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孟子說:人本善;荀子說:人本惡,最初的人性到底是善是惡?

探討永恆


這個問題,歷來爭論不休,說人本善的是有理有據,說人本惡的也同樣條條是道,沒有個定論。其實個人覺得,不需要定論,因為這本就是沒有對錯的問題。人性本善與人性本惡,本身就是看人性的著力點不同導致的,人性的善惡,本來就是複雜的,並不單純,不是非善即惡,也不是非惡即善。

孟子性善的出發點

孟子說人本善,是因為我們每個人原本都有善良的一面,這是人的天性,即便是沒有上過一天學的文盲,當他看到小孩子落水,也會有惻隱之心,看到小動物餓得奄奄一息,也會心生憐憫,總會不知不覺的有淚點能打動他,任何人都不會例外。這是我們人類社會深深的烙印,不會因為我們苦難的後天經歷就能抹去。

荀子性惡的出發點

而荀子說人性本惡,出發點就稍微靠後一些。人作為一個社會性生物個體,隨著慢慢的發育成長,勢必會與社會掛鉤,慢慢就會有很多不好的惡習覺醒。比如看到別人有好東西,自己也會想要,如果不加以節制,就會形成貪財的惡習,這是潛移默化的影響。社會教每個人學會了禮儀,有了廉恥之心,如果太過,就變成了貪名浮誇的毛病,這也是一大惡。人類要繁衍,也不可避免的會有性,如果毫無節制,就變成了好色之惡。孔子說,食、色,性也。就是吃飯和美色,本來就是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本能,也是天性之一,如果毫無節制,就變成了只懂得吃飯和生殖的動物了。人作為萬物之靈,天性絕不應該僅僅只有食與色。

所以孟子的性本善與荀子的性本惡,本就是人性的一正一反兩面,如果我們非要走極端,那又何嘗不是一種惡,所以古人才強調中庸之道,強調“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

無善無噁心之本

其實人在剛出生的時候,就像一張白紙,根本就不懂什麼是善,什麼是惡,這時候他看見小動物餓得奄奄一息,他內心不會有任何反應,也不會有任何惻隱之心。同樣的,他們這時候也不會有什麼羞恥之心,也不會愛什麼面子,貪財好色之類的事情,也與他們無緣。這種狀態,其實就是王陽明先生說的“無善無噁心之本”。老子說赤子之心,就是這種狀態,就是剛出生的嬰兒,全身通紅,他們這時候的心,才是與自然一體,一塵不染。

有善有惡意之動

隨著慢慢的長大,大家才會有了善與惡的概念,才知道哪些事情該做,哪些事情不該做,才知道我們應該要有不忍之心,有羞恥之心,而不應該像禽獸一樣,隨地大小便。才知道有財富這回事,知道有權力這回事,知道有面子這回事,這些其實都是人類社會教的。這就到了“有善有惡意之動”的狀態。

知善知惡是良知,存善去惡是格物

知道了善惡,有志之士,就會有隱惡而揚善的舉動,都知道善的要把它慢慢的去除掉,要把貪財、好色、貪念權位這些不好的東西要逐步逐步的去除掉,把真正的良知保留在心底,這就是:知善知惡是良知,存善去惡是格物。

最後我們通過存善去惡,又回到了赤子之心的那種狀態,善惡均已看淡,一切迴歸自然,這就是得道。

所以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本就沒有必要去爭論,我們只要切切實實的存善去惡,去偽存真,找回最初的那顆赤子之心,那人生必然圓滿,必然能夠獲得超然的智慧。


l易耕堂l


幾千年以來,人們一直在討論著善與惡的問題,人類一直在不斷地分析自己,卻始終無力改變自己。

關於人性的善與惡,兩位道家給出了不一樣的結論,綜合分析,其實人是介於善與惡之間相互矛盾的並存。

嬰兒出生的時候應該不知道什麼是惡,所以人們都喜歡孩子的可愛,因為孩子的笑臉是純真的柔和的,不含任何雜質的,雖然長大以後也會笑,但只是表情而已,那種表情太複雜,需要揣摩。

