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宋江只不過是小縣城的小吏,為什麼那麼多人認他當大哥?

靜夜史


呵呵,皇帝倒是位高權重,有幾個人願意認他當大哥?

高俅發跡後地位也不低,“殿帥”啊,天下人是誇他的多,還是罵他的多?

林沖武功夠高的了嗎?上梁山受到王倫的百般排擠,為什麼不直接殺掉王倫、自己當家做主?為什麼非要等晁蓋等人上山,才約好了、再火併王倫?

大哥,不是血緣意義上的大哥,而是一種江湖地位的承認。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領導聲望和領導才能。

一個單位裡,技術骨幹往往不是行政領導,越是技術含量高的單位,這種現象越是明顯。這種現象,並不能完全歸結為“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因為行政管理,和專業技術,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

宋江的武功是很不行的,甚至受到毒刑拷打就會認罪,不夠堅強。但是他常用小恩小惠收買人心(還採用傳統的說法吧),善於體察人心,思想也有一定的前瞻性(招安也是對梁山未來的考慮,比只知“大碗喝酒大塊吃肉”不考慮明天前途的粗人好了不知道多少)。

這些決定,宋江一直是以一個管理者、領導者的面目出現的。放在古代江湖之中,就是“大哥”!


棲鴻看紅樓


對啊,初讀《水滸傳》也納悶。宋江的人格魅力在哪裡?既無外貌,也沒有驚人的武藝。也沒有過人的事蹟,實在沒有任何拿的出手的東西,但為何江湖這上誰都認他當大哥,以結識宋江為榮,一見面那頭便拜。種種行為都讓我們想問一問,憑什麼?對比一下柴進,柴進養了一幫子好漢莊客出了事屁用沒有。養了武松一年,不如宋江一天。晁蓋在梁山當老大,宋江一上山就架空晁蓋。宋江的能力和本事體現在哪裡。

宋江是縣府小吏,連官都算不上。家中也不算豪富。以宋江的為人貪贓納賄是肯定的。作為最底層的官僚他看清是社會和江湖的本質。讓宋江變得厚黑殘忍。但當老大最大要求和本質是什麼?就是要有收服人心的能力,也就是人格魅力。要讓小弟對你死心塌地的跟隨。要想做到這些。就市恩,在他人最需要的時候給人最關鍵的幫助,而且這個人情沒還,除了俯首帖耳和賣命之外,沒有第二條路可走,宋江救晁蓋七人就是證明。不費宋江一文錢,只是打了一個時間差,給了晁蓋天大的恩惠。(私放晁蓋這樣的冒險,宋江肯定幹過不止一次),實力和暴力是最大的依仗,宋江肯定沒有暴力,宋江依靠的實力,軟實力。柴進是把好事做後面,宋江是把好事做前面。做的好事人人知道,人人感激。可惜晁蓋和柴進都沒有這個智商。

宋江收服人心依靠心術,雖是小恩小惠但很管用,對於李逵這樣的人前後不過30多兩銀子(還不是宋江的)就要了買了李逵一輩子,對於呼延灼這樣的人,則是納頭就拜,先當孫子後當爺爺,權謀用得如此出神入化,並不用自己付出太多本錢,而是四兩撥千斤。實在是難得的很。隨著人脈的積累和名聲的增加。宋江的實力就逐步在增加。他時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天天忠於大宋的黑三郎,居然嚮往大反賊,良心大大地壞了。敢笑黃巢不丈夫江,宋江志向遠大,暗地裡準備當大哥早已經好多年了。從江州劫法場以後,宋江剛剛上梁山,一句新舊頭領分開座。就徹底拿住晁蓋,晁蓋上山幾個人,到死那天還是幾個人。

洞悉人性也是宋江能當老大一個主要原因,柴進的仗義疏財比較形式主義,無目的,誰都可以的,我看順眼就就行,而宋江就不一樣了,不管對方高低貴賤,都能讓人如沐春風,前提是你能為我所用,唐牛兒因為閻婆惜替宋江頂罪,也沒見宋江怎樣。也就是說,宋江的銀子也不是誰都給。當老大光給仗義疏財肯定不行,也是要殺人的。宋江殺人殺的絕,殺的狠,殺的毒。屠殺平民,害死秦明全家。這樣的誰殺誰敢,凌遲黃文炳。梁山108將誰也做不到(李逵不算)。這兩件事樹立了宋江的絕對權威。種種權謀機變,殺伐決斷,宋江當小吏真是屈才了。

