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三皇五帝時期的禪讓制,真的是民主的體現嗎?

導讀:中國原始社會的末期,傳說中的的三皇五帝時代,他們的帝位都是通過和諧協商的方式禪讓給賢者的嗎?

三皇五帝時期的禪讓制,真的是民主的體現嗎?

帝位禪讓制

一、原始社會真的講民主嗎?

原始社會當然是講民主的,因為當時的人口少,資源有限,為了生存,人類不得不被迫與自然和諧相處,再加上人們的思想相對來講比較純樸。所以原始社會確實具有民主化的傾向。

特別是中華民族本身就具有仁和禮的傳統,而仁和禮本身就是民主的前提條件。

“在道德方面是尊重仁德,謀求家庭和社會和諧;在認知方面以儒家傳統為中心,形成個體和集體的人生觀;在宗教方面尊重祖先崇拜。” 中國人的傳統文化價值觀

雖然在中國原始社會末期還沒有形成儒學文化,但是當時的社會學思想已經表現出仁德與和諧

三皇五帝時期的禪讓制,真的是民主的體現嗎?

原始社會的末期:從圖中可以看出部落成員之間的分工和仁愛

大約在170萬年前中國最早的原始人就已經開始在華夏大地活動了,那時他們沒有文字,口頭語言也極其簡單。他們起初還不懂得農耕生產方式,基本的生活和動物區別不大。他們經常和動物爭食,為了防備動物的侵犯,他們以家族為單位居住在洞穴中,以集體的力量和兇猛的動物抗衡。

在一個很長的階段裡,他們還談不上建立社區、部落、國家或社會,更沒有敘述他們文化發展的書面文字。中國最早的原始人開始於170萬年前(1965年在雲南元謀縣考古發現),我們把他們稱為元謀人。除此,還發現了69萬年前的北京人和60-80萬年前的籃田人等。

在他們的遺蹟發現,元謀人能夠使用石制工具,北京人還能使用骨角器。他們已經懂得用火。北京人以狩獵為生,也經常採集野菜野果和嫩樹葉為食,或者捕食鳥、蛙、蛇等動物。從170萬年前開始直到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之前是中國的原始社會。

“舜之居深山之中,與木石居,與鹿豬遊;其所以異於深山之野人者凡希。”孟軻《孟子·盡心》

虞舜(約公元前2230-前2135)在執政之前住在深山野谷的時候,樹木岩石是他的鄰居,野豬野鹿是他的遊伴。他和其他深山中居住的野人沒有兩樣。這就看出,即使到了原始社會的末期其生產水平還是極其低下的,人口也是稀少的。夏朝時的總人口大約有240-270萬,從這可以推算在堯舜時代的總人口也只有夏朝時的二分之一左右,約130-140萬。

三皇五帝時期的禪讓制,真的是民主的體現嗎?

元謀人的模擬圖

本文所指的中國原始社會後期是歷史中所說的三皇五帝時代。三皇五帝只是歷史的傳說,沒有精準的文字記載,特別是三皇時代無從查考,所有關於三皇的文字都來源於傳說。其實這並不奇怪,因為世界各民族的遠古歷史大多是傳說。我們不能認為傳說就是不真實的,我們只能說傳說是還沒有經過證實或者無法證實的歷史。

三皇一般指隧人氏、伏羲、神農。也有人說是女媧、伏羲和神農。五帝,指黃帝、顓頊、帝嚳、堯和舜。這裡的三皇五帝當然不是歷史中真實的皇和帝,他們是原始社會後期出現的為人類作出傑出貢獻的個人、部落或部落聯盟的領袖,後人為了表示對他們的敬仰而追尊他們為“皇”或“帝”。

從傳說來看,三皇時代的社會是沒有嚴密社會結構,他們只是分散群居,人們過著和野獸區別不大的生活,生吃動植物。他們當中有一個人(象徵性的),發現了鑽木取火,他就教大家如何熟食,這就是隧人氏帶來的火文明。

當時人們最怕的還是比他們強大的野獸,因為他們鬥不過野獸。原始人當中出了一個伏羲,他發明了用繩編網,利用陷阱捕捉野獸,這件事使古人懂得如何降伏野獸。

後來又出現了一個神農,他發現茶葉,並且嘗百草,用草藥為人治病。

三皇五帝時期的禪讓制,真的是民主的體現嗎?

