會開始鬧脾氣,向父母表現出比較強的抗拒。


1-3歲是培養孩子習慣的黃金期,掌握這3條法則,孩子越來越自律


比如家中孩子熟識的物品一定要有固定的擺放位置,個人物品不允許他人觸碰使用,孩子會按照自己的想法完成每個舉動,包括疊衣服,係扣子,穿衣服,放枕頭等,如果父母替他完成或者偏離他的期望完成,孩子會固執地重來一遍。

有的父母會對此感到不耐煩,但其實這是幼兒成長中的正常現象。


1-3歲是培養孩子習慣的黃金期,掌握這3條法則,孩子越來越自律


生物學、心理學和教育學等方面的研究都表明:胎兒時期已經對秩序感有生物感應;3個月大的嬰兒熱衷於與臉部對稱、比例均衡的人交流,這樣會使得他感覺到安全;3歲前的幼兒當被置於混亂、陌生的環境中,孩子會感到恐慌進而哭鬧。

​每個人天安生就喜歡追求秩序感、平穩無變化的環境和生活,這源於我們對安全感的需求。秩序的不斷強化讓孩子知道什麼範圍變化是安全的,不會導致糟糕的後果。同時這也是孩子形成未來道德的基礎,秩序建立的同時正反對錯意識也在萌芽。

從早期教育的觀點來看,這正是利用孩子的秩序感引導其培養正向積極行為習慣的好時機。


1-3歲是培養孩子習慣的黃金期,掌握這3條法則,孩子越來越自律


那麼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 首先,要正視孩子在這個時期的特殊心理和行為

積極對待孩子的情緒反應,不要輕易批評、斥責甚至鎮壓孩子。因為這樣很容易破壞孩子的秩序感,也是一種遏制自律感萌發的行為。


1-3歲是培養孩子習慣的黃金期,掌握這3條法則,孩子越來越自律


  • 其次,要理解並尊重孩子在這個敏感時期的特殊要求

面對孩子強烈的私有意識,要給予尊重,不能強迫孩子分享,一定要保護孩子的物權意識,無論是對孩子衛生觀念還是財產觀念的發展都是大有幫助的。

但是分享意識的培養也不能少,父母可以和孩子或者讓孩子們做一些需要分享和合作的遊戲。

當分享需求產生時,可以同時教會孩子用禮貌的方式發出請求。隨著孩子與外界互動的增加,私有意識和分享意識的碰撞,慢慢地孩子就會認識到什麼情況下應該保護好自己的物品,什麼情況下應該去分享。


1-3歲是培養孩子習慣的黃金期,掌握這3條法則,孩子越來越自律


  • 最後,要適時適當地加以引導

一味地責怪干擾很容易將孩子推向反面,但一味地縱容和哄寵也不利於孩子的習慣養成。

在孩子按自我設計進行活動的時候,採取鼓勵+指導的策略,引導孩子往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比如採取“你這麼做真棒但是這樣子是不是會更好呢?”之類的話語。在父母的正向引導下孩子很容易養成良好的正向積極的行為習慣。


1-3歲是培養孩子習慣的黃金期,掌握這3條法則,孩子越來越自律


習慣養成性格,性格會成就人生。對孩子幼年秩序感的尊重和引導將會轉化為孩子的生活方方面面的品質,這就是孩子素質人生的開始了。對於6歲以下的孩子,家長儘量多給孩子看繪本和故事,更符合孩子的思維。青青推薦<strong>《寶寶好品質培養經典童話》與《寶寶情商培養圖畫書》。


1-3歲是培養孩子習慣的黃金期,掌握這3條法則,孩子越來越自律


《寶寶好品質培養經典童話》分為10冊,包含了《灰姑娘》、《堅毅的小錫兵》、《石頭湯》、《木偶奇遇記》等經典的教育童話故事,孩子更容易養成好習慣。《寶寶情商培養圖畫書》則教會寶寶分享、道歉等好品質,鍛鍊孩子的情商。

1-3歲是培養孩子習慣的黃金期,掌握這3條法則,孩子越來越自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