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王剛菊:莫愁湖


王剛菊:莫愁湖

莫愁湖位於南京水西門外,水陸面積共七百餘畝,湖光秀麗,樓堂雅緻,古樸清幽,恬靜宜人,歷來被譽為“金陵第一名勝”。


從水西門下車,步入莫愁湖公園大門,沿著林蔭大道北行,穿過鬆竹掩映的嚴華庵,便到“勝棋樓”。這樓,古幽爽潔,金碧輝煌。樓上陳列著明、清年代的紅木傢俱及盆景花卉等各種工藝品。牆上掛著朱元璋、徐達的畫像,正門與中堂之間放著一張桌子,桌子上面放著圍棋。傳說,明太祖朱元璋同他的開國元勳徐達曾經常來這樓下棋。徐達棋藝高超,但怕犯欺君之罪,故意盤盤皆輸。朱元璋心裡十分清楚。一天,他叫徐達把真本事拿出來,兩人便開始對弈。這盤棋從早晨下到午後,還未分勝負。後來,朱元璋連吃對方二子,以為是必勝無疑了。可這次,徐達既不說自己輸了,也不說朱元璋勝了,只是說:“請皇上細看全局。”朱元璋一時弄不清徐達的話是什麼意思,等他走到徐達這側一看,才猛然發現,棋盤上已呈現了“萬歲”二字。朱元璋甚為佩服,為了表彰徐達在建國中的功績,便藉機把這座樓賜給了他,從此,這座樓便名為勝棋樓。但有人認為,這是徐達的後人出於永遠保持徐氏對林園的產權而故意編造的,因為,莫愁湖成為徐氏的私人園林是在明代中葉以後。究竟誰是誰非,只好等待專家們去考證了。


下勝棋樓往西,便到鬱金堂,這就是莫愁湖因而得名的莫愁女生活過的地方。這是一個四合院,牆上嵌有莫愁女石刻像,及南朝梁武帝(502—549年在位)的詩碑:“河中之水向東流,洛陽女兒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織綺,十四採桑南陌頭,十五嫁為盧家婦,十六生兒字阿侯。……”還有郭沫若同志1964年題詩的石刻:“古有女兒莫愁,莫愁哪得不愁?如今天下解放,誰向困難低頭。”


關於莫愁女,歷代有不少傳說:莫愁是一個美麗、勤勞,善良的貧家女兒,南朝宋齊(420一503年)年間人,家住河南洛陽,家境貧寒,為了埋葬病逝的父親,將自身賣與建鄴(南京)一個姓盧的員外作兒媳。婚後一年,剛生下兒子,丈夫就被徵赴遼陽戍邊去了。這樣的不幸遭遇,怎能不令人多愁?而莫愁女卻能化多愁為不愁,她把精力放在熱心公益上,用自己積蓄的錢財為鄰里做好事,深受鄰里愛戴。可貪財如命的盧員外,卻大為不滿,對她橫加迫害,逼得她投湖而死。後人為了紀念她,便把盧家花園和石城湖(即橫塘)改稱為莫愁湖。也有說她是歌妓的。如北宋時的著作《太平寰宇記》中寫道:“莫愁在三山門外,昔有妓盧莫愁家此,故名。”《唐書·樂志》載:“石城女子名莫愁,善歌謠。”還有一種傳說:朱元璋的大將徐達用兵江西時,收得一個丫環名叫莫愁,因遭到徐妻的嫉妒,被挖去雙眼,投湖而死。這些說法,雖各有異同,但流傳在民間的莫愁女形象是一個善良、可愛的貧女,人們對她寄予了美好的讚許和深切的同情。多少年來,不少名人前來遊歷莫愁湖,憑弔莫愁女,吟詩作賦,抒懷言志。宋代著名詞人周邦彥在《金陵懷古》中寫道:“斷崖樹,猶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餘舊跡,鬱蒼蒼,霧沉半壘。夜深月過女培來,傷心東望淮水。”淒涼的湖景喚起了詞人的深切傷感。魯迅青年時期在南京讀書,多次遊覽莫憨湖。1931年,他在上海書贈日本作家白蓮女士一首七絕:“雨花臺邊埋斷戟,莫愁湖裡餘微波。所思美人不可見,歸憶江天發浩歌”詩中傾訴了他對國民黨反動統治的憤激和對辛亥革命烈士的敬仰。


由鬱金堂再西,就是“賞荷廳”。廳前的池內立著一尊高約兩公尺的漢白玉莫愁女雕像。她含笑而立,雙手撩起衣襟,捧著桑葉。據說這是取“十四採桑南陌頭”之意。雕像工藝精巧,栩栩如生,頗能啟發遊人對莫愁女當年生活的遐想。


步出“賞荷廳”的月洞門,碧波浩淼的莫愁湖使呈現在眼前。湖心亭翼然臨於水上,長長的柳堤橫列子南岸。盪舟湖中,大有“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之感。柳堤的一側,有用雨花石鋪成各種圖案的小路,幽林密青,曲折其中,使人頓覺心曠神怡。沿柳堤前行,只見“水色縈迴,石城橫亙於前,江外諸峰,遙相映帶”,真不愧為“南京第一名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