神農

<strong>三皇可能都不是純個人的行為,而是眾人的合作,不過在歷史中就用三個人標誌著古人的文明進程。

“古者伏犧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制政,由是文籍生焉。伏犧、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少昊、顓頊、高辛、唐、虞之書,謂之五典,言常道也。” 《尚書序》

這就看出三皇時代著重人和自然的關係,即所謂天人之間的關係。<strong>到了五帝時代,就注意到如何治理天下的普遍道理。如果說三皇在物質方面開始並促進古人的文明之路,那麼五帝就在精神方面創造了古人文明並且突出了遠古的民主特點。

在中國原始社會的後期出現了部落的群體社會,而黃帝就是當時的部落聯盟的首領。在五帝中,關於黃帝、堯、舜在許多古籍都有記載和敘述。我們中國人自稱是炎黃子孫,就把黃帝作為我們的先祖。顓頊和帝嚳都是黃帝的後代。黃帝即公孫軒轅(約公元前2717-公元前2599)是中國歷史傳說中的一個偉大人物,是中華民族的祖先。

“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藝五種,撫萬民,度四方。”司馬遷《史記》

<strong>這裡就表現出他的仁愛思想。所謂修德,就是他開始運用仁德治理天下,他教導百姓播種五穀,主張養性愛民,以仁德服天下。這些都說明黃帝開始的民主的傳統。

“夫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故聖人行不言之教。道不可致,德不可至,仁可為也,義可虧也,禮相偽也。故曰:‘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禮者,道之畢而亂之首也。’”莊子

<strong>莊子的這段話語就表明了黃帝的仁愛思想,仁愛思想本身就具有民主的特點。莊子認為一國之君應該實行無言的教育。道不可能依靠言語而獲得,德不可能依靠談話而達到。而仁是可以有作為的,講求道義是可以虧損的,而禮儀的推行只是相互之間的虛偽。

三皇五帝時期的禪讓制,真的是民主的體現嗎?

黃帝

究竟黃帝講沒有講過上述的話,今天我們無從考證,但是莊子提到黃帝所說的話,不能說完全沒有根據的亂造。黃帝認為仁是有作為的。儘管他批判了禮,說禮是相互之間的虛偽和欺詐,但是他強調了仁的意義,而仁後來不僅成為儒學的理論核心,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核心。

二、民主化傾向的帝位禪讓制

五帝在他們的生活時代裡都是部落聯盟的領袖。黃帝之後大約500年左右就進入了堯舜時期,這就是中國原始社會逐步向封建社會轉變的時期。這個時期雖然有了包括九州在內的國家這個概念,但沒有明確的國家嚴格結構。

這個時期的社會結構也是鬆懈的。因為社會指由一定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構成的整體。所以社會必須有一個社會結構。社會結構是社會的主要形式、角色和活動之綜合。所以堯舜時期仍然保持著原始社會的風貌和特徵。堯舜時期最大的文明特徵是他們的具有民主化傾向的帝位禪讓制。

“帝曰:‘諮!四嶽。朕在位七十載,汝能庸命,巽朕位?’嶽曰:‘否德忝帝位。’曰:‘明明揚側陋。’師錫帝曰:‘有鰥在下,曰虞舜。’帝曰:‘俞!予聞,如何?’嶽曰:‘瞽子,父頑,母囂,象傲;克諧以孝,烝烝乂,不格奸。’帝曰:‘我其試哉!女於時,觀厥刑于二女。’釐降二女於媯汭,嬪於虞。帝(堯)曰:‘欽哉!’(帝堯令舜)慎徽五典,五典克從;納於百揆,百揆時敘;賓於四門,四門穆穆;納於大麓,烈風雷雨弗迷。帝曰:‘格!汝舜。詢事考言,乃言底可績,三載。汝陟帝位。’舜讓於德,弗嗣。” 《尚書堯典》


三皇五帝時期的禪讓制,真的是民主的體現嗎?

