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有“設計感”的兒童美術培訓中心,看看

空間的加法設計 · 孩子的純淨島嶼

有“設計感”的兒童美術培訓中心,看看

3個合夥人

· 西安美院科班畢業的三個美女。

懷揣炙熱夢想,創辦“春田裡藝術中心”。

她們是大學同學亦是老鄉,心中有夢更有憧憬,深耕自身專業領域,傳播美學教育,這家新店位於高新萬科天譽,已然是第二家成熟的店鋪,而恰巧,設計師也是陪著她們一起成長見證成果給予助力的造夢者。

▽ 原始結構圖

有“設計感”的兒童美術培訓中心,看看

3個訴求

1、給孩子們一個純淨的藝術島嶼。

2、硬性功能需求,配備前臺接待區、家長等候區、兒童閱讀區、辦公區、庫房、衛生間。

3、至少三至四間教室。

▽ 平面佈置圖

有“設計感”的兒童美術培訓中心,看看

3種手段

1、空間的加法:

設計師勘測完現場,發現原有空間並沒有可拆改的牆體。在不能對原始結構和格局大刀闊斧調整的情況下,他只能用“做加法”的形式去優化空間。

2、C字型動線:

遵從建築本體結構,在平面佈局時,合理規劃出一條C字型動線,這一條運動軌跡是設計師經過所有“春天裡”藝術中心受眾的行為關係縝密佈置而出的。

3、色彩概念:

甲方訴求欲為孩子們創造一個純淨的島嶼,天空藍、晚霞橘、透明白便構建成空間基礎色系,揚帆起航,在藝術的“春田裡”,做那個閃光而鮮活的自己。

有“設計感”的兒童美術培訓中心,看看

有“設計感”的兒童美術培訓中心,看看

▲前臺

以藍色為主調,進入其中便被帶入藝術的海洋。

趣味性拱門放入綠植,讓枯燥的前臺有了生機勃勃的氣象。視線向裡,一道半高的牆體遮住後面區域,私密性得以保障免去一覽無餘的尷尬,同時也作為功能區劃分的過渡牆體,美觀且巧妙實用。

有“設計感”的兒童美術培訓中心,看看

有“設計感”的兒童美術培訓中心,看看

有“設計感”的兒童美術培訓中心,看看

▲走廊 · 閱讀區

藝術性與人文情懷的鏈接。

走廊承載著鏈接整個空間的使命,設計師巧妙將一面牆體設計成書櫃,利用夾角空間增設地臺供小朋友閱讀。這不光是一種藝術展示,更是一種人文關懷。正如走廊盡頭肆意生長的散尾葵,用愛心滋養,我們也是蓬勃生長被期待的那一個。

有“設計感”的兒童美術培訓中心,看看

有“設計感”的兒童美術培訓中心,看看

有“設計感”的兒童美術培訓中心,看看

▲辦公區 · 等候區

兩個功能區的結合,溝通高效。

將老師的辦公區與家長的等候區歸置在一個空間,透明化辦公讓家長看得見老師的努力付出和勤懇的態度,無障礙溝通,讓家長與老師的交流互動關係更親密高效。

增加粉色地臺,當家長與孩子離開後,這一方精心佈置的水臺變成為老師們的休息區,緩解一天的疲勞,享受與回味一天的成就感。

有“設計感”的兒童美術培訓中心,看看

有“設計感”的兒童美術培訓中心,看看

有“設計感”的兒童美術培訓中心,看看

有“設計感”的兒童美術培訓中心,看看

▲教室

有張力的空間誘發孩子想象力。

三間大教室兩間小教室,通過不同顏色和不同形狀玻璃來做區別,橢圓、圓形、拱形等長虹玻璃的運用解決了採光性問題又保證了上課時段的私密性。鮮豔的色彩為小朋友提供有趣的探索空間和想象力。

有“設計感”的兒童美術培訓中心,看看

▲衛生間

感性與理性的融合。

牆面粉色馬賽克水晶瓷磚營造純真感性少女心氛圍,而幾何紋路的地磚與金屬質感的鏡面相碰撞,略顯剛硬且又充滿理性的剋制,氣質的融合彷彿將空間上升到一種藝術思維中。

有“設計感”的兒童美術培訓中心,看看

寫在最後:

思想上的“放”,落地時的“收”,

以孩子的行為關係去思考每一個空間的尺度。

起航的帆

進入 炙熱的色彩

白色的海鷗 振翅

浪花捲起天邊的一片藍

橘色的晚霞

落入孩子們的眼睛

藝術的手

在春田裡

種下一顆顆嫩芽

為孩子建一座純淨的藝術島嶼


項目名稱:春田裡藝術中心

設計師:潘方文

設計公司:領作空間

軟裝設計:領作空間

項目地址:高新萬科天譽

項目面積:215M²

所用材料:水磨石、鋁方通、馬賽克、定製櫃體、長虹玻璃


關於設計師

有“設計感”的兒童美術培訓中心,看看

潘方文

領作空間設計 主案設計師

設計理念:尊重建築結構的本體,以滿足人在空間活動中的功能需求為基準,適當的去加去減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