沒有絕對的善,也沒有絕對的惡,善與惡只是在某些特定的環境下所產生出來的結果。

然而歸根結底,善與惡源於人性的本質,那就是自私。

人是自私的產物,凡事都會以滿足個人喜好為前提,維護利己,排斥異己,這就是生存之手段。

從大的方面來分析,人類為了維護和鞏固自身的地位,國與國之間不惜動用大規模血腥的戰爭來強大自己,這就是弱肉強食,你死我活,叢林法則從古至今一直以來都存在著,而且愈演愈烈,對於兵器的研究,如何使殺戮更具威力,從未停止過,甚至逐步升級。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類都是彼此依賴的狀態下共存著,惡到極致就是在毀滅人類自己。以其人之道 還治其人之身,從而導致惡性循環,以惡還惡。

我們一直都在討論人性,其實人性最經不起推敲,不知道還好,知道了令人心寒,讓人鄙夷。善良的人在嘆息,惡人變本加厲。

也許,正因為善與惡的衝突才導致了人類的發展和進步,不可否認的是,人類的科技成果是進步了,但同時還需要與文明的同步,這種文明是要以構建整個社會的和諧為宗旨為核心,科學服務於人類,而不是毀滅異己,保存自己。

隨著社會生產力水平的不斷髮展,人類的文明程度與道德法制觀念必須要同步,同享一片藍天,同為蒼生,同為地球生靈,禍福相依,有福共享,有難同當,我們要對所有的人類都寄予善良的願望,不要看到恃強凌弱,沒有欺凌;不要看到有人處於貧困;不要看到飢餓與寒冷,少一些犯罪,這一切都需要全人類以及全社會做出共同的努力。

人類代代繁衍,留點德運予子孫。

人類什麼時候消滅了自私和巧取豪奪,做到人人平等,那才是善到了極致,也是所有善良人的福祉,更是人類的福祉。





楓樺葦岸


關於人性的善惡論,我們已經爭論了幾千年了。孟子說,人性本善,荀子說,人性本惡。

無論人性是善還是惡,最重要的,我們是人,不是獸。

真正的人性,善一直存在,惡也一直存在。就是在最初,也是善與惡同時存在的。

小孩子的眼神清澈,天真無邪,人們就說,看看,善良而又友好的眼神,因此說,人性本善。

可是你不要忘了,此時小孩子的眼神叫做自然,不叫本善。這個年齡段,沒有善,也沒有惡。或者說,這個年齡段還無法分別出善與惡,也就無法表現出善與惡,只是自然地呈現。

有人說,那個人多善良,一輩子了,就沒做過什麼惡事。筆者想說,第一,沒有給他一個人生的地位和環境,第二,心裡存在的惡,只不過沒有機會表現出來而已。

只要有機會,人性的各種可能,會全部表現出來。前一陣子,網上一直流傳著蔡康永的那就話:那不是原諒了,那是算了。典型的沒有機會報復,如果有機會報復,會說算了?

道德的存在,法律的存在,在保障著人們的行為規範。千萬不要去試探人性,你一定會失望的。

人的一生,一直在善良與罪惡,人性與獸性中交織。我們要懂得,如何利用信念的力量,感情的力量,道德及法律的力量,去保持善良。

人生保持善良不易,關鍵的關鍵,還是心念動處。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管理好自己的心境,很重要。

一、孟子性善論

孔子的仁學體系,強調道德修養的自覺,克己復禮、為仁由己。孔子“仁”的終極依據是什麼,或者說是什麼來保證“仁”的可靠性與正當性。與之伴隨的便是“克己復禮”“為仁由己”的“己”是什麼樣性質的“己”。人性論的探討便是回答這樣的問題。

在孟子之前,儒家之中已經有關於人性的討論了。《孟子·告子上》中記錄公都子引了兩段論述:

或曰:性可以為 善,可以為不善;是故文武興,則民好善;幽厲興,則民好暴。 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堯為君而有象,以瞽瞍為父而有舜,以紂為兄之子,且以為君,而有微子啟、王子比干。

這兩段中的“或曰”指的是誰,《孟子》書中沒有說明,但東漢王充《論衡》中提到,說第一個“或曰”指的世碩,第二個“或曰”指的是宓子賤、漆雕開等。這都是孔門弟子。

第一個“或曰”認為,人性可以為善,也可以為不善。周文王、周武王之世,民好善。周幽王、周厲王之世,民就橫暴。很顯然,這種觀點認為,人的善與不善,關鍵在於社會政治環境,在於君王的教化。人的善惡,要看是什麼樣的社會環境,什麼樣的君王當政。