唐堯

這一段的大意是:唐堯對他各部落的領袖說他已經在位70年,在各部落領袖中誰希望成為他的接班入呢?也就是由臣子們(聯盟中的各部落首領)共同協商推選出唐堯的接班人。在討論中,大家都認為自己的德行不夠,不能做帝位接班人。所以唐堯希望他們能夠推薦出比他們低賤的人(處於社會底層的人)來接他的班。一位官員說他知道有一個窮人叫虞舜,是盲人樂官的兒子。他父親心術不正,後母說話不誠。弟弟對他不好。然而舜不計較這些,能和他們和諧共處。他的孝心純樸,能夠公正處理國家事務。唐堯認可了,於是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虞舜。在唐堯的指點下,虞舜在輔助唐堯的時候,強調父親要有義,母親要慈愛,兄要友愛,弟要恭敬,兒子要孝順。結果人們都聽虞舜的話。百官也都順從。舜在明堂的四門迎接貴賓,四方貴賓都都對虞舜肅然起敬。在虞舜擔任山林官職時,無論颳風下雨他決不會耽誤職守。唐堯考驗了舜,決定把帝位禪讓與舜。

<strong>當時沒有選舉制度,唐堯和他的大臣協商,由大臣們推薦後進行考核,最後再任用。這就是中國原始社會末期禪讓制的開始。這表明了原始社會晚期的樸素的民主作風。

虞舜在位50年,他選擇接班人是沿用了唐堯的方式,並且還有了改進。這在《尚書皋陶謨》中也有敘述。虞舜、皋陶和禹討論了關於慎身、知人、安民以及君臣之道等諸方面問題。實際上虞舜和皋陶在考察禹的能力。

三皇五帝時期的禪讓制,真的是民主的體現嗎?

皋陶

皋陶認為,作為君主,必須謹慎其身,提高自身的修養,這樣才能使近親寬厚順從,賢人也才會積極輔佐。君主除自身加強修養,還要理解臣子的心理。

“鹹若時,惟帝其難之。知人則哲,能官人。安民則惠,黎民懷之。”大禹

禹對皋陶的說法有點懷疑。他說如果照皋陶的說法,這就連堯帝也會感到難辦。的確,理解臣子要顯得明智,而要達到明智才能任人唯賢。做到安定民心才能受到愛戴,受到人民的愛戴才能被人民懷念。這種討論君主的職能的情況表現出原始社會末期時的初步民主化的傾向。

皋陶是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提倡法德共治,他告訴禹,檢驗一個人的行為要從其九德著手。然後就問禹,他所說的話能不能夠實現呢。禹作了肯定的回答。接著舜要禹談他自己的意見,如果要他來做,他如何處理政務呢?

禹說:“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昏墊。予乘四載,隨山刊木,暨益奏庶鮮食。予決九州距四海,浚畎澮距川。暨稷播,奏庶艱食鮮食。懋遷有無,化居。烝民乃粒,萬邦作乂。”

禹講述他治水的情況,說洪水滔天,包圍了大山,漫過了丘陵,百姓掉進水而被巨浪衝走。他先後換過四種車船,沿著山路砍樹做路標。他和東夷部落的首領益一起,宰殺飛禽走獸送到百姓手中。他率領廣大百姓疏通九州的大河,把河水引進大海。又疏通田間的水渠,再把水引入大河。他又和農官稷一起教農民種糧食,送谷到百姓手中。發展商貿,讓百姓互通有無,交換餘缺。這樣做了,老百姓得到安居樂業,萬邦也得到了治理。

