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从衰落到昌盛的“硅周期”(兆易创新公司研究)

技术结构判断:未来一年兆易创新股价波动区间技术结构推演测算300—450元。此结构区间为纯技术结构推演。更多基于个股估值建模与股价匹配的计算请关注术道有方后续研究。(股市有风险,观点仅供交流之用,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公司简介

北京兆易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4月,是一家以中国为总部的全球化芯片设计公司。公司致力于各类存储器、控制器及周边产品的设计研发,研发人员占全员比列55%,在上海、合肥、香港设有全资子公司、在深圳没有分公司,在中国台湾地区设有办事处,并在韩国、美国、日本等地通过产品分销商为我们的客户提供优质便捷的本地化服务。

其股权结构图如下(2019年9月),其中朱一明为实际控制人,据年报披露,香港赢富得有限公司与其为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18.32%股权。其中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是第二大股东,主要是国家扶持兆易创新的发展。公司股权相对集中。公司董事长朱一明,为清华大学本科、硕士,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电子工程硕士;公司副董事长舒清明,公司总经理、法人何卫,均在行业有多年专业及管理经验,在公司任职超过十年。2018年12月起,朱一明先生开始兼任长鑫存储董事长。公司核心管理团队由来自世界各地的高级管理人员组成,每位都曾在硅谷、韩国、台湾等各地著名IC企业工作多年,有着丰富的研发及管理经验。其十大股东中还有全国社保等其他机构。

从衰落到昌盛的“硅周期”(兆易创新公司研究)


从衰落到昌盛的“硅周期”(兆易创新公司研究)

产品类目

从衰落到昌盛的“硅周期”(兆易创新公司研究)

产业链

从衰落到昌盛的“硅周期”(兆易创新公司研究)

集成电路这个行业的产业链相当庞大,简单来讲,其产业链上游主要以原材料和设计为主;产业链中游主要是代工厂,以生产为主;其下游主要根据芯片的不同,应用在不同的场景,应用十分广泛。

商业模式

兆易创新的商业模式主要是Fabless模式,也就是垂直分工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只负责芯片的电路设计与销售,将生产、测试、封装等环节外包。这种模式相对优势在于资产较轻,初始投资规模小,技术含量较高。

财务状况

从衰落到昌盛的“硅周期”(兆易创新公司研究)

2018年兆易创新年度收入又22.46亿,按照产品划分主要以储存芯片为主。其中储存芯片占比为81.88%,微控制器占比为18.01%,其他项目不足1%。

从衰落到昌盛的“硅周期”(兆易创新公司研究)

从其营业收入看,企业的收入主要还是以储存芯片为主,2015年企业开展了微控制器业务,随后发展过程中,这部分业务的占比也越来越大,企业最早的晶圆销售收入也逐渐被剔除。

储存芯片可以简单分为两类,分别是非易失性储存芯片和易失性储存芯片。其中易失性储存芯片可以具体分成DARM和SRAM;非易失性储存芯片主要分为OTP ROM、Flash芯片、EPROM以及EEPROM。本文储存芯片主要是以Flash芯片为主,其中Flash芯片还可以细分成NOR Flash芯片(串口型和并口型)和NAND Flash芯片。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TWS无线耳机等产品。

微控制器简称MCU,是指将计算机的CPU、RAM、ROM、定时计数器和多种I/O接口集成在一片芯片上,形成芯片级的计算机。被称为电子产品的“大脑”,负责电子产品中数据的处理和运算。根据不同数位的处理器分别应用于不同的场景,主流的32数位处理器主要用于智能家居、物联网等领域。

从衰落到昌盛的“硅周期”(兆易创新公司研究)

从企业的净利润和自由现金流净额来看,企业的盈利能力还是不错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基本和净利润相差不大,2016年与2017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与净利润差距较大,主要是企业积极扩大海外市场,导致人员销售资金增加,同时也导致了新产品备货和产能保证金的增加。

从衰落到昌盛的“硅周期”(兆易创新公司研究)

自2016年上市后,企业的ROE和ROIC有所上升,且其ROE和ROIC一直保持在15%以上,企业的投资获得的收益还是较高的。

从衰落到昌盛的“硅周期”(兆易创新公司研究)

从企业的毛利率和净利率来看,近几年有所上升,整体经营状况一直在加强。集成电路的设计是具有核心技术含量,因此企业的毛利率和净利润率有希望在得到提升。

从衰落到昌盛的“硅周期”(兆易创新公司研究)

其应付账款逐年增加,是由于兆易创新自成立以来一直采用Fabless模式,专注于集成电路的设计及销售端,将将晶圆制造、封装和测试等环节外包给专门的晶圆代工、封装及测试厂商。这样的商业模式下其上游供应商较集中;其下游客户较分散,主要是其产品应用广,因此企业的应收账款不大,且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企业对下游的销售比较通畅。

从衰落到昌盛的“硅周期”(兆易创新公司研究)

从企业的自由现金流来看,企业的短期现金储备还是比较充足的,2016年较低,主要是当年加大研发的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增加了自身的固定资产的投资。2017年的原因有点相似,主要是公司购买中芯国际的股票以及加大研发用固定资产投入导致的自身自由现金流为负值。

总结:集成电路产业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行业的周期通常也称为“硅周期”,是指集成电路产业在 4-5 年左右的时间内会历经从衰落到昌盛的一个周期。同时,本行业的发展受到集成电路技术发展规律的影响,即芯片性能每隔一段时间提升一倍的摩尔定律,因此,本行业还呈现新产品市场规模增长、旧产品市场规模下降的周期性规律。所以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一但研发出新产品,旧产品的更新迭代十分迅速。那么这类企业每年投入在研发上的支出必然不会太少,只有不断的研发出新的产品,才能更有竞争力。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目前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很大的距离,所以支持我国自主研发是件好事,但不要盲目追高,时刻保持警惕,做一个理性的人。可以重点关注其研发支出以及新研发的产品。(因2019年年报尚未公布,此文仅从公布的前5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说明)

当今股价到底是贵了还是便宜,请移步术道有方专业估值报告库。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的全部内容只提供给读者做参考之用,不作任何投资建议。且不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