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芭芭拉》:在“柏林牆”愛情的背後,是對人性和女性成長的思考

《芭芭拉》是2012年上映,由導演 克里斯蒂安·佩措爾德執導、尼娜·霍斯主演的德國電影。以“柏林牆”為背景,講述了在80年代柏林牆下東德女醫生在面臨自由、愛情和人性時的艱難抉擇。

二戰結束後,東德特殊的社會形式和人民生活狀態的題材一直受到德國導演的青睞。導演佩措爾德生於1960年,他的青少年期正處於德國分裂為東西兩半最為激烈的時期,所以他對那時的嚴峻形勢有著獨特記憶與親身體驗,憑藉《芭芭拉》榮獲柏林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每一個故事的發生都和它所處的社會背景息息相關,《芭芭拉》也不例外,80年代的德國用一堵牆分為兩半,至今華盛頓的新聞博物館還保存著柏林牆的碎塊,西德的這一面牆壁畫滿塗鴉,東德的這一面卻是光板,可見東德的專制和壓抑。在這種背景下,東德大批的人想要偷渡到西德,成功的人獲得自由,失敗的人就可能面臨死亡、監禁。

《芭芭拉》中的女主人公芭芭拉就是其中的一個,芭芭拉是一個醫術精湛的醫生,因為偷渡,被遣送到鄉村診所,同時面臨嚴酷的監視。芭芭拉暗自和東德的男友策劃逃跑路線,在最後逃離的時候,遇到了從勞改所逃出的病人戴思拉,芭芭拉將夢寐以求的機會讓給了戴思拉,選擇獨自繼續留在了東德。

德國關於柏林牆題材的電影有很多,和以往作品不同的是,《芭芭拉》淡化了政治因素,突出了在這個背景下女性對於愛情、自由和人性的探索。本文我將從芭芭拉對自由的嚮往、芭芭拉對於自由和人性的取捨來探索解讀這部女性電影的魅力。


《芭芭拉》:在“柏林牆”愛情的背後,是對人性和女性成長的思考


01在無孔不入的監視下小心翼翼的謀劃逃離路線,將自由的機會讓給懷孕的病人是芭芭拉對於自由和人性認知思考的轉變

芭芭拉為了逃離東德,從一流醫院的醫生被流放到偏僻鄉村的診所,在艱難的環境中繼續醞釀著逃跑計劃。很多人會把芭芭拉的逃離解讀為“為愛出走”但在我看來,這是芭芭拉對於自由和人性認知的轉變。影片沒有直接交代芭芭拉逃離的原因,但是我們可以從很多細節看出:

①毫無人性尊嚴的搜查,對周圍人和事的漠不關心,表現出芭芭拉想要逃離桎梏的強烈願望

芭芭拉是東德的一名醫生,為了能和西德的男友結婚而偷渡,被當局發現後流放至鄉村診所並長期監禁。影片中對她的監察是無孔不入的,滲透到她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 消失了幾小時,就有人搜索她公寓的每一個角落,尋找定罪的證據;
  • 女性檢察官要求她脫光衣服檢查身體每一個部位;
  • 房東鄰居隨時密切監視她的一舉一動;
  • 診所主治醫生定期彙報關於她的一切活動。

在這種密不透風監視生活中,儘管芭芭拉表現的很配合,但實則內心卻倍感壓抑和屈辱。透過導演的鏡頭,可以看見芭芭拉對於當局的要求言聽計從,哪怕是讓她脫掉衣服檢查,她也照要做。芭芭拉在經歷這些屈辱的檢查時,沒有一句反抗的話或者動作,事實上她也根本沒有選擇的餘地,正是這種無聲的控訴愈發顯得專制環境的壓抑。

在工作中,芭芭拉刻意和周圍的人保持距離,冷漠疏離,不到上班時間絕不會開始工作。但是

私下卻秘密的設計逃亡計劃,不僅取得逃離所需物資,還和男友在林中、國際酒店中熱情的秘會,這和平時的冷峻截然不同,這一反差展現出芭芭拉被壓抑著的人性。

在我看來,芭芭拉的沉默和順從其實是對專制的另一種反抗,她故意表現的配合,讓監察的人放鬆警惕,同時,疏離所有人,是因為她心中早已堅定了要離開的決心,東德的一切都只是暫時的,所以不想讓自己和這個環境有任何牽連。


《芭芭拉》:在“柏林牆”愛情的背後,是對人性和女性成長的思考


②兩個病人的出現,喚醒芭芭拉內心已經麻木的情感和良知,為芭芭拉最後的選擇提供了線索

芭芭拉試圖脫離人群,芭芭拉和安德烈接收了兩名病人卻意外的闖進她的世界。一個是勞改所懷孕的少女斯黛拉,一個是為情自殺的馬里奧。斯黛拉因為懷孕可能遭受殘忍的待遇,所以迫切想要離開東德,而馬里奧則因為自殺後患上了“情感缺失症”,他記得每一餐吃了什麼,卻對於女友的情緒毫無知覺,馬里奧的女友非常痛苦。芭芭拉想要幫助斯黛拉拖延時間,建議給馬里奧做手術恢復。

