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為什麼有人在微博蹦迪,卻在朋友圈躺屍?

微信與微博是當下人們主要使用的社交平臺,然而用戶在這兩個平臺上的自我呈現卻存在一定差異。

為什麼有人在微博蹦迪,卻在朋友圈躺屍?

近年來互聯網的迅猛發展,讓我們享受互聯網便利的同時,也讓我們桎梏於社交壓力,現實中的社交壓力在網絡上異化成更為複雜、深層次的問題。

微信與微博作為當下人們主要使用的社交平臺,由於二者平臺特性差異,用戶在這兩個平臺的社交人群不同,進而演化出不一樣的自我呈現內容。

本文試圖從符號互動理論入手,以大學生為例,探究用戶產生這種行徑的心理機制。

符號互動理論

該理論由美國社會學家米德最先提出,庫利、托馬斯、戈夫曼等人在其基礎上不斷豐富內容。

其中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一書中,認為自我呈現是人們為了塑造自我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而進行的一種表演,他們將

他人和社會容易接受的形象和行為呈現在前臺,他人和社會不能或難以接受的形象隱匿在後臺。

為什麼有人在微博蹦迪,卻在朋友圈躺屍?

我們觀察了20位大學生微信朋友圈與微博內容,時間維度為最近1個月,每位被觀察者的發佈內容大概為5-10條。

為什麼有人在微博蹦迪,卻在朋友圈躺屍?

好友社交特點

微博與微信從添加好友方式開始,註定二者在社交人群上的差異。

在好友相加模式上,微信的好友最開始是從QQ好友以及通訊錄過來的,後期也是主要通過面對面掃碼、朋友推薦等方式添加。

好友大部分是現實中的親朋好友,以熟人為主,微信朋友圈形成的關係屬於強關係


為什麼有人在微博蹦迪,卻在朋友圈躺屍?


微博用戶關注較多的是不認識的陌生人,諸如某一領域的大V、企業賬號或娛樂明星等,微博相對於朋友圈的強關係來講屬於

弱關係

“微信都是與同學、同事、社團朋友,複雜的社會關係;微博互相關注的都是比較親密的朋友,關注的比較多的都是一些大V,社會關係更加簡單。”(受訪者)

內容分享特點

微博發佈的更多是自己興趣愛好相關,而微信更多是自我生活情況的表露。

大學生在微信朋友圈發佈動態時會更在意自己在他人心裡的形象,因為如果發佈的內容和現實生活中不一樣,會讓現實好友對自己產生猜忌,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有時為了迎合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他們在進行自我呈現時會存在表演成分。也即是我們所說的表演的“前臺”。

“微信都是認識的,但又不是都很認識,不喜歡分組,所以儘量避免發牢騷,發牢騷可能以後會讓我自己後悔。”(受訪者)

為什麼有人在微博蹦迪,卻在朋友圈躺屍?

與微信朋友圈相比,微博則不同,因為微博上與你交流的人,很少是來自現實中你認識的

在陌生人面前,用戶對自己的形象管理沒有像朋友圈那麼苛刻,因為你面對的人與你將來沒有任何聯繫。

在微博的陌生人氛圍中,像平時無法在朋友圈表達的負面情緒,都可以發洩出來。微博也就變成

自我呈現的“後臺”。

為什麼有人在微博蹦迪,卻在朋友圈躺屍?


結語

微信作為社交平臺,用戶通過發佈、評論、點贊等等行為,信息雙向傳播,微博以興趣分享為主,用戶關注他人、轉發他人內容,信息主要為單向傳播

同時,微信的好友是熟人為主,以強關係為連接,而微博主要是陌生人,以弱關係為紐帶

人們在互動時存在“陌生人效應”,人們會傾向於與自己不會有未來互動的陌生人暴露更多更深的自我信息,因為在熟人面前進行不恰當的自我呈現,會招致不必要的麻煩。

因此,人們在微信自我呈現時會關注發佈的內容,擔心他人對自我形象的評價,而微博則顧及較少。

為什麼有人在微博蹦迪,卻在朋友圈躺屍?


在現實生活中這種平臺差異化表現還算是比較普遍,微信與微博只是一個相對概念,有些人可能在遊戲裡是一個形象,在抖音又是另外一種形象。

每個人可能或多或少有自我呈現的心理訴求,希望有一塊小天地能發表自己內心真實想法,害怕自己想法的極端幼稚受人嗤笑。

但人也是矛盾的個體,他們同時也希望自己能得到別人一點點反饋與觸動,在這兩者的矛盾中,到底發還是不發?答案留給手機屏幕外的每一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