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心中“有民”無畏前行——黃友明社區抗疫二三事

黃岡日報全媒記者 王桑

“黃友明書記受到組織部門表彰啦!”

2月23日晚上10點18分,一份市委組織部對疫情防控表現突出的鄉鎮(街道)、村(社區)黨組織和黨員幹部表揚通報名單,在紅衛社區431人的雙進黨員群裡出現,38名先進個人中,黃岡高新區紅衛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黃友明榜上有名。

大家紛紛為黃友明點贊。此時,他正駕車載著一位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在去往南湖醫學觀察點的路上。當晚,回到家已是深夜11點34分。

公開電話,方便居民及時聯繫

黃友明的電話號碼是公開的,有什麼事居民可以第一時間找到他。

“黃書記,我的孫子肚子痛得厲害,伢的爸爸媽媽都不在家,我是孩子的外婆,這到處都封閉了,我一個老人在家,怎麼辦哪?”2月10日晚上12點多,紅衛南區一位老人給黃友明打電話。接到電話,黃友明二話沒說,開車來到紅衛南區,聯繫上老人,將孩子送至醫院。

“我們是透析的病人,請黃書記想個辦法,我們要上醫院”2月14日,接到電話,黃友明與相關部門聯繫,將6名病人妥善安置。

“我們家的菜園子就在前面,卡口值班員不讓我去摘菜。”2月17日,紅衛社區二組居民向黃友明反映情況,經過協調,居民同意讓社區值守人員去菜園摘菜送過來。

“我們這棟樓有個老人身上長了瘡,不知去什麼醫院?”“西湖花園3棟有一個協警讓不讓出進?”“紅衛路的卡口是不是太多了啊!”……

面對一個個電話和求助,黃友明都要詳細記載下來,並逐一解決。

無畏前行,承擔風險大的工作

只要是與需要隔離的人員接觸的工作,黃友明總是第一個站出來,不懼風險,無畏前行。

2月7日晚上7點50分,黃友明得知銀環電力小區有一家三口是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他顧不上吃晚餐,來到該小區,向住戶說明來意,但住戶死活不肯被隔離,黃友明站在該住戶的門外反覆溝通做工作,住戶以各種理由推脫,拒絕被隔離。苦口婆心說了幾個小時,但收效甚微。最終,黃友明聯繫上了該住戶夫妻工作的單位,通過單位領導的勸說,住戶同意被隔離。

回家已經是凌晨,黃友明怎麼也睡不著。第二天一大早,黃友明和社區居委會副主任黃細偉早早地來到住戶樓下,順利地將一家三口送至黃岡中職學校醫學觀察點。

2月18日早上,博林福小區一位70多歲的爹爹出現胸悶不適症狀,黃友明第一時間趕到該小區,老人堅決不去醫院觀察點。黃友明千方百計聯繫老人的兒子和親戚做工作,最後,老人才同意去醫院。

“成天在外面跑,您怕不怕被感染?”

“對我自己而言不怕,為了轄區居民生命健康值得。也有怕的時候,怕帶病毒回家。家裡77歲的老孃是個中風患者,每天早出晚歸,也儘量避著她,20多天,我們幾乎沒說過話,等疫情過後,好想和老孃坐一起聊聊天。”黃友明說。

以身作則,凝聚防控戰鬥力量

從戰“疫”防控工作開始至今, 20多天來,黃友明每天在指揮部、社區、小區之間奔波,每天走街串巷2萬多步。

加班熬夜已成為黃友明的工作常態。

紅衛社區有4112戶,常住人口7000餘人,社區內流動人口600餘人,有居民小區41個。社區管轄範圍廣、外地返黃人員多、情況複雜。摸排全覆蓋,不漏一戶,不漏一人,不斷一天;管控全天候,6個主卡口、41個小區卡點,24小時確保有人值守;社區的密切接觸者、疑似病例,第一時間送至醫學觀察點,做到日清日結……

2月14日,雨雪天氣,豔陽天御藍岸小區門口,黃友明將自家種的紅菜薹、白菜送到小區門口,以緩解一些住戶缺菜的燃眉之急。

2月15日,巡查花園路兩側小區值守,500米長道路兩旁有12個卡點,每一個仔細叮囑,力求管控更精準。

社區防疫工作事無鉅細,黃友明毫不懈怠。在他的帶動下,社區湧現出許多先進典型。

蘭輝,父親中風癱瘓在床10餘年、八旬母親體弱多病、妻子身患癌症。作為一名雙進黨員,他每天參加道口夜間值守,給社區捐贈50箱方便麵,並籌集到2000只防護口罩、500雙醫用手套,極大緩解了社區防護物資短缺壓力。

蔡東靜,主動參與小區值守、管控、宣傳,發起防疫專項募捐,帶頭捐款1000元。截至2月20日,所在小區業主共計捐款1.4萬元,資金用於小區購買防疫物資。

張懿等12名社區網格員,又是小區代購員,自小區封閉以來,給病患者購藥、購生活物資、照顧行動不便的老人,哪裡居民需要,他們就衝向哪裡,為居民排憂解難。

……

雙進黨員、志願者、網格員們齊心協力,聯防聯控,共同築牢社區防控一線的戰鬥堡壘。

“他們的身影活躍在關卡值守、樓棟封閉、體溫摸排、物資保障等防疫工作的各條戰線,大家一起努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老百姓就能早一點像以前一樣正常地工作和生活。”黃友明的言語中滿是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