但江湖之上,宋江的傳說是宋江的哥哥慷慨,好客。義氣,是及時雨。這也不得不說這是宋江的本事,因此,在江河和梁山這樣具有黑社會背景的團伙也只有宋江這樣的人才能有資格當老大。以德服人那是說的,給人看的,以暴服人才是的真的,歷朝開國帝王都是以暴服人。換做宋江這樣的小團體也一樣。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宋江宋公明無論走到哪裡,只要一亮出他的名字,江湖好漢無不“納頭便拜”,甚至起初想要他性命的人,一旦知道了他是宋公明,也立刻化敵為友。宋公明為什麼會如此受人歡迎?

主要原因是誠心待人。

在《水滸傳》中,跟宋江“仗義疏財”齊名的還有一位,即“小旋風”柴進。這位後裔,家財無數,兼有特權,無疑比身居小吏的宋江更有優勢,然而,在江湖好漢們的口碑中,宋江卻遠遠高於柴進,這是什麼原因呢?不妨以二人對待武松為例。武松因傷人,逃到柴進府上,柴進一開始也用心招待他,但時間長了,就沒那麼上心了,後來武松生病也沒派人照顧他。這時,宋江出現了,像一位大哥哥一樣對武松無微不至地照顧,每天都跟他一起吃飯、聊天,還專門找裁縫給他做衣服。武松病好後離開的時候,柴進送了他不少金銀,但送到門口就回去了,而宋江,卻帶著弟弟宋清,一直把武松送出去十多里路,直到武松走得沒影了,宋江才轉身回去。


多爾袞愛新覺羅



溫柔的玫瑰


首先人不可貌相,也不可根據身份去看一個人,不要用一個人的職業去判斷一個人,尤其是像宋江這樣的遊走於官場,職場,商場與市井之間的江湖人士,宋江可謂是《水滸傳》中的第一號人物。

第一,宋江的情商非常的高,這也是宋江獨特的人格魅力,他懂得怎樣和人溝通,怎樣發現人的需求,並其能清晰的看出其價值,根據其價值滿足對方,大哥的位置就坐穩了。在小弟需要幫助的時候,宋江總是挺身而出,不管其出身,職業,所犯何事,宋江總是會幫對方度過眼前的難關,收買人心的能力很是強。這也是及時雨外號得來的原因。

第二,宋江善於經營人際關係,這是需要我們去學習的,人在外不能沒有朋友,而宋江這一點就做的非常好,宋江在鄆城做小吏期間,廣撒網,屬於有棗沒棗,先打一杆子再說,並且宋江在鄆城做小吏,也有一定的官場資源,宋江在經營人際關係上也非常有優勢。

第三,宋江此人有野心,並且肚量大,

從“潯陽樓宋江吟反詩”可以看出宋江有謀略,有志向,不滿足於現狀。此人有野心,並且肚量還大,讓不得不佩服他,善於心術,並且隱藏的很深,又懂得經營人際關係,自然成為很多人願意跟隨的大哥。

朋友們 ,不知道你們有什麼看法?請在下方留言討論。


閱覽古今事


坐上梁山第一把交椅後,宋江成為公認的江湖大哥情有可原,那時梁山已成一方勢力,他的身份自然水漲船高。

但在上山之前,宋江只是山東省鄆城縣的押司,押司是什麼職務?是宋朝衙門裡的書吏,負責縣衙裡的文書來往,連芝麻小官都不算,只是“吏”,甚至還比不上武松當過的“都頭”。

身份如此低微,為什麼還有很多人認他當大哥呢?我認為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宋江大方豪爽,樂於幫助別人,受助者真心感激他,視他為及時雨;二是出於利益考慮,覺得此人不凡,跟著他混有前途。

(宋江和吳用)