第二個“或曰”,是對上面說法的反駁。堯是聖君,也有象這樣的人。以瞽瞍這樣惡毒的人為父,也有舜這樣的兒子。所以人性善惡的根本不在於後天的社會環境與君王教化,而在於人的本性就有善有不善。有人天生善良,有人天生就惡。把人的善惡差別歸於天生固有。

與上面兩種人性論都是僵化的,與之相比,孟子的人性論就精緻的多。

孟子的人性論,建立於一種"不忍人之心”的本心之上。突然看到一個小孩要落到井裡,任何人都會立即生起一種驚駭而同情的心理,想要去救那小孩。這一瞬間產生的這種心理情感,就是“惻隱之心",這是人所共有之本心。這便是"惻隱之心,仁之端也。”

“仁之端”不等於仁,而只是一個萌芽,還要擴充。"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燃,泉之始達”。

這裡便有一個問題,就像今天很多人所批評的一樣。我們承認“惻隱之心”是人之固有的本心。但孟子不能只揀好的說呀,各種食色慾望也是人固有的呀。你怎麼把那些排除出人的本性,而只留好的呢。這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這樣的觀點早在孟子時期,便有人提出來了,那個人叫告子。告子就認為"生之謂性”,人天生就具有各種慾望本能,這才是人的本性。告子的人性觀有一個人盡皆知的表達:“食色性也"。當然,告子認為,這種人性慾望,只是一種生理本能,它是沒有善惡的道德屬性的。

孟子說:“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人和禽獸的差別很少,就差那麼一點點。人與禽獸相同者多,不同者少。“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告子所云的“食色”云云,孟子也承認,那是人所具有的,但那是人和禽獸相同的部分,是人和禽獸都具有的。所以,我們能把人和禽獸共同的部分稱之為“人性”嗎?不能。孟子便反駁告子的"生之謂性”,曰:“然則犬之性猶牛之性,牛之性猶人之性與?”

孟子並不是只揀好的說,人的食色慾望等等,他都是承認的,但那是人與禽獸所相同的部分。孟子的性善論,是就人與禽獸不同之處而論的,是人之所以為人的特殊之處,是善的。告子的“生之謂性”,是把人與禽獸共有的部分當做了人性。是不足取的。

二、荀子性惡論

荀子的性惡論與告子的“生之謂性”類似,只不過告子認為"生之謂性"是一種生理本能,無所謂善惡,荀子則把它歸之於惡。善是人為,是後起的,道德是對人性的改造。

荀子所謂人性,是生而即完成的性質,凡性者,天之就也。(《荀子·性惡》)“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荀子·正名》)“不事而自然謂之性。”(《荀子·正名》)

孟子所謂性善,最初只是個善端、是個萌芽,還要後天的"擴而充之”,那就不是一個完成的性,不是真正的人性。荀子認為,“擴而充之”,便是人為,是後天的,便不是真正的先天之性。善需要後天的學習而為善,惡則不需要後天人為學習,而是"不事而自然"的,所以荀子說孟子的性善論是不知"性偽之分”,惡才是人之本性。

對於人性當中所包含的食色慾望的部分,孟子和荀子都是承認的。也都致力於克服掉這部分而成就君子人格。只不過孟子主性善論,並不承認那部分為人性,而以人所固有的本心為依據,強調的是道德修養的自覺。荀子說人性惡,就把那部分當做人性,強調道德的後天改造。

於是荀子這裡就產生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善的最終依據。孟子依於人之本心。荀子說來自後天的教化與改造。但後天的教化如何是善的呢?於是荀子繼續論證,禮義出自聖人,由聖人擔保其可能性與可靠性。禮法既由聖人所立,那聖人又從哪裡來的呢?荀子於是認為人具有知覺某種理的能力,人皆可以為聖人,只要他知覺到這種理。

如果這種理來自於心,那還是歸於孟子的性善論了。

如果這種理來自非人格化的自然之天,那就是道家所言之自然。

如果這種理來自人格化的天,便是墨家天志之類。

荀子對以上理論都是反對的。最終,荀子把理歸於了一個外在權威--君。

荀子性惡論,於是使得外在的權威秩序取代了孟子性善論所持的內在道德秩序,由此而開出法家思想,亦是順理成章了。

三、性善還是性惡

其實僅就中國思想史中的人性論而言,不僅有性善論、性惡論這兩種,還有性無善惡,性超善惡,性三品以及宋明理學時期性情之分,天命之性與氣質之性的二元人性論,以及“心統性情”,“性日生日成”等等諸說。這其中並沒有一個確定的界說。

