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村里养殖大户成了“粮仓”免费给大家送米送菜送鱼

新京报讯(记者 李傲)疫情防控以来,不少村民最大的难题是外出购买米面粮油,解决吃饭问题。但在重庆市忠县马灌镇鹤林村的部分村民并不担心这个问题,因为村里的“养殖大户”陈圣均成为了他们的“储备粮仓”,每日为村民送去大米、蔬菜和稻田鱼。不仅如此,每隔三天他还为村里进行消毒工作。对此,陈圣均表示,只想在防疫阶段为村里作点贡献。


村里养殖大户成了“粮仓”免费给大家送米送菜送鱼

陈圣均每日为村民送去大米、蔬菜和稻田鱼。受访者供图


在重庆市忠县马灌镇鹤林村的村民陈圣均是邻里街坊口中的善心人,他在防疫期间为了减少村民外出买菜,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56岁的他和妻子二人每日免费为附近16户村民送去大米、蔬菜等生活物资。从疫情到来之后,他便开始了行动,到现在已经送出900斤稻田鱼和400斤大米了。

陈圣均向新京报记者介绍,这些养殖在稻田里的鱼本是被别人预订了的,但突发疫情之后订单都取消了,“现在不让聚餐,之前订购的餐馆酒席宴会也都停了,所以这些鱼就没有运出去。放着也是放着,就都分给村里人吃,也为大家解决了吃饭的问题。”据介绍,这些鱼有鲶鱼、草鱼和鲫鱼,陈圣均表示,目前草鱼和鲫鱼全部送出去了,现在手里只剩下一小部分鲶鱼了。

解决了村民吃鱼的问题,陈圣均还将自己3亩菜地里的菜也分给了大家,“青菜、萝卜、白菜,这些也都是免费的,以前这些是为了供给自己人吃,现在村里人想吃的跟我说一声,直接从菜地里头给大家摘,都是新鲜的。”

在疫情到来之前,陈圣均便有免费给村里留守老人或是贫困户送大米的习惯。自家40亩的稻田只要收产后,他就会去送米。如今疫情特殊时期,他更是如此,只要邻居街坊需要,他便毫不犹豫给大家送去。

对于送给村民的这些生活物资,陈圣均没有统计过它们的价值,他表示这么做只是为了村里人都能够平平安安、身体健康,“钱都是小事,因为非常时期,少接触外人,就能多一份健康保障,只要大家都能安全渡过疫情阶段就是最好的回报了。”

村里养殖大户成了“粮仓”免费给大家送米送菜送鱼

陈圣均为村里消毒。受访者供图


不仅如此,陈圣均从正月初二开始还会每隔三天为村里的道路和村民家的羊圈、鸡圈等进行消毒,“我家养牛,之前养成了习惯,每三天消次毒,疫情到来之后更要好好消毒了。村里的养殖户也不少,为了降低感染风险,我就把村里的这些事也揽了下来。”

陈圣均的举动感动了受益的村民,鹤林村村支书吕书记表示,在关键时期,陈圣均能够心系村民,免费送粮送菜,为大家的人身安全着想,村里人都表示感谢,“陈圣均能够不计钱财,这样为村里人服务,值得大家学习,也为当地的防疫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

新京报记者 李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