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心理学丨你与自己和经历的关系,决定了你的成长速度

心理学丨你与自己和经历的关系,决定了你的成长速度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些年过去了,有些人已经拥有很多东西,而你却还在原地踏步?

心理学丨你与自己和经历的关系,决定了你的成长速度

这两天,突然想起来了多年前自己的样子。那时候从大学刚毕业多久,还没有在社会上有什么经历。所以就与很多人一样,觉得这个世界是"是非分明"、"对错清晰"的。而那时候的自己为了贯彻内心的对,也做过不少现在看来不必要的事情。

就比如,那时候我认为,"我上了你的出租车,你于情于理都不应该再拉别人",于是,当出租车司机开始沿路拉一些顺路,或者方向差不多的乘客时,我的内心里就会蹦出来一股无名火,还有几次实在忍受不了,就提前下车,自己慢慢走向目的地。

还真是会自己折腾自己,不是么?

心理学丨你与自己和经历的关系,决定了你的成长速度

这些年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了,曾经的满身戾气、计较对错,也变成现在这种一般没有多少情绪起伏、能接受很多事情,仍是青年,却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

这种改变不能说有多好,因为确实有时候少了活力与激情;这种改变也不能说不好,因为也确实比曾经少了很多烦恼、压力与自我纠缠,能更专注于当下。

不过还真是不得不感叹,经历比父母的教导、为人熟知的道理、电影电视里的剧情、前辈的叮嘱更有力量,因为它们都没有改变我们,只有经历做到了。

而我想,如果回顾自己的前半生,你也会有这种"如果我当时认真听听他们说的话"的感觉吧。

心理学丨你与自己和经历的关系,决定了你的成长速度

为什么经历对我们有这么大的影响呢?

但我想,这里更应该问的是,"为什么我们有时候必须经历了才能改变呢,不是明明已经有人提醒过我们了么"。

而如果要挖掘这个问题的答案,我觉得需要从这个问题本身开始。

心理学丨你与自己和经历的关系,决定了你的成长速度

"明明已经有人提醒过我们了,但我们就是不听,必须自己去经历才肯改变"。我觉得它描述的是,在遭遇一些不好的经历之前,我们从其他人那里得到了"这些经历可能出现"的信息,但是对于我们来说,我们不觉得对方提到的可能性会出现,更觉得自己压根儿就不可能遇到这样的事情。

可我想现在你也知道了,我们觉得不会发生,不代表世界就会听我们的、按照我们所想的发展。

但在那个时候,我们把自己当作了天选之人、当作了拥有主角光环的人,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会向我们靠拢。

心理学丨你与自己和经历的关系,决定了你的成长速度

在人生的一开始,我们确实是每个家庭的核心,这个家庭的主要资源一般都会向我们倾斜,这时候我们过着想要的家人会给我们买、想吃的家人会给我们做、想完成什么也有人替我们完成这样的生活,即便有时候调皮了,连陌生人也只会觉得我们可爱,哈哈一笑就过去了,而不会感觉到他们正在被侵犯。

这种来自他人和外界的关照,是对我们的保护,是为了让我们在"没能力独立生存"的时候可以生存下去。而如你所知的一样,这种关照也会持续一些岁月。

那么,伴随着这种关照,我们也不自觉的产生了"世界就是如此"、"我就是世界的中心"、"自己会大概率心想事成"的错觉。

心理学丨你与自己和经历的关系,决定了你的成长速度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幸存者偏差。它所描述的是,我们会不自觉的认为自己是人生的特例,觉得所有小概率发生的幸运都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从而陷入一种盲目的乐观与自信中。

而被世界关照了一段时间的我们,顺理成章的认为自己是"幸存者",所以用幸存者偏差来看待这个世界。

那么这时候的我们,并不是单纯的认为父母口中的事情不会发生。是的,我们已经意识到存在其他的可能,但是在我们的内心中,还是固执的觉得我们的选择才是最后会发生的、会变成现实的。

当然,虽然这个时候我们陷入了幸存者偏差,但相对于刚刚的"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会向我们靠拢",还算有一点进步,毕竟我们开始承认世界的多样性了。

而幸存者偏差带来的启示也并不是只有这些。它更多的是在告诫我们:

1、 不能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要看的更加完整;

2、 不能因为自己期待收获某样东西,而忽略另外的可能性;

3、 要平等看待所有可能性,并对所有可能性都做好准备;