“慎乃在位,”

“安汝止,惟幾惟康,”

禹當面對舜帝直言,要舜帝審慎地履行帝王的職責。要他舉止安詳穩健,不能輕舉妄動;要他努力思危求安,啟用正直的人輔佐,天下的百姓都會投奔他。禹治水和他說的一番言論得到了皋陶和舜的讚揚。

虞舜對禹說:“臣作朕股肱耳目。予欲左右有民,汝翼。”

<strong>虞舜沒有對禹的意見有反感,相反他很滿意禹的意見,所以對他說,臣子們作為我的左膀右臂和耳朵眼睛。我想治理好百姓,希望你來輔佐我吧!禹敢於當面對舜帝提出意見,而舜在這種情況下決定選擇禹作他的接班人。

這裡看出舜和禹都有堅實的民主意識。

三皇五帝時期的禪讓制,真的是民主的體現嗎?

禹治水

三、大禹的禪讓政策

禹也效仿堯舜選擇的禪讓政策,他起初選擇皋陶作為接班人,可惜皋陶早死;他又選擇東夷的領袖伯益作為自己的接班人。伯益不僅在幫助禹治水時立過大功,而且也曾經用治國理念開導過禹。

“任賢勿二,去邪勿疑,疑謀勿成,百志惟熙。罔違道以於百姓之譽,罔弗百姓以從己之慾。”

這樣的開導是非常有力的。他說,對所任用的賢人不要懷疑,對罷免的壞人不要猶豫,可疑的計謀不要實行,考慮問題時思路要廣闊。千萬不要違背正道而尋求百姓的讚揚,也不要違背百姓的意願而尋求自己願望的滿足。如果能夠做到這點,四方的部落異族都會投奔而來的。雖然禹之子啟具有賢德,他還是決意把為禪讓給益。

大禹十年時禹在東方狩獵時死於會稽。按照既定方針伯益繼位,可是當時廣大臣民都擁護啟,他們認為禹的兒子啟是賢人,即位後會成為明君。伯益繼位後三年就把帝位讓於禹的兒子啟,他知道自己比不上啟。

於公元前2055年夏啟創立了夏朝代,稱夏后帝啟。當時有有扈氏不承認啟。啟就發兵討伐。在討伐宣言裡夏啟對將士們說明為什麼要討伐有扈氏。他要將士們服從他的指揮,如果將士們不用利箭殺敵,不用長矛刺敵,不熟練駕馭戰馬,都屬於不服從他的命令。

“用命,賞於祖;弗用命,戮於社,予則孥戮汝。”

這話的意思就是:對於遵從他命令的,他將在先祖靈位前予以獎賞;凡不遵從他命令的,他將在先祖靈位前懲罰,把他們都降為奴隸,或者殺死他們。這樣隨著夏啟建立了夏朝也就結束了中國的原始社會,進入了中國封建社會的前期:奴隸社會。

三皇五帝時期的禪讓制,真的是民主的體現嗎?

大禹的雕像

以上就是中國原始社會晚期的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文化特徵:帝位的禪讓。堯禪讓位給舜,舜又把位禪讓給禹,而禹又禪讓給益。雖然在各個時期對帝位禪讓之說有不同的爭論。可是找不到確實的證據證實堯舜之死出於權利的鬥爭。而我們認為帝位禪讓之說對中國原始社會末期的解釋是比較合理的。

四、仁德作用下的禪讓政策

中華民族自古就將就提倡仁德,前面提到黃帝是以仁德服天下。仁德也成為中華文化的傳統,至今不衰。在堯舜禹時代,仁德得到進一步提升。

堯之前帝位是傳給自家人的,堯的父親把帝位傳給長子摯,摯把帝位傳給堯。但是堯感到自己的兒子丹朱傲慢無德,而把帝位傳給外姓的舜。舜也沒有把帝位傳給自己的兒子,又把帝位傳給外姓的禹。禹也把帝位傳給了東夷的領袖。但禹的兒子啟和伯益之間發生了矛盾。在禹登位之前他曾經請教過皋陶關於九德的情況。

