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千年古村碭山吳廟,供奉著一位與岳飛齊名的將軍,卻鮮為人知

南宋時期,為抗擊入侵金軍,岳飛精忠報國,成為千古流芳的民族英雄。

在安徽省碭山縣吳廟,這個千年古村的廟裡,也供奉著一位和岳飛,實力不相上下的抗金名將,他就是吳玠。

在當時曾有這麼一句話:“南嶽北吳”,即:南有岳家軍,北有吳家軍。吳家軍和岳家軍一樣,都是紀律嚴明,愛民如子,能打勝仗的軍隊。


千年古村碭山吳廟,供奉著一位與岳飛齊名的將軍,卻鮮為人知

碭山吳廟剪影

一、碭山吳廟村和吳玠的歷史淵源

碭山吳廟位於果香四溢,鍾靈琉秀的碭山東部,安徽名鎮李莊境內,毗鄰隴海鐵路,301國道,交通十分方便,這裡曾經是,南宋名將吳玠屯兵,抵禦金兵之地,迄今已有近千年歷史。

1.吳玠在碭山事蹟。

南宋高宗年間,南宋名將吳玠,奉旨率部東渡黃河抗擊金軍,一路上戰無不勝,直插中原。一日,吳玠率部,行至碭山東20餘里的吳廟村,或許是老天看他們連日作戰,人困馬乏,有意讓他們休息下吧。突然大雨滂沱,下了一整天,而且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千年古村碭山吳廟,供奉著一位與岳飛齊名的將軍,卻鮮為人知

碭山吳廟晚景


吳玠派探子前去勘察河水狀況,得知河水波濤洶湧,渡河十分兇險。於是,便命令人馬在河岸高處,安營紮寨,進行休整。平時,除了日常的軍事訓練,吳玠還帶領士兵,幫助當地居民幹農活,修繕溝渠,為了徹底根治洪水,他們還開鑿了小禮河,為保證當地的農業生產發揮了重要作用,這個小禮河古蹟至今尚存。

據史料記載:吳玠為人沉穩,愛民如子,吳家軍紀律嚴明。在碭山吳廟一年多的時間裡,對老百姓秋毫無犯,深得將士和當地居民愛戴。

2.吳玠修建關帝廟。

吳玠崇尚關公的義薄雲天、英勇無畏的精神,為此,特在碭山吳廟修建了一處關帝廟。並寫下碑文以表心志。後人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抗金名將,特把吳玠屯兵的這個村莊,改名叫吳廟,以此永久地紀念他。


千年古村碭山吳廟,供奉著一位與岳飛齊名的將軍,卻鮮為人知

碭山吳廟關帝廟



斗轉星移,轉眼過去了980多年了,吳玠修建的關帝廟,經過近千年的風雨腐蝕,戰火摧毀,曾歷經數次修繕重建。而今展現在大家面前,氣勢恢宏的關帝廟,是2015年,當地一位義士贊助重新修建的。

二、吳玠生平及主要事蹟。

吳玠,字晉卿,德順軍隴幹人,興國州永興人,南宋抗金名將。吳玠少年時性格沉毅,知曉兵法善於騎射,早年從軍御邊,抗擊西夏建功。後領兵抗金,和尚原之戰中,大敗金兵兀朮部,破川陝路金兵進攻。高宗皇帝因為吳玠功高,授開府儀同三司,晉升為四川宣撫使。由於長期鞍馬之勞,病卒於防地仙人關,年僅.47歲,非常可惜。


千年古村碭山吳廟,供奉著一位與岳飛齊名的將軍,卻鮮為人知



1.非凡的軍事才能。

針對吳玠個人,我感覺有八個字可以概括,那就是“作戰勇敢,提升很快”。為什麼這麼說呢?請看下面其富平戰役中的一組數據。

宋朝的武官官階,一共分為53階,第四十六階為秉義郎,岳飛也到過這個階,但比吳玠要晚。公元1111年,不滿20歲的吳玠從軍;公元1127年,吳玠率部和西夏開戰,僅僅帶領百餘人,斬首敵軍146人,升一階;次年,吳玠在清溪嶺,又挫金軍,升直41階,也就是武義郎的位置。吳玠自此開始在軍內外,初露鋒芒。