《水滸傳》中,對宋江最忠心的主要是花榮、李逵、吳用、武松等人,咱們一個個來分析。

花榮和宋江交情最深,文中沒說他們是怎麼認識的。

第一次出場時花榮是個青年將官,他自己說和宋江已有五、六年未見,可見他們五、六年前就認識了,那時花榮應該還是個小少年,也沒有官職在身,估計是在闖蕩江湖的時候認識了宋江,而宋江性情溫厚豪爽,正是少年想像中的大哥模樣。

此後常有書信往來,進一步加深了這種兄弟感情。因而花榮對宋江的忠是最合乎情理的。

李逵不是什麼好人,認宋江當大哥的原因很簡單,宋江給他錢花。第一次相見,宋江就給了他十兩銀子去賭博。後來雖然沒有描述,但對於李逵的錢財要求,宋江應該是不會拒絕的。

(宋江和李逵)

兩人的關係最為現實,宋江把李逵當打手養,對於他的缺點從來不糾正,只在嘴上罵一罵。真正的朋友,不會如此放任對方。李逵對宋江表現出來的是“愚忠”,可他真的“愚”嗎?未必。他其實很清楚宋江對他的底限是什麼,宋江可以容忍他濫殺無辜,卻不會容忍他不忠。於是一個愚忠的李逵就出現了。

再說吳用,吳用是梁山基業的元老,他應該忠的是晁蓋。但在晁蓋死後,或者死前,他忠的變成了宋江,心甘情願認宋江為大哥。為什麼?因為他和宋江有著一樣的目標,藉助招安,成就自己通過正途得不到的功名利祿。

最後是武松,武松對宋江的兄弟情,是除了花榮之外最為真摯的。柴進府上第一次見面,武松對宋江納頭便拜,那是聽了江湖傳言,認為宋江是個義薄雲天的真豪傑。

(宋江和武松)

而宋江對武松也極好,兩人分別時一再相送,武松心中感動,覺得“江湖上只聞說及時雨宋公明,果然不虛!結識得這般弟兄,也不枉了!”。

等宋江上了梁山,武松自然而然成了他的擁護者。

但是,堅持招安的宋江還是讓武松失望了。徵方臘後,武松不願意和大部隊回汴京,在杭州六和寺出家,當了真的僧人。也因此而得以善終。

總之,宋江能當大哥,有著多方面的因素,並不全是因為兄弟情義。


縹緲峰下一粒沙


1

水滸世界裡,晁蓋、柴進和宋江都玩兒仗義疏財,其它人,比如魯智深,偶爾為之,玩兒不起。因為仗義疏財是個需要大規模現金支撐的業務,還沒有資金迴流一說。撒出現金,買回其它想要的。

撇下柴進,從晁蓋說起。

晁蓋的花費雖然比較大,卻不會在大街上走幾步,冷不丁就會有人伸手:快拿錢,我需要你仗義疏財!

宋江則不然,他在縣衙工作、住在縣城,一天到晚在縣城的大街上晃盪,有地位的沒地位的,哪怕一個叫花子,都會隨時成為他的仗義疏財對象。一次不仗義疏財,惡事兒傳千里,他及時雨呼保義的大名,就會受到一次毀滅性的打擊。

因此,宋江必須有比晁蓋大百倍千倍的財源,來支撐自己的仗義疏財平臺。撐得起來,他就胖,撐不起來,他就瘦。

第十八:回平生只好結識江湖上好漢。但有人來投奔他的,若高若低,無有不納。便留在莊上館穀,終日追陪,並無厭倦。若要起身,盡力資助。端的是揮霍,視金似土。人問他求錢物,亦不推託。

這得有多大的花費,家裡有幾百畝地種糧食,撐得起來撐不起來這種開銷,稍加思索,就一清二楚。

和宋江比起來,晁蓋根本不算個玩兒家。

第二十一回:走不過三二十步,只聽得背後有人叫聲押司。宋江轉回頭來看時,卻是做媒的王婆,引著一個婆子……王婆攔住,指著閻婆……

原文太長,咱們簡略一些:

閻婆惜死了爹,沒錢買棺材;

一個老虔婆帶著閻婆惜的老孃攔街:宋押司,請你仗義疏財;

宋江:我開個條子,你們去棺材鋪子,取一口,回頭我付錢;

宋江:還有別的困難嗎;

老虔婆:一家人都快餓死了;

宋江:這是一錠銀子,拿去;

