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芭芭拉》:在“柏林墙”爱情的背后,是对人性和女性成长的思考

《芭芭拉》是2012年上映,由导演 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执导、尼娜·霍斯主演的德国电影。以“柏林墙”为背景,讲述了在80年代柏林墙下东德女医生在面临自由、爱情和人性时的艰难抉择。

二战结束后,东德特殊的社会形式和人民生活状态的题材一直受到德国导演的青睐。导演佩措尔德生于1960年,他的青少年期正处于德国分裂为东西两半最为激烈的时期,所以他对那时的严峻形势有着独特记忆与亲身体验,凭借《芭芭拉》荣获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每一个故事的发生都和它所处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芭芭拉》也不例外,80年代的德国用一堵墙分为两半,至今华盛顿的新闻博物馆还保存着柏林墙的碎块,西德的这一面墙壁画满涂鸦,东德的这一面却是光板,可见东德的专制和压抑。在这种背景下,东德大批的人想要偷渡到西德,成功的人获得自由,失败的人就可能面临死亡、监禁。

《芭芭拉》中的女主人公芭芭拉就是其中的一个,芭芭拉是一个医术精湛的医生,因为偷渡,被遣送到乡村诊所,同时面临严酷的监视。芭芭拉暗自和东德的男友策划逃跑路线,在最后逃离的时候,遇到了从劳改所逃出的病人戴思拉,芭芭拉将梦寐以求的机会让给了戴思拉,选择独自继续留在了东德。

德国关于柏林墙题材的电影有很多,和以往作品不同的是,《芭芭拉》淡化了政治因素,突出了在这个背景下女性对于爱情、自由和人性的探索。本文我将从芭芭拉对自由的向往、芭芭拉对于自由和人性的取舍来探索解读这部女性电影的魅力。


《芭芭拉》:在“柏林墙”爱情的背后,是对人性和女性成长的思考


01在无孔不入的监视下小心翼翼的谋划逃离路线,将自由的机会让给怀孕的病人是芭芭拉对于自由和人性认知思考的转变

芭芭拉为了逃离东德,从一流医院的医生被流放到偏僻乡村的诊所,在艰难的环境中继续酝酿着逃跑计划。很多人会把芭芭拉的逃离解读为“为爱出走”但在我看来,这是芭芭拉对于自由和人性认知的转变。影片没有直接交代芭芭拉逃离的原因,但是我们可以从很多细节看出:

①毫无人性尊严的搜查,对周围人和事的漠不关心,表现出芭芭拉想要逃离桎梏的强烈愿望

芭芭拉是东德的一名医生,为了能和西德的男友结婚而偷渡,被当局发现后流放至乡村诊所并长期监禁。影片中对她的监察是无孔不入的,渗透到她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 消失了几小时,就有人搜索她公寓的每一个角落,寻找定罪的证据;
  • 女性检察官要求她脱光衣服检查身体每一个部位;
  • 房东邻居随时密切监视她的一举一动;
  • 诊所主治医生定期汇报关于她的一切活动。

在这种密不透风监视生活中,尽管芭芭拉表现的很配合,但实则内心却倍感压抑和屈辱。透过导演的镜头,可以看见芭芭拉对于当局的要求言听计从,哪怕是让她脱掉衣服检查,她也照要做。芭芭拉在经历这些屈辱的检查时,没有一句反抗的话或者动作,事实上她也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正是这种无声的控诉愈发显得专制环境的压抑。

在工作中,芭芭拉刻意和周围的人保持距离,冷漠疏离,不到上班时间绝不会开始工作。但是

私下却秘密的设计逃亡计划,不仅取得逃离所需物资,还和男友在林中、国际酒店中热情的秘会,这和平时的冷峻截然不同,这一反差展现出芭芭拉被压抑着的人性。

在我看来,芭芭拉的沉默和顺从其实是对专制的另一种反抗,她故意表现的配合,让监察的人放松警惕,同时,疏离所有人,是因为她心中早已坚定了要离开的决心,东德的一切都只是暂时的,所以不想让自己和这个环境有任何牵连。


《芭芭拉》:在“柏林墙”爱情的背后,是对人性和女性成长的思考


②两个病人的出现,唤醒芭芭拉内心已经麻木的情感和良知,为芭芭拉最后的选择提供了线索

芭芭拉试图脱离人群,芭芭拉和安德烈接收了两名病人却意外的闯进她的世界。一个是劳改所怀孕的少女斯黛拉,一个是为情自杀的马里奥。斯黛拉因为怀孕可能遭受残忍的待遇,所以迫切想要离开东德,而马里奥则因为自杀后患上了“情感缺失症”,他记得每一餐吃了什么,却对于女友的情绪毫无知觉,马里奥的女友非常痛苦。芭芭拉想要帮助斯黛拉拖延时间,建议给马里奥做手术恢复。