4、 清醒的认识到,可能性虽然有多有少,但在没发生之前,它们的可能性都是同样的50%。

心理学丨你与自己和经历的关系,决定了你的成长速度

但在那个时候,我们往往还看不到这些,还是会执着于自己内心想要的东西、想要的可能、想要的方向。

于是若干年后,经历过一些打磨的我们,突然意识到自己不能再像之前一样了,接着可能就会诞生一些改变。

而说到打磨,可能你的内心中会泛起一丝苦笑,然后不自觉的说着"前些年真不知道过的是什么日子,一直都在失去、一直都在磕磕绊绊、一直都很不如意"。就让我敬你一杯酒,以致敬我们类似的经历和共同的成长历程。

心理学丨你与自己和经历的关系,决定了你的成长速度

接着我们还是要回到一开始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必须经历了,才肯改变、才肯真正的放在心上"。

我想这时候你的内心里会出现这样一句话,"已经因为这个摔那么多次了,谁还会一直傻傻的?都是因为疼够了才肯改变的"。

可如果我们单纯只是怕疼、不想再疼的话,我们只需要远离让我们不开心的人、事、物就可以了,不需要有任何改变。

而试想一下,今天这个人让我不开心了,我选择和他保持距离、明天那份工作让我不开心了,我选择离职、再往前,我的朋友让我不开心了,我也选择离开,如此循环下去,最终我的生存空间、社交圈是否越来越小了呢?

生存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头等大事。生存空间、社交圈的不断缩小,自己因为不断调整、远离、逃避而带来的能力得不到锻炼,以及基于以上种种所产生的内心压力,都会使我们难以完成生存这件事。

那么由此看来,远离疼痛这个方向并不可取。

心理学丨你与自己和经历的关系,决定了你的成长速度

我不否认,疼痛在改变中是有一定位置和作用的。不过相对于它直接改变我们,我觉得它的作用更倾向于是提醒我们。也就是,"你已经因为这个习惯/行为/想法吃了很多苦头了,该改改了"。

在这个契机的作用下,我们开始有了一段深度的自我反思。开始将过去的一些经历和自己的特点链接在一起、开始将过去的一些经历和曾经听到的道理链接在一起。就拿刚刚提到的那四点来说:

1、 我遇到了一个对我挺好的人,我很快就被对方感动了,想要和对方好好的在一起。可慢慢接触才发现,对方只是对谁都好,而不是只对我好,我才知道对方并没有想要跟我在一起。于是我意识到,生活还有很多可能。

2、 办公室来了一位新同事,我第一眼就喜欢上ta了,于是换着法子想跟他说话。可能是因为刚到办公室比较拘束,所以他只是礼貌性的回复。渐渐的ta开始活跃起来,偶尔会多跟我说几句话,我就觉得对方也喜欢我,就表白了。可谁知道对方没有这个意思,只是不拘束了。于是我意识到,世界有它自己的样子。

3、 一位时间长不联系的朋友跟我借钱,我内心有些犹豫,心想据说他最近借了很多钱,都还没还呢,现在借给他,不知道未来能不能回来。但又转念一想,毕竟是朋友,肯定没事儿的。结果谁知他一直赌博,欠了很多钱,最终都没还。于是我意识到,有些事情该发生,是肯定会发生的。

4、 我最近开始玩游戏,看了看自己抽奖中奖的几率已经到了95%,便花钱准备让自己抽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可谁知道在这么高的成功率下,自己还是抽奖失败。于是我意识到,概率只是用来参考的。

心理学丨你与自己和经历的关系,决定了你的成长速度

之前我们听过很多道理,我们也都明白这些道理是什么意思。但是这里就产生了一个误解,那就是,我们以为明白了就能起作用。可我们之所以明白,是因为我们是这个国家的人、在这个国家的文化氛围中被熏陶多年。

那么在这种时候,道理对我们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它们勾勒出了一幅幅基于道理产生的画面,但是缺乏了一个最重要的灵魂,那就是基于感受产生的真实感。

没有真实感,道理所勾画出的画面、告诉我们需要承担的代价,以及摆在桌面上的风险,我们最多只是"哦,我知道"、"哦,我会注意"、"哦,好的",这样感觉跟我们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的反应。而本应警惕的我们,也因此会放松警惕。

心理学丨你与自己和经历的关系,决定了你的成长速度

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是不同的。现实世界有客观规律需要遵守,如果我们不遵守规律,那等着我们的就必然只是碰壁。

道理虽然不是绝对正确的,但也描述了一个大概率对的方向。于是,我们的事不关己、不尊重道理、不遵守规律、自己的任意妄为就顺理成章的变成了咽下的泪水、入喉的酒,以及深夜撕心裂肺的痛哭。