人性論的各種界說,其實是為了給經驗世界中的具體人生理念提供某種依據。但人性本是屬於形而上學的範疇,是不可知的。我們只能在經驗世界中說一個人做了好事還是壞事,性格好還是壞,卻不能就此得出人性是如何的。不同的人性論,指向的是不同的人生理念或主張,而不是一種客觀的知識。

僅就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論而言,我更認同孟子的人性論。

荀子所認為的人性惡的部分,孟子也承認人具有,只不過不承認那是人性罷了。

荀子強調的後天教化,孟子也是認同的,善端需要後天的擴充。

荀子認為人的善只能由後天的禮法制度來對人性進行約束才有可能。善的其本質不過是對規則的熟悉和習慣。這是我不大認同的。

孟子則認為人性中具有善端,人本具成為一個好人的種子。無論你實際行善還是作惡,在本然的意義上,你應該做一個好人。


厚德載物49056


人之初性本中!

不知道這兩位歷史名家說的這兩句話是從人什麼年齡開始算起的,說的這個人本性初始是善還是惡,有沒有一定的框框基礎!

善與惡:

我們人類首先是人數眾多的群體!群體生活範圍必然牽扯著個體之間的相互利益!善與惡就是在最大維護個體權益上的一個界定尺度!一個個體危害別的個體的行為即是惡行!那不危害任何個體的行為是不是善呢?不好說!絕大多數人認為應該這是善惡之間的一個灰色地帶!因為有些善惡結果是需要時間來顯現的!還有就是對人類其他以外的生命體的問題!(對不是生命體的事物更沒法說了)動物種類很多,但是人要食用其他動物的肉體來維持提升自己種類的生命體,這是惡還是善呢?也不好說!什麼是善?對其他人類個體進行了一定的幫助行為或者善良行為肯定算善行!但善惡行為界限還是比較模糊的,最後的結論應該就是人類群體大多數個體共同的認同善惡,就是善惡的各自區域!其實善惡行為還有大小之分和多寡之分!

人之為:

人之初是從剛降臨這個世界的時間算起,還是其他時間算起?人在小時候很長一段時間裡,因為對群體社會融入不多,對其他個體行為實行較少,很難是說善和惡!一切沒有太多顯現,基本都是淘氣!不懂事!孩子氣!這樣的鑑定!

只有到了一定的年齡,對其他社會個體接觸到達一定程度之後,性格特徵,行為施展,心態思想,才開始比較全面的顯現出來!不算心內隱含的東西,只有這個個體做出了很多對其他個體更多的危害更大的損害行為,大家才會鑑定這個人是惡還是善!

還有世界萬物的兩面性特徵,因為個體的認同度不同,有些行為是善還是惡,還是灰色地帶的中,看法也不一定相同,也就是個體認同基線有差異!

人性特徵源頭:

我們說,每個人的個體特徵都是沒有完全相同的!但是給性格行為做出了一定的範疇規劃,雖有彈性,但大致範圍還是有的!

我認為一個人的本性特點來自三個方面:

第一父母性格特徵遺傳基因,這個是不可否認的,一個人的性格特點肯定是有父母基因組合、照搬、變異的現象出現的!但是一個人的內在特質也是豐富多彩和複雜的,再加上兩性互相的影響和結合,孕育出來的就更加複雜多面,無法清晰看到,清楚基因遺傳的是善還是惡!

第二人在自小長大生活的環境裡成長,環境對其性格特點的形成,有著極其重大的影響作用。環境裡個體融入,經歷、接觸、模仿、學習、思維、對比、追求……這些東西都造就了一個人將來的性格行為結果方向!

第三個體主觀的思想變化,心靈變化,追求方向,學習認同……這些也是形成個體特點的一個方面!這個是複雜多變,難以瞭解和掌控的,主要為個體個性是怎麼瘋狂張揚或者內斂的!

群體鑑定:

人類社會是群體性的,群體利益必定要有最大的維護基本面!於是定製了很多的條條框框,不管是有形的法律法規還是無形的公德意識,必定是維護群體共性利益,共性認同,共性尺度的!這個還有整體管理,整體維護,整體導向的問題!總之人類社會是一個很複雜的群體與個體共存的意識形態!也是以共存為目的的!

