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從《儒林外史》看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發展與沒落

科舉制是中國古代官府選拔人才和任命官員的主要方法之一。科舉,即"分科舉人"。科,是考試科目;舉,是選拔人才。簡而言之,

科舉制是官府通過舉辦各類科目考試的方式來選拔出人才,任命官員

在古代社會治理結構中,科舉制度有舉足輕重的歷史作用。它創立於隋朝,唐朝時期各個方面得到了修正,宋朝時期不斷髮展與完善,於明朝達到了鼎盛時期,可謂源遠流長、歷史悠久、意義深遠。這一制度為國家選拔和培養了一大批治國安邦的人才,有力地推動了歷朝歷代的繁榮與發展。

從《儒林外史》看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發展與沒落

一、科舉制的由來與發展

縱觀中國古代歷史,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選官制度,概括起來主要有世卿世祿制、察舉制、九品中正制和科舉制

《蘇東坡集》中有句話就很好地概括了中國歷史上不同時期選官制度及其特徵,"三代以上出於學,戰國至秦出於客,漢以後出於郡縣吏,魏晉以來出於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於科舉。"蘇東坡的這段話已經清晰地劃分出了古代的幾種選官制度在中國歷史上階段性的發展。

根據中國歷史上各個時期社會的發展過程和特徵的不同,官吏的選拔方法和途徑也不盡相同。

  • 兩漢時期

漢代始創察舉制度,在制度設計上繼承了古代經典所載的上古鄉舉裡選遺風。察舉制度設立了一些薦舉的名目,如賢良方正、孝廉等,主要考察人的德行。

但由於缺乏客觀明確的衡量標準,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操作者的主觀性。同時,察舉是由官員來操作,而官員不可能對所有考察對象都熟知明察。信息的不對稱往往帶來逆向選擇,再加上利祿仕途的吸引力巨大,投機鑽營者自不會在少數。正如蘇軾所說:"夫欲興德行,在於君人者修身以格物,審好惡以表俗,若欲設科立名以取之,則是教天下相率而為偽也。"

從《儒林外史》看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發展與沒落

另一方面, 過大的任性權力空間為官員徇私提供了大量的機會,各種人情關係,奔競鑽營等因素融入到吏治當中,最終導致吏治的退化和社會利益結構的固化,社會精英的退化。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制度管理的鬆懈,利益、權力私有化的邏輯往往會壓倒制度的良法美意。所謂"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社會一旦走向封閉就容易滋生舞弊。實際的歷史進程也證明了這一點,越往後,尤其是東漢以後這一制度的弊端也越大。

  • 隋朝時期

隋朝在建立初期沿用九品中正制。但由於被世族大家所壟斷,已不能選拔出真正的人才,不利於維護皇權的統治,不久即被廢除。

隋文帝、隋煬帝期間開始採用分科考試選拔官員,先後設立了"二科"、"十科"、" 四科"作為考試的科目,這是分科取士的雛形。後來,隋煬帝建立進士科,科舉制也就正式形成。隋朝的科舉制度較之前代的察舉制、九品中正制而言,具有顯著特點:第一,科舉制度下士人們可"

懷碟自列於州、縣",即無須官府推薦,可自由報考官府舉行的考試;第二,科舉制度建立之初,以考試為主,後來則發展為以考試為唯一的手段。隨著隋朝的滅亡,科舉制在隋朝沒有得到進一步發展和完善。

從《儒林外史》看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發展與沒落

  • 宋朝時期

宋朝極為重視科舉考試,在承襲唐及五代之制後,進行了重要的改革,對科舉制度的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決定了元、明、清三代科舉的基礎。特別是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在解送試和省試之上,創立了殿試。殿試乃最高一級考試,由皇帝親自在殿廷主持,並決定最終的錄取名單及名次。

由此,科舉考試由唐代解試、省試二級考試,發展成解試、省試、殿試三級考試製度,且分別由各州主持、禮部主持和皇帝主持。

從《儒林外史》看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發展與沒落

二、科舉制的積極作用

  • 打破了社會階層的固化

以往只注重血緣的世卿世襲制、空洞品德的察舉制和只看門第的九品中正制,帶來了嚴重的社會階層固化的問題。統治階級在權力和財產權上佔據著壟斷地位,他們的後代承襲著權力和財富,社會底層的貧民沒有向上流動的途徑和機會,不管多努力也難以改變自身貧賤的命運。

一旦社會的階層固化,階級流動就會遲緩,階層之間的共識就會斷裂,社會流動也隨之會陷入凝滯化的狀態,長此以往社會就會失去生機和活力。

從《儒林外史》看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發展與沒落

而科舉制度彌補了這一缺陷,拓寬了官員選拔的渠道,將廣大底層人民納入考慮範圍,面向全社會進行公平選拔,使得各階層知識分子都可以參加考試,公平地獲得名次,有機會一步登天,改變自己貧賤的命運。