埋完人,還剩幾兩銀子。

宋江畫外音:誰說仗義疏財容易玩兒,他祖宗十八代都是腦殘。

宋江家最近幾年沒死過人,跟棺材鋪的業務,比淘寶還繁榮富強,可見,沒少替窮人出棺材本兒。

江湖好漢才有幾個?老百姓的口碑,才是大殺器,宋江的名聲自從私放晁蓋之後,比晁蓋和柴進大不止百倍,此前也只在柴進之上不在柴進之下。

2

宋江的家境,應該不比晁蓋強,即使多個三五十畝、上百畝耕地,跟不多沒啥差別。

他一個縣衙裡的科級幹部,其工資收入,放到仗義疏財這種高耗能套路里,連牙縫都不夠塞一條,其全家的全部合法收入,比之於小旋風柴進,萬不及一。

也就是說,宋江所以能夠玩兒大宋朝首屈一指的仗義疏財高端套路,靠的,只能是灰色、黑色經濟來源。

3

第三十八回:李逵道:“我有一錠大銀,解了十兩小銀使用了,卻問這主人家那借十兩銀子去贖那大銀出來,便還他。自要些使用。叵耐這鳥主人不肯借與我。卻待要和那廝放對,打得他家粉碎,卻被大哥叫了我上來。”

李逵刑滿釋放以後,所以不回家孝敬老孃,其原因,是因為在江西可以倚靠戴宗的勢力,連賭場老闆都可以敲詐,沒錢花了,就來這裡訛十兩銀子使用,小日子過得曬神仙。

為了賭錢、訛錢、喝酒、打架,連老孃都置之腦後的李逵,最低孝心都沒有,猶如畜生,根本就沒有資格談論江湖義氣。

李逵需要的江湖義氣最低級、很無恥:給自己錢去賭、去喝,就是講義氣。

以宋江玩兒仗義疏財的大高手眼光,一上眼,就把李逵當成了至親至愛的階級兄弟:花錢賣這樣的工具,一本萬利。

宋江:弟弟,你真棒,我這裡有十兩銀子,拿去。

李逵接過銀子,不喝酒了,賭錢去。

宋江和戴宗有一個共識,李逵這樣的,是最好利用的簡單工具。

戴宗因為愛錢如命,根本就不可能玩兒仗義疏財,所以沒有宋江成功:李逵可以替宋江死、為宋江死,戴宗在李逵這裡,沒有這個待遇。三人之間,只有李逵信他自己根本就不配的江湖義氣,宋江和戴宗,從骨子裡不信。

此後,宋江在這裡,一直支撐李逵的開銷和自己的花銷,也支撐著自己的仗義疏財,隨手從口袋裡一掏,十兩八兩、三十兩五十兩,直接送人。

這白花花的銀子,不是他的老爹送過來的,沿途仰慕他的人送的盤纏,數量有限,那麼,宋江在江西服刑期間的大量白銀,是哪裡來的?

宋江有一個黑色財源,濤濤滾滾,哪怕他服刑期間,也在撐著他的凌雲壯志。

4

第三十六回:宋太公喚宋江到僻靜處叮囑道:“我知江州是個好地面,魚米之鄉,特地使錢買將那裡去。你可寬心守奈。我自使四郎來望你。盤纏有便人常常寄來……”

這段話似乎在交代宋江出門在外的仗義疏財,全是他家裡在認真支撐。

有一件事,施耐庵揭露了老宋給小宋持續送錢的假象:老宋想小宋,小宋的弟弟宋清,就給哥哥寫信,說老爸死了,趕快回來奔喪。謊報父親的死訊,誆騙宋江趕快回家,宋清託人當專職郵差,半道上在某個小飯店裡,偶然遇上了小宋:

三十五回:宋江道:“你曾認得黑三郎麼?”那漢道:“你既說起,我如今正要去尋他。”宋江問道:“誰教你尋他?”那漢道:“他的親兄弟鐵扇子宋清,教我寄家書去尋他。”

老宋如果可以持續給小宋送錢,讓他一直仗義疏財,那麼,老宋對小宋的情況就一清二楚,不存在想不想的命題。想見面的話,錢和信也會一齊送到宋江手裡,於是,宋清謊報死訊,就是畫蛇添足。

結果只有一個:老宋從來沒有給小宋送過錢,送不到不說,也沒有那麼多。

5

第三十四回:秦明見問,怒氣道:“不知是那個天不蓋,地不載,該剮的賊,裝做我去打了城子,壞了百姓人家房屋,殺害良民。到結果了我一家老小……我若尋見那人時,直打碎這條狼牙棒便罷!”