人之初,性本中:

我為啥說人之初性本中呢?當然是有以下原因!第一人的善惡意識來源極其複雜,方面很多,不知道具體來源主體是怎麼導向的!

第二人的善惡行為必須有顯現行為才可以界定!並且這個界線是有很多寬窄度,很多模糊度的,只能最後以最大群體的共同認同度來鑑定!人之初還無法顯現,也就無法準確鑑定!

第三人的善惡行為有一定範圍的灰色地帶,這個灰色地帶都無法說清楚,更何況來源呢?所以說不管是孟子還是荀子,仔細推敲他們的這種定論也只是一種理想化的猜測!

第四人是非常複雜的高級動物,為善為惡有時就是一念之間,一私之念,一激動之為,一追求之想……太複雜了!而且人是在不停變化的,善惡互相可以轉換!所以善惡只是後天人的一種行為!更無法說到人之初的本質去!

基於以上幾點,給最複雜的人,受複雜的環境影響,主觀的自我發展演變,在人之初給下一個定論,都頗有偏執的誘導,最中肯的還應該是人之初,性本中!

當然本人水平有限,更別提什麼研究了,只是一個普通人自身的主觀思想想法,對與不對都不敢說的,只是一種隨意的訴說交流罷了!


說客先生dys123


動物的天性是為自身生存努力吃喝一生,動物具有天生的自私性。

人是動物,出生時就具有自私性,荀子性本惡的說法是正確的。

坑蒙拐騙、偷盜搶竊、殺人放火,就是人性自私的極端表現。

為什麼絕大多數人循規蹈矩、遵紀守法呢?是教育和法治雙重作用的結果。

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為了維持社會穩定、正常發展,訂下了這樣那樣的條條款款。這些訂下的規矩就是倫理道德。

最初人類雜婚,不分親疏。後來發現近親繁殖造成後代缺陷,於是禁止近親接觸。時間久了,男女之間產生羞恥之心。

最初人老了,不受待見,甚至逐出族群,任其自生自滅。慢慢的人們覺得人老了,也應正常生活,於是孝敬父母的的道德觀產生了。

人要生存發展必須抱團取暖,個人必須遵守集體生活的規則。於是產生了大公無私、克已奉公、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德觀。

人類一起生活必須有個首領,首領還要有權威。這就要求群眾服從首領,對首領要有敬畏之心。於是忠君愛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的愚忠出現了。

上面說的倫理道德自人類誕生以來就逐步產生了。孔子之所以被後人尊敬,是因為他總結了前人的倫理道德觀,並被他的學生們總結為《論語》。

光靠倫理倫理道德還是不能完全約束人們的行為。法律法規、軍隊警察就起到了制約作用。

人性的自私受倫理和法律的雙重製約,才維持了社會的正常運轉。


辛福先


告子曾經提到:“食色性也”並以此觀點,主張人性無善無不善論,這與荀子主張的性惡論和孟子主張的性善論構成了人們對人性最基礎的三種認識。

這三種觀點一直都是人們諍論的焦點,幾乎沒有哪一方可以完全說服另一方的。因此,我們跳出中國傳統文識中的觀點,以另外一種觀點來看人性,或許可以產生新的思路。


從現代心理學的觀點來看

關於人類性格的形成以及成長,心理學中有這樣一種觀點。那就是孩童時期性格的形成,與所處家庭中父母的言行有著息息相關的密切聯繫。成年後的一個孩童,他的思維模式和行為舉止往往與他原生家庭的父母有著極高的相似程度。也就是說,孩子性格和認知的形成,完全是父母一手造就的,父母是什麼樣子的,孩子就會是什麼樣子的,這與我們老話“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孩子會打洞”有著非常高的相似程度。

所以,一個人的善惡,在現代研究心理的學者來看並不天生就是善或是惡的,而是來源於後天父母以及家庭的引導和教育。


從佛學的觀點來看

在佛教中,常常提到因果以及三世輪迴,也就是說,佛教相信人是有前世也是有來生的。那麼以這種觀點來看,我們的善惡習性也就會隨著輪迴,而跟著投生到下一個新生兒身上,如果你上輩子是惡念諸多之人,那麼再次投生之時,便也會帶有更多的惡性習氣,成為一個性本惡之人;如果你上輩子是一個常行善行之人,那麼再次投生時,便會是一個善念多於惡念的性本善之人。