2.經典名將對決,鏖戰和尚原。

中國歷史上有許多經典的名將對決。如春秋戰國時期的馬陵之戰,田忌、孫臏VS孫臏完勝,龐涓死;長平之戰,廉頗、趙括率領450000之眾VS白起之650000秦兵,白起勝,趙括死;秦漢時期的鉅鹿之戰,項羽之80000人VS王離、章邯之400000人,項羽勝;赤壁之戰,曹操之200000人VS周瑜50000人,周瑜完勝。

公元1131年,也發生了一場名將對決,敵軍金兀朮親率兩路大軍數萬人,會師和尚原,而吳玠僅僅以數千人馬,駐防原上,很明顯敵眾我寡,且糧草睏乏,形勢很不利。


千年古村碭山吳廟,供奉著一位與岳飛齊名的將軍,卻鮮為人知

鏖戰和尚原



但吳玠絲毫沒有懼怕,他慷慨激昂對將士說:“我在此,敵不敢越我而進,保住陣地,方保蜀地無虞。”隨後,吳玠根據地形情況,兵分兩路,先率一隊與金軍鏖戰,待敵精疲力盡之時,又命另一隊投入戰鬥,宋軍如虎添翼,直至把金軍打得落花流水,大敗而逃。

後又復趁敵軍立足未穩,殺了一個回馬槍,金兀朮慘敗,氣得剔己鬚髯而去。這是金兀朮遭受黃天蕩以來的第二次慘敗,差點掉了小命。

3.守住四川,功勳卓著。吳玠一生其中有一個很大的貢獻,就是守住了四川,要不,四川可能今天已經沒有了。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他是南宋“川陝保衛戰中的一道鐵閘”!


千年古村碭山吳廟,供奉著一位與岳飛齊名的將軍,卻鮮為人知

南宋疆土



事實上,在保護川陝的戰役中,開始戰況是不理想的,主要有兩種情況發生,一是有些將領各自為戰,沒有大局意識;二是不少人貪生怕死,滋生了逃跑主義思想。如果不是吳玠力挽狂瀾,親率將士誓死守衛,四川肯定不保了。

在經過了和尚原、饒風關、仙人關幾戰,金軍實在懼怕吳玠的強大,感覺有他在,就無法再進犯,以至於後來好多年,都沒再打四川的主意。

4.“啼哭郎君”。

這是個有趣的故事。據《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一道:吳玠因為會打仗,英勇頑強,屢戰屢勝,很有威望。讓金軍心驚膽戰。有一名叫完顏撒裡葛的將軍,在邠州敗給吳玠,至白店原,又敗之。自此一聽吳玠的名字,就畏懼號叫,將士看到他這個慫樣,便送其綽號:“啼哭郎君”。


千年古村碭山吳廟,供奉著一位與岳飛齊名的將軍,卻鮮為人知

完顏撒裡葛



三、.為什麼吳玠不如岳飛有名?

公元1139年,年僅47歲的吳玠,因為常年鞍馬勞頓,病逝於仙人關。而他戎馬一生、赫赫戰功,也得到了當朝的認可,被追封為:“涪王”,與同一時期的“鄂王”岳飛,名列南宋異姓七王之一。

從這點可以看出,吳玠也是非常厲害的,可是為什麼有人覺得他不如岳飛出名呢?

我覺得可能有以下幾點原因:一是兩者定位不同,吳玠是守土將軍,岳飛是北伐將軍,是收復失地的。二是吳玠是病死的,岳飛是被奸臣害死的,極具悲壯色彩。三是吳玠早逝,比岳飛還早三四年。四是由於長期守衛邊疆,得不到朝廷的直接寵信。或許是因為這些原因吧。

雖然吳玠沒有岳飛有名,並且鮮為人知,但是他仍然不失為南宋朝一個影響深遠的英雄。正如碭山吳廟關帝廟裡書寫的那樣:神武壯山河義忠輝明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