同時,這也是社會從下向上流動的最主要通道,是保持社會和諧穩定的一根血脈,為平民階級提供了機會,讓"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夢想不再是空想亂談。

  • 鞏固了封建社會的統治

科舉考試為封建管理層選拔了一大批善於治國安邦的將相和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教育家等,提高了管理的效能,推動了國家的發展,促進了文化的繁榮,尤其是在明朝英宗之後規定"非進士不迸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

從《儒林外史》看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發展與沒落

再比如,唐代科舉出身的王維、韓愈、柳宗元、白居易、柳公權、劉禹錫,宋代的王安石、範仲俺、司馬光、歐陽修、蘇東坡包挺、寇準;明清的張居正、紀曉、劉墉、林則徐等等,這些名垂青史的大人物們都是通過科舉考試登上了政治的舞臺。不問家世出身的科舉考試,將廣大中下層貧寒的能人志士選拔到管理國家的隊伍中,為封建統治階級注入了新力量,促進了封建管理階層的新陳代謝,有利於國家的管理和建設。他們能順應時代潮流的發展,高瞻遠矚,改革時弊,為社會的進步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從《儒林外史》看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發展與沒落

科舉考試一方面把分散的人事選拔完全收回,由中央集中統一管轄,強化了中央集中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以儒家學說為科舉考試的內容又把政權的世俗性與意識形態巧妙地融合為一體,強化了人們維護國家統一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這樣就更有利於古代中央集權國家的穩定發展和統一。

  • 普遍提高社會民眾文化水平

隋唐以後,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科舉制度和教育制度的結合也越來越緊密。"應科舉而興學重教"己經成了隋唐以後的一種社會風尚。科舉和教育關係越來越緊密,不同種類的學校也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各州、各縣都設立了州學、縣學,不斷完善與更新學校的教育制度。

從《儒林外史》看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發展與沒落

1044年,范仲淹普建州縣學;1068—1085年,王安石創立了太學三舍法;1102—1106年,蔡京增加太學名額,讓更多的人進入太學學習,實行畢業授官制度;1179年,朱熹不僅重修了白鹿洞書院,而且還擬製了《白鹿洞書院教條》。

宋朝時期官府在建立了大量的中央官學、地方州縣學等宮辦教育機構基礎上,還大量興辦私學、家學、宗學等民間教育機構。直至元代,這種官民合力興辦教育的宏大局面還延續著,此風有過之無不及,《明史選舉志》中寫道"無地而不設之學,無人而不納之教。庠聲序音,重規疊矩,無間於下邑荒徼,山陬海涯",這是對明代學校教育盛況最好的闡述。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科舉制度引導人們學習書本知識,為社會樹立了尊重文化知識的價值取向。大力地推動多種教育形式的出現,辦學規模也隨之擴大,讀書人口數量不斷增長,民眾積極向學,文化水平普遍得到了提升。元代郭松年在《大理行記》中記載:"師僧往往讀儒書,段氏而上,有國家者設科選士,皆此輩。

"由此可以看出科舉對讀書向學的風氣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極為可觀的舉業人口在社會上大量出現。

三、從《儒林外史》窺探科舉制的弊端

任何一種制度的實行效果如何,均可從制度實施過程中與初衷的相符程度得出總結。科舉制的初衷是為古代中國朝廷選拔人才和官員,打破選拔官員為世家大族所掌控的局面,為朝廷選拔出可用之才,鞏固中央的權力。從這一點可以看出,科舉制在歷史長河中曾發揮了相應的作用,只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科舉制的變化不能滿足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要,不能選拔出可用的人才,使科舉制的存在沒有發揮相應的作用,或者說背離了初衷。

明清時期,科舉制度達至鼎盛,但也逐漸僵化和腐朽。在清代科舉制度下,士子們經受著嚴酷的生活壓力和精神摧殘,心靈扭曲人格破損,數十年寒窗苦讀,用盡畢生的心血和精力以求榜上有名,但往往金榜題名者少,名落孫山者多。許多人甚至老死科場,終為一場空。在年復一年的科舉考試中,他們還必須忍受各種凌辱,例如參考入場須經過搜身;考場中要忍飢受凍;出場後提心吊膽;及到榜發,中舉者甚至如《儒林外史》中的范進,興奮過度而痴迷癲狂;名落孫山者則沮喪頹廢,失魂落魄,痛不欲生。