是的,我们的痛就是因为我们太过坚持自我,不肯尊重现实才产生的。接着因为有了痛,我们有了体验、有了感受、有了真实,之前的道理不再只是一幅感觉跟自己很远的画面,而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触觉、痛觉、眼泪、绝望、无助、撕心裂肺……

这样,一些道理、叮咛、关心,由语言变成了我们生活中的种种,我们终于从明白变成了懂得。

心理学丨你与自己和经历的关系,决定了你的成长速度

而这时候我想你也看到了,所谓的经历,其实就是我们与现实互动的过程。当我们尊重现实规律,现实就成为了我们的伙伴,会助我们走向自己想要的地方;当我们只顾着盲目的坚持自己,现实就成了墙、成了坑、成了钉子。

现实不可能适应我们,不可能因为我们而改变,因此它比我们有力量。但它的力量是安静的,也就是你不去触碰它、你和它保持距离,它也不会太撩拨你。

那真正改变我们的,并不是经历,而是如刚才所说,当我们经历一些事情之后,我们开始沉下心,把过去的种种与自己联系起来、把过去的种种与道理联系起来,这样我们懂得了自己、懂得了道理,才有了改变的契机。

是的,反思让我们看到,看到了之后才有做的可能,而持续去做,才能带来真正的改变;有了改变才能与现实结成协作的伙伴,从而共同进步。

心理学丨你与自己和经历的关系,决定了你的成长速度

当然,上面描述的只是一个被动的、十分一般的过程,它具备一定的普遍性,却不代表我们只能如此。

因为什么时候做反思,在于我们自己、能从经历看到多少,也在于我们自己的积淀与用心、改变可以在多短的时间内固化成习惯,自然也考量的是我们的自律与踏实的程度。

那么你也看到了,里面有很多因素是我们可以掌控的,也就是成长可能会伴随一些痛苦,但却不是一件做不到的、十分辛苦的事情。

心理学丨你与自己和经历的关系,决定了你的成长速度

我想看到这里,你也会明白"等疼痛带给自己成长的契机"这样的模式,确实有些太过被动了。而在现实中很多朋友是在采用这样的成长模式。

那这时候他们与积极成长、主动成长的人差距越来越大,也就是理所应当的了。

同时,还有另外三种延缓自己成长的模式,那就是:

1、 即便生活已经给了我们很多痛苦,可我们还是不肯改变,始终给自己找理由开脱、始终觉得自己是对的、始终想要撞穿南墙;

2、 我不想面对痛苦,所以我选择忽略掉我所有的痛苦,以及与痛苦相关的经历和回忆;

3、 总是想要走捷径、总是想要依赖、总是想要借助他人、总是想要占便宜、总是想要不经历麻烦等。

不肯改变,自然不会有改变;忽略痛苦,不仅失去了契机,更失去了从痛苦中获得经验、感悟、教训、成长的机会;而不亲自去做,又怎么可能真正成长自己呢?

是的,成长是一个选择,需要我们主动去做。而直面痛苦、接受痛苦、拥抱痛苦、对每件需要自己去做的事情亲力亲为,我们才能将痛苦经历与鸡汤、观念、道理等联系在一起、才能将理论落地现实,从而真正的理解、真正的看到、真正的改变、真正的提高。

心理学丨你与自己和经历的关系,决定了你的成长速度

当我们不再逃避,而是拥抱自己的经历与痛苦,那么我们与经历、痛苦、自己的关系就变成了平等、和谐的协作关系。而这份协作便是成长的基础之一。

所以我觉得可以说,那些成长比较快的人,都是与痛苦、经历、自己关系比较好的人,而那些成长比较慢,甚至原地踏步的人,都往往满身情绪、敏感易怒、不肯承认错误、总想证明自己才是对的。

我想,稍作回忆你便能从身边的人中找到实际的例子。而如果你希望自己的成长速度稍微提高一些,那在充分考虑上面的唠叨之外,也可以调整一下自己与自己、自己与经历的关系。

毕竟,自己永远不可能离开自己、经历也不可能完全忘记,如果与它们的关系不好,就相当于始终有一份重担压在自己肩膀上、拖慢自己前行的脚步,不是么?

心理学丨你与自己和经历的关系,决定了你的成长速度

当然,世界本来就是多种多样的。如果你觉得自己现在挺好、觉得被动成长也挺好,那我也支持你的选择。在这里唠叨这些,只是分享一下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感谢你的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