“寬而慄,柔而立,愿而恭,亂而敬,擾而毅,直而溫,簡而廉,剛而塞,強而義。”

用今天的語言表達就是:

寬宏堅慄,柔順卓立,謹厚嚴恭,多才慎微,馴服剛毅,正直溫和,簡易方正,剛正篤實,堅強合宜。皋陶告訴禹說,具有以上9種品德的人就可以任用。這9種品德正說明了仁德的特徵。

三皇五帝時期的禪讓制,真的是民主的體現嗎?

孔子

<strong>孔子說到堯舜時認為他們的仁德好比天一樣,他們的智慧好比神人一樣。儘管他們身居帝王之位,但是他們富有而不驕傲,他們貴重卻能夠謙虛。這些正表明了堯舜的仁德思想。

“曰若稽古,帝堯曰放勳,欽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讓,光被四表,格於上下。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黎民於變時雍。” 《尚書》

這裡說明作者很慎重考察古代往事,有一位名為放勳的帝王堯。堯恭敬節儉,道德高尚,溫和寬容。能明察秋毫,善於治理天下。堯忠誠辦事,能讓位於賢。他的光芒普照四方,思慮天下。堯能發揮仁德,使家族和睦相處,重用品德高尚的人,考察百官,獎勵出色的官員,與其他各族協商共事。堯協調萬邦領袖,促使天下百姓生活安定和諧。

三皇五帝時期的禪讓制,真的是民主的體現嗎?

這裡非常清楚地說明,當時的社會處在部落聯盟的階段。所謂萬邦,這不過是泛指,表示多數的意思。作為部落聯盟的領袖堯是有指揮大權的。比如《尚書·堯典》說:

“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暘谷。寅賓出日,平秩東作。日中,星鳥,以殷仲春。厥民析,鳥獸孳尾。申命羲叔,宅南極,曰交阯。”

這裡堯命令羲與和二人遵循自然規律制定曆法,推算日月星辰的運行,並且把曆法的用法告訴老百姓。把南方鳥星在南非出現的一天確定為春分,等等。命令羲仲去東方住在暘谷,測定太陽昇起的時刻,劃分白天和夜晚的長短。他又命令羲叔居住到南方的命都,觀察太陽南移的現象。唐堯虞舜都被譽為古代的聖人,所以孔子在《論語·泰伯第八》說:

“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

孔子稱讚唐堯真高大了不起。天是最高最大的,世間也只有唐堯能夠學習天。他所施的恩惠廣博無邊,老百姓不知道如何來自贊美他。因為他的功績是太高了,他制定的禮儀也太美好了。孔子對舜的評價是這樣的:“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虞舜只用了5位賢人,就使得天下大治。

結語:

“堯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務也;堯舜之仁而不遍愛人,急親賢也。”

孟子主張人性本善,對堯舜實行仁義行為的評價是中肯的,他認為堯舜之所以能夠實行仁義是出自他們的天然本性。

三皇五帝時期的禪讓制,真的是民主的體現嗎?

孟子

這個世界上的事情太多,人們不可能對所有的事情都瞭解;這個世界上的人也太多,誰都不可能親自對每一個人施行仁愛。

所以,堯舜並不知道所有的東西,但是他們急於瞭解當前必須知道的東西;堯舜不能對一切人仁愛,但是他們急於親近必須親近的賢人。

堯舜禹的思想都建立在仁與禮的基礎上,從仁與禮出發,就自然地流露出民主作風。他們不傳位給自己的兒子,而把帝位通過和諧協商的辦法傳給賢人,從而體現出中國原始社會末期的民主化傾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