從《儒林外史》看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發展與沒落

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是一部清代生活寫實鉅著,書中大大小小的人物刻畫了將近三百個,儒林士子的形象尤為生動。眾所周知,"《儒林外史》所傳人物,大都實有其人,而以象形諧聲或庾詞隱語寓其姓名,若參以雍乾間諸家文集,往往十得八九。"

范進,一個60歲的老童生,屢次參加科考,都以失敗告終,在家倍受親人的冷落,在外遭遇別人的冷眼,在那樣一個夫為妻綱的封建社會,妻子對他呼東喚西,老丈人胡屠戶對他更是百般呵斥,冷眼相對。小說在描述范進中舉發瘋的這一幕時,既誇張又寫實,貧困療倒的窮苦生活,辛酸悲慘的人生命運使范進產生了卑怯屈辱的性格。不安於這種生活現狀,卻又難以擺脫這種命運,他只能把希望一次次地寄託在科舉考試上,對他來說,這是唯一一條能改變命運的出路。數十年的寒窗苫讀,嘔心瀝血,但每一次考試結果都讓人如此失望,這幾乎讓他絕望,卻又不肯放棄希望,一次次赴考,接二連三的失敗讓他又完全不相信自己真的會命中。放榜那天,捷報傳來,他權當是眾人在拿他開玩笑,聽而不聞,低著頭,只顧自己一味地往前走,那身姿、神情,逼真而形象地表現出他怕人奚落嘲笑的精神狀態,寫出了范進當時靈魂深處的顫抖。

讀書、參試、做官是清代科舉制度下士人謀求社會地位、改變人生命運、增加經濟收入的唯一途徑。"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成了廣為民間流傳的名言警句,"遺子黃金滿歳,不如一經"做官成了知識分子讀書的最終目的,成為光宗耀祖的一種重要手段,使得各個階層的讀書人都試圖想通過科考中舉進入官場,把入仕為官當成了他們終身為之奮鬥的目標。

從《儒林外史》看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發展與沒落

《儒林外史》俯仰百年,寫盡了天下寒儒科場失利的辛酸與血淚,科舉制度下迂儒士子的人生選擇和命運迫求,他們為追名、逐利、求富貴而不顧"文行出處",把畢生的精力和生命都耗在了科考中舉這條路上,被弄得神魂顛倒,喪失了獨立的人格,失去了正常的人性,可泣又可悲的命運。借科舉制度之下形形色色的士人,表現了對腐朽的封建社會下的科舉制度的嚴厲批判。最終,科舉制度在1905年退出了歷史舞臺。

四、科舉的沒落

起初,科舉制度只是用於考試選才,但發展到後期,科舉制逐漸擔負起選拔治國人才、維護社會公平與秩序、促進民間教育的重任,利害關係重大,最終成為各種社會矛盾的集合點。當科舉競爭過於激烈,各種弊端日益突出,它承載了太多讀書人的希望,終於走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由於過度擁擠,科舉這艘大船甲板受損嚴重,再加上年久失修,疏於管理,及到清朝末年,古老的科舉制終於退出歷史舞臺,成為歷史長河中的一粒塵埃。

從《儒林外史》看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發展與沒落

磨刀恨不利,刀利傷人指。劍在發揮其作用的同時,也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科舉制的侷限和消極影響十分顯著,但其功能和積極作用也十分強大。對科舉制的利弊得失,應本著冷靜客觀的態度,實事求是地加以評價。過去只是一味地將科舉視為可惡、腐朽落後的取士制度,對科舉弊端的批判連一般受過義務教育的孩子都已耳熟能詳,現今我們要糾正人們根深蒂固的偏見,因此有必要對科舉制的正面意義強調得多一些。

古代科舉被廢, 並不是考試選才制度很壞, 而是特定歷史時代的必然結果。實際上, 科舉是廢於時而不是廢於制。中國古代科舉制的內容和形式隨著制度發展不斷變化:有些方面起到促進作用,如唐朝武則天時期增設武試;有些方面則起到消極作用,如"八股取士"。隨著時代的進步,考試科目非但沒有跟上科技、社會發展的腳步而做出改變,還故步自封,清朝的八股文正體現了這一點。因此,制度的發展變化是否適用於時代的發展,很大程度上要從制度本身的內容和形式出發,制度的內容和形式符合時代發展的需要,那麼制度本身就會與時代的發展更加契合。科舉制的最終失敗很大程度上是因為"

所試之科目不足致用也"。

從《儒林外史》看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發展與沒落

總之,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對東西方文化了解的加深, 相信國人會越來越明白這個道理: 清朝末年在西學東漸的大潮中被時代所淘汰的科舉制,儘管有著許多侷限和弊端,但它也曾在歷史上起過重大的作用,對人類文明進程做出過重要的貢獻,為古代中國貢獻過很多文人志士,是中國不應忽視的文化遺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