在這裡,斯黛拉的出現讓芭芭拉冷漠外表下的感情和責任心開始復甦。因為斯黛拉和她同樣被“監禁”的遭遇和對東德的憎惡引起了她的共鳴,喚醒了她內心深處對這個少女的同情和憐憫。而馬里奧缺失的情感則在提醒著她,在這種環境下一再壓抑自己的情感可能會變得和病人一樣麻木,所以促使她放下防備和剋制,流露真情實感。


《芭芭拉》:在“柏林牆”愛情的背後,是對人性和女性成長的思考


已經再清楚不過了。影片的高潮部分,斯黛拉再度出場,一切便水到渠成:馬里奧的手術順利進行,而芭芭拉也通過對斯黛拉的拯救救活了自己的情感。

重要的是你在哪種生活裡能找到繼續苟活的理由。說芭芭拉為愛出走也好為愛停留也罷,放棄逃跑何嘗不是芭芭拉對自己認知的一次洗禮?兩個病例的塑造很棒,既對男女醫生感情線推波助瀾,也是導演自己觀點的表述

影片中最可憐的是斯黛拉。影片給予了她冷色調,暗色系的著裝。人在那樣的時代生活,我感覺是那麼的不容易。到影片畫面結束,我還沒有回味過來。影片的結局,是芭芭拉沒有逃離,又回來了。這是個意外的結局。而此前,芭芭拉與安德列一同騎自行車回來,安德列講他喜歡去海邊,路上經過一個有十字架的墓地等,而她馬上把話扯開去了。

範達明:因為安德列無形中所談及這些地方,恰恰就是芭芭拉暗中藏錢之處並且是她選擇要出逃的線路。她顯然怕自己暗中的活動會露餡了,馬上把話扯開了去,說明她原先一心是準備出逃的。


《芭芭拉》:在“柏林牆”愛情的背後,是對人性和女性成長的思考


02為了拯救懷孕的病患,放棄離開的機會,實現芭芭拉對自由和人性的思想觀念的轉變

從始至終芭芭拉追求自由的心態都沒有改變過,安德烈的出現,改變了芭芭拉對於自由和人性的認知。

安德烈曾給她講解過一副畫,教授給一群學生講解人體解刨,但是大家都注意在書本上,根本沒注意要解刨的人,以至錯把右手當左手。之後芭芭拉意外的見到安德烈給檢察官患病的妻子治病,第一次見到了一向威風凜凜的檢察官無助的樣子。芭芭拉了解安德烈也曾經被迫害過,安德烈告訴她,不管是誰,他們都是活生生的需要幫助的人。

這個時候,芭芭拉的內心關於人性的好壞以及自由的認知開始動搖,不管是什麼樣的制度下,人本身就是人,這點是不會變的,而她作為醫生不能因為受到的迫害,而對病人有所區分。

到了計劃離開的日子,芭芭拉按照計劃順利進行。就在她準備出門之際,受傷的斯黛拉出現在她的門口,她給斯黛拉打了止痛和保持清醒的藥劑。然後帶著她一路騎車去了逃離路線。

當芭芭拉把斯黛拉推上游艇的時候,已經完成了思想的蛻變。一味地追求“自由”,不如活在當下,她把機會留給了斯黛拉也是一種自由,一種選擇的自由。東德說到底也只是一種制度,真正困住她的還是自己的思維。


《芭芭拉》:在“柏林牆”愛情的背後,是對人性和女性成長的思考


03徘徊於自由和人性之間的兩難抉擇,為人性放棄自由,意味著人性戰勝意識形態

芭芭拉放棄逃離桎梏的機會,代表著她放棄自由和愛情了嗎?

逃離去西德的理由是男友,而這個男友只在影片中出現了兩次。他只是作為西德的象徵,只是提供了一個出走的動機,並不是感情的慰藉。這種關係僅僅建立在金錢和身體的基礎之上,除此之外,並沒有表明芭芭拉去了西德之後會有多麼不一樣。

安德烈的那本書裡則暗含了這種關係,瀕死的女孩把又老又醜的醫生當做愛情假象的對象,他們一起暢想美好的未來,可事實是女孩還是死了,醫生又回到了妻子兒女身邊,一切都恢復了原樣。

這是一種不對等的關係,彼此只是各取所需,並不是真正的愛情。男友只不過是芭芭拉的一個幻想,一個逃離的理由。

在東德她還有熱愛的事業,而男友卻說到了西德,就不必再工作,他有足夠的錢養著她。卻沒有問過芭芭拉,她是否需要這樣。男友朋友的女友的出現也是恰巧證明了這一點。那個女孩想要嫁給男友的朋友,僅僅是因為西德更好的物質生活,不是因為愛情。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安德烈對她的理解,曾經安德烈找人給她修鋼琴,發現了她掉在地上香菸盒。這個產自西德的物品,表示安德烈早已知曉她和西德的聯繫。他並沒有告發她,只是靜靜的等著她做決定。

這也成為芭芭拉留下來的動力,本以為東德就只剩下壓抑和控制,但是在這個環境下還是有無條件保護她、信任她的人存在。如果是因為愛,那麼現在已經擁有了,為什麼不能留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