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從迷霧中探真知,為你講述不一樣的襲人

曹公筆下的金陵十二釵,她們各有各其的特色,人物個性特色鮮明,或“勇”,或 “俏”,或“慧”,而在紅樓夢眾多的女性形象之中,襲人,是頗有爭議的一位女性人物。

喜她的說她“溫柔和順 恪守職任,穩重大方”,不喜她的則認為她“奴性過重 老於世故 心機過重”但在我看來襲人是被誤解了,她是一位擁有大智慧,在不傷害他人利益的情況下,努力爭取自己幸福的女子。

襲人的盡忠職守並非出於“奴性”而是出於天性之中的“賢與忠”

襲人原名珍珠,從小因家貧被父母賣入賈府為婢,原是跟著賈母,起先服侍史湘雲幾年,賈母見襲人心地純良,恪盡職守,便命她服侍寶玉。因陸游又有詩句“香氣襲人知驟暖”於是寶玉便讓她改名為“襲人”。從先前的伺候賈母,到後面的伺候寶玉,她盡心竭力,細緻周全,而書中也這樣描述她“這襲人亦有所痴處,服侍賈母時,心中眼中只有一個賈母;如今寶玉,心中眼中又只有一個寶玉”。但是正是襲人的這份盡心盡力反而讓看眾認為她奴性過重。

從迷霧中探真知,為你講述不一樣的襲人

在那個時代封建禮教的壓迫之下,人有著等級之分,處於被壓迫之下的人,不僅身份低下,就連精神方面也認為自己低了人一等,在當代接受人人生而平等,沒有階級之分的教育的人看來,襲人的盡心竭力,細緻周全,沒有半點紕漏,這是一種奴性過重的表現。

也許出於身份的必然性,襲人需要做到服侍好賈寶玉,處處為賈寶玉著想,但是真正而言這並不屬於“奴性”的一種表現,反而是襲人賢與忠的表現。什麼叫奴性?奴性就是從行為到骨子裡身心全部屈服於“封建禮教帶來階級之分”,而“奴性”的人一言一行都在這種驅使之下去行事,但是襲人她並不是如此的。

從迷霧中探真知,為你講述不一樣的襲人

她所做的一切皆出於對賈寶玉真正的愛,出自於天性之中的賢與忠,所以她處處為賈寶玉著想,處事妥帖,抓住一切機會勸說賈寶玉,以把賈寶玉“引入正途”。在紅樓夢第十九回中就可以看出,襲人有一番勸說賈寶玉的言語被人們稱讚。可以歸納為,以騙其詞探其情,以達到勸說賈寶玉的目的。因為她知道自幼賈寶玉仗著祖母溺愛,父母亦不能十分嚴密拘管,更加放蕩馳縱,任性恣意,最不喜務正,便以自身的去留,去達到勸說賈寶玉改正的目的。如果是單純的出自於主子與下人的關係,她尚盡心不到如此,正是出自於她對賈寶玉的愛,以及天性中的賢與忠才能做到如此。襲人的“賢”表現在能處處真心實意地為賈寶玉著想,在賈寶玉被打的時候,她大膽地來找王夫人,訴說心中的擔憂;襲人的忠,表現在忠心耿耿,服侍誰,眼中便只有誰,一切的竭盡全力完全是出自於個人的賢與忠,出自於個人的自主意見,所行所為並不是受所謂的“奴性”影響。

從迷霧中探真知,為你講述不一樣的襲人

襲人非心機重之人,只是在努力地爭取屬於自己的幸福

襲人最為所令人所爭議的一點是心機重,表現出了想當賈寶玉妾室的意向。但在我看來襲人是一位在不影響他人情況下,努力爭取自己幸福的女子。她表現得體大方,穩重,恪盡職守,這一點是賈府裡面為大家所公認的,王府人也說:若說沉重知大禮,莫若襲人第一,而襲人的這些表現是她自身的加分項,而她也處處地賈寶玉著想,表現更是得到各方的稱讚,可以說她表達出了自己的意願,在努力地表現自身,為自己的幸福而爭取著。她雖身為奴婢,身份低下,有一些類似的行為表現,很卻被人認為是心機重的表現,這是不妥的。

從迷霧中探真知,為你講述不一樣的襲人

因為襲人在做一些“逾矩”之前,她是已經得到認可了的,賈家的重要人物,賈老夫人讓她去照顧賈寶玉,這是一種看重的表現,等於把賈寶玉“託付”了她,讓她盡心去照顧賈寶玉,將來是預備的“姨娘”,而這一點,在書中也能找到證據,在“寶玉初試雲雨晴”一章之中,當賈寶玉對她提出性要求的時候,書中是這樣描寫的“素知賈母已將自己與了寶玉的,今便如此,亦不為越禮”。

她是在賈母的“暗示”之下,方才去做一些在他人看來是“逾矩”的行為,而這一切她都是在經過“暗示”之後方去行動,有理有據,而且她所做的一切也是賈母給她的“尚方寶劍”,她這樣做何錯只有?她雖身為下人,身份卑微,但是卻沒有囿於身份的原因,在他人沒有行動的情況下,卻勇敢地去為自己爭取屬於自身的幸福,力求表現完美,得到賈府上上下下一致的認可,她的爭取,這屬於個人的勇氣與追求的體現,誰又能說這是心機重的表現?這很明顯就是一個女子為自己的幸福而勇敢爭取的表現,只不過因為階層的原因,被看作是“心機重”的表現罷了。

從迷霧中探真知,為你講述不一樣的襲人

襲人的所行所為,並非是出自於“奴性”過重的緣故,也並非是心機重之人,她只是天性之中帶有“賢與忠”的品性,所以一切做到盡心竭力,周全得體罷了,同時她積極的各種表現也並非是“痴心妄想”她只是努力地在為自己的幸福而爭取著,她不囿於身份的限制,卻有著為自己的幸福爭取的勇氣,又有賢與忠的品性,在我看來,襲人是一位擁有大智慧的女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