秦明罵宋江“天不蓋,地不載”,是一個“該剮的賊”。

天不蓋,是太小,蓋和不蓋都一樣;地不載,也是因為太小,載和不載,沒有區別。

這個叫秦明的東西,把一個“矮”字——宋江的矮,解釋得入木三分。

宋江不生氣,笑嘻嘻:小秦,這是我的注意,不為別的,就是想讓你當土匪,這都是義氣,義氣太好了,誰不需要?

秦明:我一家老小,那都是命哇,“你們弟兄雖是好意要留秦明,只是害得我忒毒些個!斷送了我妻小一家人口!”

宋江:別生氣,老婆死了,我把華榮的親妹妹介紹給你,大美女,你賺大發了!

秦明強調的是“妻小”,老婆孩子;宋江把華榮的妹妹拿來抵賬,算是就地還錢。

可以肯定,在決定弄死秦明全家之前,宋江已經定下了把華榮妹妹拿來抵賬的錦囊妙計。好朋友、第一心腹的親妹妹,在宋江這裡,不過是一筆不用歸還的款子。

他自己,裡外裡,全賺。

有錢往外撒,大把大把地撒,贏得了極高的聲望,等於拿錢買水軍。

敢屠殺老百姓、不怕官府滅門,等於藝高人膽大。

會做生意,自己收羅了死黨,別人出錢,羊毛出在狗身上,王八蛋穿上了純毛時裝,等於吃人吃出了境界。

而那個大動亂的宋徽宗時代,正是這類人變成超級網紅的時代。

宋江正逢其時。

6

亂世出奸雄。很多人追隨他,一是無奈,二是看不清本質,三是自己本來也是人渣。

7

有人僅僅是服氣宋江的智力,畢竟,一個縣衙裡的科級幹部,玩兒得起這麼大規模的仗義疏財,確實非常人所能。同時,這類人裡面,又分為兩類:

一類僅僅覺得宋江這個小人的賺錢能力,值得學習,對其人品,十分鄙視;一類覺得能像宋江那樣,就好,別的,無所謂。


有趣文化


水滸中眾多好漢聽到及時雨宋江的名號,都會稱呼一聲哥哥。大家都對宋江很是信服。這是什麼原因呢?首先,這與宋江的人品有關。

宋江有肚量。宋江在任鄆城縣縣衙第一名押司,因知縣得了急病,所以宋江代知縣大人迎送奉運花崗石的諸位大人一段路。在這一路上,宋江因官職低微,受盡嘲笑還能不動氣,甚至被推下馬,他依然心平氣和的跟他們解釋。所以可以看出宋江有肚量。

宋江善於助人。宋江及時雨的稱號是因為他總能在他人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施以援手。所以名聲就這樣打了出去,被江湖上各路英雄好漢所熟知。

宋江聰明。公孫勝想說服宋江劫取不義之財生辰綱,編出了洪太尉放走七十二煞星的故事。 宋江當然知道公孫勝的謊言,依然看公孫勝興致勃勃的演戲,待公孫勝演完裝完b。宋江想了一會,對公孫勝說:“這些把戲騙得過草莽,瞞不過宋江,如若我有酒囊、黃磷、石藥,剛才你所做的,未必我就做不出來,興許還能勝你一籌。” 公孫勝這下心服口服,只能跟宋江實話實說。所以宋江當大哥並非偶然,而是真材實料,眾兄弟喊宋江哥哥,宋江是當之無愧的。宋江既有過人的肚量,也有智慧,更會搞好人際關係,難怪連黑旋風李逵都說誰都不服只服宋江哥哥!





