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一場疫情,壓不垮“硬核”中國

21世紀進入了新的十年,國際社會比以往更注重用廣角鏡放眼新時代的中國,用放大鏡關注著每一箇中國人的生活。在這個“流量為王”的信息化時代,我們每個人也無時不刻在成為“主播”——向外界展現著中國無數家庭豐衣足食的美好生活,傳遞著黨、國家和民族不斷實現百年夢想的歷史強音。一場來勢洶洶的疫情,反而為中國人搭建了充分展現國家、民族氣派及精彩人生的舞臺。可以說,一出出“達人秀”正在中國這個偉大國度上演。

第一幕:更加團結的中國人

在抗疫過程中,14億中國人充分展現出眾志成城的“中國力量”。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全國人民都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同舟共濟,力挽狂瀾,使疫情短時間內得到了有效控制,使世界為之震撼。黨和國家領導人深深牽掛著全體中國人民的健康福祉,夙夜在公,部署各項工作,盡一切可能協調政策調配資源,他們親赴抗疫一線看望各界群眾,與各國政要深入溝通,就抗疫工作贏得更廣泛的國際支持,他們是人民的主心骨以及各項事業的定盤星。習近平總書記始終牽掛著全國人民,今年以來在短短時間內,多次就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等工作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每天都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到北京市調研指導疫情防控工作,視頻連線湖北和武漢抗疫前線,聽取前方工作彙報。全國人民都積極響應中央號召,堅決做到令行禁止。從首都到地方,從部門到單位,從集體到個人,全國各級黨委和政府積極作為,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形成了抗擊病魔的強大合力。面對洶洶來犯的疫情,沒有抱怨、沒有掉隊、沒有氣餒,14億人心手相連,步調整齊劃一,在這場不見硝煙的殘酷決戰中堅決捍衛了中國的利益、榮譽與尊嚴。

第二幕:更加成熟的中國人

在抗疫過程中,14億中國人充分展現出飆發電舉的“中國效率”。全國人民更能深切體會到在黨中央全面統籌下國家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獨特政治優勢。從中央到基層,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衝鋒在前,充分發揮了戰鬥堡壘和先鋒模範作用。全國四面八方馳援疫區,人、財、物在最短時間內到達最亟需的地區。全國29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人民軍隊等調派330多支醫療隊、41600多名醫護人員馳援,迅速開設火神山、雷神山等集中收治醫院和方艙醫院,組織19個省份對口支援湖北武漢。採取針對性措施做到外防輸入、內防擴散,針對人員大範圍流動可能帶來的疫情擴散風險,全國範圍內提前部署了延遲開學、靈活復工、錯峰出行等措施,支持急需醫療物資的生產企業迅速復工達產,建立交通運輸“綠色通道”,保證生活物資供應,大力維護醫療和市場秩序,全力推進醫藥研發和臨床應用。中國人有情有義,都理解支持黨中央,全社會保持了穩定,這為抗疫工作提供了堅實基礎。國家有糧食、有能源、有產能,加上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保駕護航,國家的各項物資保障一點兒都不含糊。即便前期“疫情如山倒”,但在守望相助、唇齒相依的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裡,黨和國家與人民始終同在,有了抗擊2003年非典肺炎的心得,14億人一定可以扛過去短期的困難。

第三幕:更加感恩的中國人

在抗疫過程中,14億中國人充分展現出知恩圖報的“中國氣節”。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這個全球化日漸深入的時代,中國同世界各國都在朝著共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奮鬥。全國人民不會忘記,今年以來,170多個國家領導人和40多個國際和地區組織負責人通過各種方式給我們帶來的慰問和支持,特別是一些主要大國和我們的周邊近鄰給予了我們寶貴的幫助。雪中送炭,沒齒不忘。全國人民大力支持國家同國際社會及時開展信息交流,分享部分冠狀病毒毒株全基因序列和防疫經驗,加強抗病毒藥物及疫苗研發的聯合攻關等,向其他出現疫情擴散的國家和地區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體現負責任大國擔當。這是中國人在慷慨地為保護全世界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獻上的一份至關重要的國際醫藥衛生公共產品。世衛組織高度評價中國作出的巨大努力,這是中國為國際防疫事業樹立的傑出典範。功在當代,澤披後世。

第四幕:更加仁愛的中國人

在抗疫過程中,14億中國人充分展現出赤膽忠心的“中國情懷”。海內外中華兒女對家國迸發了最誠摯、最樸素、最純粹的愛,他們在看似平凡的位置上做出了不平凡的努力,這決不是嘴把式,而是下了真功夫:他們中有身懷六甲仍“最美逆行”的白衣天使,有義務接送醫護人員休息的的士司機,有為醫護人員免費提供住宿的賓館業主,有2周內修好了雷神山、火神山醫院的建築工人,還有無數為抗疫捐款的不具名的普通人。海外華夏赤子也紛紛動員,華僑留學生在全球各地為祖國籌集最亟需的醫療物品和設備,馳援祖國以解燃眉之急。國外有些別有用心的人想借疫情挑事兒,全國人民在互聯網上自發形成了愛國方陣,相互鼓勵,提高警惕,五星紅旗定將由14億護旗手用一生去愛護、去捍衛!積累每個人的小愛就能匯聚對黨國和民族的大愛,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危難關頭彰顯赤子本色。

第五幕:更加幸福的中國人

在抗疫過程中,14億中國人充分展現出溫馨和睦的“中國氛圍”。“和”“合”世界,是中國人價值理念的主題詞。由於春節假期延長和居家休息,大家有更多時間經營生活,思考生活,昇華生活,陪伴親人身邊,尋找生活裡的容易被忽略的“小確幸”。他們中有的在讀書陶冶情操,平常一年讀不完幾本書,短短几周就啃下了不少大部頭。有的居家除塵清潔煥然一新,讓看似平常的小家有了“芝蘭之室”的感覺。孩子們停課不停學,老師們成了直播平臺的“網紅”,教育離開了課堂,但深入了千家萬戶。不少習慣點外賣的年輕人更是在這段時間練就了高超廚藝,八大菜系算是後繼有人了。還有一些因工作忙碌的“國學迷”重拾琴棋書畫,在短時間內“通關升級”。現在這信息社會,蹲家裡還有微信電郵能用,國外友人如相問,他們會說,我們這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兒呢。

一場疫情,壓不垮最“硬核”的中國!最近,江蘇一對90後夫妻喜得四胞胎千金,小名為“綻綻、伊伊、欣欣、莘莘”,大名為“祖伊、果兒、嘉珊、佑思”,諧音就是“戰役新生,祖國加油”。2019年的冬天感覺稍長了點兒,可2020年的春天終究不會缺席。中國人相信人定勝天,愈是艱險愈向前。在華夏大地上,守衛中國、建設中國、感動中國的達人們正是無數最普通的中國人,正是他們的星火燎原,在黨中央的堅強有力領導下,必將匯聚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我們堅信疫病終將被戰勝,中國人也將繼續追夢,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多彩的日子裡,在沸騰的生活中,為了實現“中國夢”而接力奔跑,不懈奮鬥!(作者鄭歸初是國際問題觀察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