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無處不在、無時不在——記清鎮市暗流鎮一心“移疫”的“白衣人”

在垃圾箱(鬥)周邊、在居家醫學觀察人員家的院壩裡、在復工企業職工宿舍區、在鄉村小道上,甚至在田間地頭......重點場所消殺、體溫監測、防疫知識宣傳,他們的身影無處不在、無時不在。


  他們是清鎮市暗流鎮的18名村醫。
  戰“疫”以來,作為疫情防控的“馬前卒”,他們始終奮戰在一線,一心“移疫”,時刻守護,以自己的“疫”無反顧,確保全鎮人民的平安健康,有力助推企業有序復工復產。
  一個個奔走的身影,一個個感人的故事,生動詮釋著醫護人員的責任與擔當。

郎啟琴:履職盡責,樸素情懷為民“奔”


  2月26日,伴隨著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響水河村村醫郎啟琴又開始了緊張忙碌的一天,這是她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的第36天。1月22日,接到疫情防控工作安排後,她毅然決定把一個6歲、一個2歲的小孩交給父母,自己則投身到疫情防控中。“疫情施虐,事態嚴重,我們不上誰上?你們沒有專業知識,讓我們來!”說完,郎啟琴拿著她的白色手提袋又奔走起來,挨家挨戶發放宣傳資料,耐心講解防疫知識,“逢人”就掏出體溫計,體溫監測無異常後才放心離開。每天體溫測量結束後,郎啟琴又回到村衛生室坐診看病,安撫病人情緒。

無處不在、無時不在——記清鎮市暗流鎮一心“移疫”的“白衣人”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人大代表,又是村醫,我更應該衝在前面,做好表率。”郎啟琴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劉開友:衝鋒在前,防控一線展擔當


  “關口村是我們共同的家園,作為村醫,我一定要把它守好,這是我的責任。”關口村村醫劉開友說。

無處不在、無時不在——記清鎮市暗流鎮一心“移疫”的“白衣人”

   60多歲的劉開友,本該是含飴弄孫的年紀,但是疫情當前,他卻選擇衝鋒在前,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1月26日以來,劉開友從未好好休息過,每天與村支兩委成員一起入戶宣傳防疫知識、對重點人員進行體溫監測、加強對返鄉人員的排查、對公共區域消毒進行指導....只要是村裡疫情防控需要的地方,總能看到劉開友奔走的身影。
  村裡有村民家裡親人過世了,劉開友急忙趕到現場,勸導:“侄兒啊,雖然卡點撤了,但卡點撤除不等於疫情解除,我們一刻也不能放鬆啊,聽話,少聚集,讓親戚們少來點人,情誼到了就行。”在劉開友的耐心開導下,來送別的親戚們及時返回,其餘人員也做到分時分餐,最大限度降低聚集性交叉感染的風險。

宋林:勇挑重擔,捨棄小家為大家


  36.2,36.3,36.7,36.5,36.4......木刻村村醫宋林每天的工作由一串體溫數據開啟。為了全面掌握木刻村群眾身體情況,他每天進組入戶監測群眾體溫情況,對重點人員堅持每天兩次體溫監測,確保群眾生命健康安全。


無處不在、無時不在——記清鎮市暗流鎮一心“移疫”的“白衣人”


​40多歲的年紀,上有老下有小,都需要宋林去照顧,但是為了打贏疫情防控戰,他舍小家為大家,開展疫情防控32天以來,一直戰鬥在疫情防控第一線,防控知識宣傳、體溫監測、消毒指導等等,步伐從未停歇,工作一樣沒落下。
 “爸爸在和怪獸戰鬥,別怕,戰鬥結束我就回來陪你們玩啦!”宋林給一個多月未見的孩子打電話說道。因為疫情,他無法照看孩子,但是為了全體村民的安全,他勇往直前,每天穿著白大褂,提著一支體溫槍行走在村寨裡,為群眾保駕護航。

鄭禹新:一心“移疫”,守好陣地守護家園


  “醫學觀察期間,每天體溫監測2次,希望大家積極配合,既要對自己負責,也要對身邊的人負責......”說話人是礦山村村醫鄭禹新,他正在為雲峰鋁鐵礦山員工做體溫監測。


無處不在、無時不在——記清鎮市暗流鎮一心“移疫”的“白衣人”

鄭禹新不僅是有著12年黨齡的老黨員,更是有著28年村醫經歷的老村醫,作為土生土長的本村人,疫情防控當前更是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
作為暗流鎮規上企業,雲峰鋁鐵礦山就在礦山村,2月中旬以來,來自外省籍的近百名員工陸續返崗,投入火熱的復工復產工作中。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缺一不可,不可偏廢,而且是“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全力助推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常態。

無處不在、無時不在——記清鎮市暗流鎮一心“移疫”的“白衣人”


  “大疫當前,我們責無旁貸,只要守住陣地,就能守護家園......”面對每天為員工測量一遍體溫都要花上一兩個小時的任務,鄭禹新充滿自信地說道。
  郎啟琴、劉開友、宋林、鄭禹新只是暗流鎮18名村醫中的代表,其他戰友和他們一樣始終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他們沒有防護服,只有一身白衣,一個一次性口罩,一頂一次性醫用帽,但是他們都有一顆為群眾守護健康的大愛之心。
               來源: 貴州日報新聞客戶端 天眼新聞 供稿:王國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