陳小二do


一個人的人格魅力並非由其出身和門第而決定的,而更偏重於個人的才能與人品,宋江雖然只是個微末小吏,但是他廣結善緣,常常在別人最危難的時刻施以援手,讓他人感受到了人間大義,從而德名遠播,在山東和直隸一帶口碑上佳,也讓不少素不相識的道上人物敬佩萬分。

宋江能夠當上梁山一把手,除了為人義氣外,其實還是有兩把刷子的。

第一,宋江的組織管理能力很強

宋江原為鄆城縣一押司,主要是負責案卷整理工作和文秘工作的小吏,在任期間他的工作總能夠保質保量的超前完成,很顯然他的才能與低級小吏的官職是不相匹配的。在梁山上,宋江對內部進行“論功行賞”,而且讓大家感到滿意毫無怨言,按照每個人的能力大小合理安排工作,各方資源進行有效配置,令梁山團隊的效率實現了最大化,真正做到了“人盡其能,物盡其用”。

第二,宋江的口才和外交才能突出

宋江雖然手無縛雞之力,但卻胸有點墨才華橫溢,尤其是在書寫文稿和講話發言上,他總能抓住重點形象生動的表達出來,在接人待物方面能夠令人敬服,個人的業務外拓能力也很強,像這樣一個智商高、情商高的人才,在以草莽英雄為主體的梁山團隊中優勢突出。


第三,宋江洞察人心有大格局

梁山團隊的組織結構較為複雜,有出身草莽的綠林英雄,也有被迫上山的朝廷官吏,由於他們的出身不同,所以在政治上的訴求也不盡相同,有想一輩子留在梁山上大口喝酒吃肉逍遙自在的山大王,也有想被招安報效國家的有志之士,宋江深知梁山團隊繼續落草為寇沒有前途,也看出了隊伍中人心的離散,更有自己的人生理想,所以最後義無反顧的選擇了招安這條路,儘管最後的結局有些悲慘,但確實也做到了忠君愛國併名留青史。
宋江其實就是下層有志小吏的形象寫照,其為人慷慨忠義但又毫不迂腐,在黑白兩道之間左右逢源,通過多種進財渠道斂財,然後利用這些錢財廣結善緣,從而積累了一定的社會威望,為其今後的發展做出了鋪墊。


納蘭談史


序言:如果只是簡要的闡述這個問題的答案,便是因為劇情需要。宋江在水滸中,是不可或缺的靈魂的人物,無論是梁山的發展,還是眾將領以後的歸宿,皆與宋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也正是宋江的出現,才讓水泊梁山集結了108位頭領,同樣也正是因為宋江的出現,才使得《水滸傳》有了個不算完美的完美結局。

宋江是鄆城縣的押司,最喜歡乾的事情,便是廣交江湖豪傑、仗義疏財,所以好漢們給了宋江一個“及時雨”的綽號。而這便是宋江的高明之處,相比於宋江的“助人為樂”,柴進顯然要更加的大方,可為何柴進就得不到大夥的認可呢?理由很簡單,因為柴進是逢人便大方,跟誰都一個樣,甚至有些人幾乎將柴進當做了“冤大頭”,譬如武松。

而宋江卻更傾向於“雪中送炭”,好比閻婆惜母女最窮困的時候、李逵最需要錢的時候,武松正不如意的時候,均出現了宋江的身影。也更加能說明宋江此人會投資、有眼光。名聲都是一點一點傳出去的,況且宋江幫助過的好漢,大多都很厲害,像武松等人。而厲害的人自然也都有著自身混跡的圈子,一傳十、十傳百,尤其是在奸臣當道、好漢落草的年代,宋江則更像是官場上的一股清流,或許這便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後來宋江因為潯陽樓吟反詩,被逼上梁山,從此晁蓋時代的聚義廳,則改成了忠義堂,意思便是為朝廷效力,希望有一天被招安。而那些投奔宋江的人,要麼是朝廷降將、要麼是江湖大盜、最次的都是偷雞摸狗之輩,真正的好漢並沒有幾人。而也正是宋江的政治綱領,與這些人的利益產生了共鳴,在眾人都指望宋江的情況下,自然要尊宋江一生大哥。

畢竟梁山需要領頭人,想完成被招安、效力朝廷、封妻廕子、衣錦還鄉的夢想,也需要有人帶領,一盤散沙如何能成事?宋江便是最好的領頭羊,當初羅真人一語就道破了梁山的情況:忠心者少、義氣者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