在这里,斯黛拉的出现让芭芭拉冷漠外表下的感情和责任心开始复苏。因为斯黛拉和她同样被“监禁”的遭遇和对东德的憎恶引起了她的共鸣,唤醒了她内心深处对这个少女的同情和怜悯。而马里奥缺失的情感则在提醒着她,在这种环境下一再压抑自己的情感可能会变得和病人一样麻木,所以促使她放下防备和克制,流露真情实感。


《芭芭拉》:在“柏林墙”爱情的背后,是对人性和女性成长的思考


已经再清楚不过了。影片的高潮部分,斯黛拉再度出场,一切便水到渠成:马里奥的手术顺利进行,而芭芭拉也通过对斯黛拉的拯救救活了自己的情感。

重要的是你在哪种生活里能找到继续苟活的理由。说芭芭拉为爱出走也好为爱停留也罢,放弃逃跑何尝不是芭芭拉对自己认知的一次洗礼?两个病例的塑造很棒,既对男女医生感情线推波助澜,也是导演自己观点的表述

影片中最可怜的是斯黛拉。影片给予了她冷色调,暗色系的着装。人在那样的时代生活,我感觉是那么的不容易。到影片画面结束,我还没有回味过来。影片的结局,是芭芭拉没有逃离,又回来了。这是个意外的结局。而此前,芭芭拉与安德列一同骑自行车回来,安德列讲他喜欢去海边,路上经过一个有十字架的墓地等,而她马上把话扯开去了。

范达明:因为安德列无形中所谈及这些地方,恰恰就是芭芭拉暗中藏钱之处并且是她选择要出逃的线路。她显然怕自己暗中的活动会露馅了,马上把话扯开了去,说明她原先一心是准备出逃的。


《芭芭拉》:在“柏林墙”爱情的背后,是对人性和女性成长的思考


02为了拯救怀孕的病患,放弃离开的机会,实现芭芭拉对自由和人性的思想观念的转变

从始至终芭芭拉追求自由的心态都没有改变过,安德烈的出现,改变了芭芭拉对于自由和人性的认知。

安德烈曾给她讲解过一副画,教授给一群学生讲解人体解刨,但是大家都注意在书本上,根本没注意要解刨的人,以至错把右手当左手。之后芭芭拉意外的见到安德烈给检察官患病的妻子治病,第一次见到了一向威风凛凛的检察官无助的样子。芭芭拉了解安德烈也曾经被迫害过,安德烈告诉她,不管是谁,他们都是活生生的需要帮助的人。

这个时候,芭芭拉的内心关于人性的好坏以及自由的认知开始动摇,不管是什么样的制度下,人本身就是人,这点是不会变的,而她作为医生不能因为受到的迫害,而对病人有所区分。

到了计划离开的日子,芭芭拉按照计划顺利进行。就在她准备出门之际,受伤的斯黛拉出现在她的门口,她给斯黛拉打了止痛和保持清醒的药剂。然后带着她一路骑车去了逃离路线。

当芭芭拉把斯黛拉推上游艇的时候,已经完成了思想的蜕变。一味地追求“自由”,不如活在当下,她把机会留给了斯黛拉也是一种自由,一种选择的自由。东德说到底也只是一种制度,真正困住她的还是自己的思维。


《芭芭拉》:在“柏林墙”爱情的背后,是对人性和女性成长的思考


03徘徊于自由和人性之间的两难抉择,为人性放弃自由,意味着人性战胜意识形态

芭芭拉放弃逃离桎梏的机会,代表着她放弃自由和爱情了吗?

逃离去西德的理由是男友,而这个男友只在影片中出现了两次。他只是作为西德的象征,只是提供了一个出走的动机,并不是感情的慰藉。这种关系仅仅建立在金钱和身体的基础之上,除此之外,并没有表明芭芭拉去了西德之后会有多么不一样。

安德烈的那本书里则暗含了这种关系,濒死的女孩把又老又丑的医生当做爱情假象的对象,他们一起畅想美好的未来,可事实是女孩还是死了,医生又回到了妻子儿女身边,一切都恢复了原样。

这是一种不对等的关系,彼此只是各取所需,并不是真正的爱情。男友只不过是芭芭拉的一个幻想,一个逃离的理由。

在东德她还有热爱的事业,而男友却说到了西德,就不必再工作,他有足够的钱养着她。却没有问过芭芭拉,她是否需要这样。男友朋友的女友的出现也是恰巧证明了这一点。那个女孩想要嫁给男友的朋友,仅仅是因为西德更好的物质生活,不是因为爱情。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安德烈对她的理解,曾经安德烈找人给她修钢琴,发现了她掉在地上香烟盒。这个产自西德的物品,表示安德烈早已知晓她和西德的联系。他并没有告发她,只是静静的等着她做决定。

这也成为芭芭拉留下来的动力,本以为东德就只剩下压抑和控制,但是在这个环境下还是有无条件保护她、信任她的人存在。如果是因为爱,那么现在已经拥有了,为什么不能留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