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涉縣:父子爭當排頭兵

(通訊員馮曉廣)早春,邯鄲市涉縣遼城鄉塔莊村新修的盤山路寬闊而平整,沿路逶迤而至山頂。“這條路從年前開始修,疫情也沒有耽誤,太行紅河谷高質量旅遊經濟帶是省裡大戰略,我們要靠前謀劃,爭取主動,將來發展旅遊帶動全村經濟。”在場的塔莊村支部書記李何堂說。

涉縣:父子爭當排頭兵

涉縣遼城鄉塔莊村盤山路修建中。

回看塔莊村,全村規劃的340多畝土地層疊錯落,村民正忙著耕田打土、修剪樹枝。李何堂說,今年村裡要統一栽種杏樹、蘋果、柿子等樹種,發展採摘體驗遊。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項工作都不能停。

“勞動也要帶好口罩,注意衛生,疫情仍然是最吃緊的時候,不能鬆勁。”李何堂向村民們囑咐完,又回到疫情防控檢查站,替換回家吃飯的黨員同志。今年51歲的李何堂,從2000年任村委會主任,2003年任支部書記至今,已為全村奉獻20年。

“沒有退路,自己不往前衝,你叫誰往前衝,必須要當排頭兵。”李何堂在接到疫情防控任務的第一時間,詳細安排防控措施。僅一個小時,塔莊村檢查站執勤、村內消殺、宣傳等工作都有序進行著。

涉縣:父子爭當排頭兵

李何堂(左四)、李傑(左一)與村裡黨員志願者在村口值班。

在父親在帶動下,兒子李傑也主動申請到最苦最吃力的檢查站執勤。塔莊村雖500多口人,但向南可通往山西省,來往車輛多。李傑並未喊累,反要與父親“爭先進”。他拿出當兵時的敏銳警覺,凡通過車輛必須接受檢查,詢問情況、測量體溫、登記一步到位,被村民稱作“門神”。“只要把病毒隔離在村外,我這個門神當著也值了。”李傑說。

父子倆自疫情防控以來,幾乎很少回家,家裡兩個孩子更是許多天都見不著一面,只能從微信上視頻聊天。一次晚上李傑與妻子視頻,這邊檢查站的帳篷差點兒被大風吹跑,幾個值班人員只能靠人力拽著帳篷。視頻那頭,妻子的眼圈泛了紅,由最開始的責備變成了心疼和關心。

值班人員不管男女老少,每頓都是方便麵。“每次家裡打電話問吃的好不好,我都說吃的可好可香嘞,可就是不敢開視頻。”李傑端著一碗方便麵,幾口就吃完,“這個時候不能挑,不能去別人家扎堆吃飯,還是泡麵安全”。

為解決村裡口罩緊缺的困境,他們還號召村裡先進黨員和致富帶頭人購買了800個口罩,免費發給村民。父子倆又自掏腰包為全鄉疫情防控捐贈5000元,還繳納特殊黨費1000元。李傑說,“父親能做到的,我也一定要做到,向先進看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