從玄學的觀點來看

我們都知道全球文化中,都有占卜、占星、看相算命的文化,在這種文化中會告訴你,人的善惡之行、善惡之念,在出生的八字定下來的那一刻便決定了。你這個人是大善之人還是大之人,還是不善不惡或是善惡摻雜之人,都會在你的八字中體現出來,而善惡念並沒有一個常論。

因此,總結了諸多觀點後,你會發現,性善還是性惡,亦或是不善不惡,都是因人而定的。並沒有一個絕對的人生下來就一定性本惡,也沒有人一生下來就一定性本善。


國學泛談


孟子說的性和荀子說的性不是同一個層面的性。性分三層:天性,秉性和習性。

其中,天性和秉性為先天之本性,習性為後天環境所造就。顯然,孟子和荀子所說之性為前二者。那麼,如何來判斷前二者哪個是孟子所說之性,哪個是荀子所說之性?需要先了解天性和秉性有什麼不同:

天性是道家所說的道,佛家所說的如,本善。秉性是自無始劫以來輪迴過程中所積累的業力顯現,也就是咱們平時每個人的脾氣大小,本屬惡。

一家之言,拋磚引玉。



是名豐收


我認為,孟子說的人本善,是相對於人長成之後的惡行而言的。嬰兒降生之初,便暴露出索取的自私本能,這是荀子“人本惡”的思想前提。而不論是人本善還是人本惡,二位先賢其實都潛在的假借了成人的惡行為選項的。孟子的人本善,解析的是人在成長之初的善念,隨著人的不斷成長,私慾不斷疊加,膨脹,逐步被磨滅。因此,提醒著人們釋放善念。而荀子的人本惡,則是本著人的惡行,隨著人的成長,有節制或無限制的延伸放大自私的本能,既人的惡行。所以,這種假借對照,得到的結論都是成立的。


折一句


人之初,性本善――《三字經》

人之初,性本惡,其善者偽也。――《荀子·性惡篇》

我認為,最初的人性並沒有善惡之分。任何事情都是相對存在的。沒有惡,體現不了善;沒有善,又談什麼惡呢?片面的解讀“性本善”和“性本惡”都是不對的。

何為善?何為惡?

我們可以把“善”理解為哲學和倫理等範疇的一個概念性觀點,它能夠給他人愉悅和友好的感覺。“善,德之建也。”――《國語·晉語》所以善是一種好的品德,以滿足他人需求為標準的行為。自然而然,惡就是滿足自己讓別人不愉快的行為。

在所謂的人之初階段,因為生存的本能,爭奪生活資源的戰爭比比皆是。部落之間、人和動物之間都是如此。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是大自然的規律。大自然的規律是善嗎?是惡嗎?

當人類產生了思想,有了道德觀念,於是有了善惡之分。

無論是“性本善”還是“性本惡”,它都不是為了給人性下定義而存在的。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句話是告訴我們,因為環境和所受到的教育不一樣會導致學識和品性有所差別。強調的是教育對人的作用。

荀子在闡述“性本惡”的觀點之後,提出“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然後出於辭讓,合於文理,而歸於治。用此觀之,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這句話的意思是師長的指引讓人明智善良。而後又繼續闡述了沒有教育和禮義的後果,

所以我認為,無論是“性本惡”還是“性本善”,它的目的都是一樣的,都是強調教育對人的重要,而不是給人性定義。雖然表達方式不一樣,但是內涵一樣。


燕子的濤寶


人性有善惡兩面

常人均是:

對己有害對社會有利,則惡處之。

對己有利對社會有害,便善待之。

其實這是自私自利只要能獲利益在所不惜,

不檢討自身問題傷天害理者小人,

有反省檢討自己問題修正行為者君子。

所以人人都向往君子作風,而通常幹些小人的事情,這就是人性惡的一面,但人人內心卻真的都想做君子的意願,這就是人本善之論!

其實人本善與人性本惡,不衝突。都是人性皆有的問題,所以沒有誰想幹偷雞摸狗的小人,人人都想坦坦蕩蕩做為君子~這就是人本善,但人性卻存在想快速成長走捷徑幹些不正當勾搭的小人行為~這就是人性本惡之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