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此次冠狀疫情的教訓,是否可以警醒拯救穿山甲和其他瀕危物種?


此次冠狀疫情的教訓,是否可以警醒拯救穿山甲和其他瀕危物種?


在北京宣佈全面禁止穿山甲的銷售和消費後,中國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可能最終拯救了世界上最走私的動物之一。

這種有鱗的哺乳動物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CUN)列為瀕臨滅絕物種,是中國和東南亞大部分地區的傳統美食。

在研究將這些野生動物與武漢爆發的冠狀病毒傳播給人類聯繫起來之後,中國官員週一下令禁止食用野生動物。

這些措施旨在阻止該病毒的傳播,該病毒已在全球範圍內感染了8萬多人,導致2700多人死亡。這些措施最終可能會幫助拯救一些瀕危物種,但前提是禁令必須長期有效。

國際動物福利基金會(International Fund for Animal Welfare)中國區主任何傑夫(Jeff He)表示:“我對這一禁令表示讚賞,因為我們看到,中國政府決心改變一項在當今社會非常不合適的千年傳統。我認為這項禁令是中國野生動物保護的重要一步。”

他呼籲對中國現有的野生動物保護法進行更有力、更進步的修訂。

2000年代初非典爆發後,北京也採取了類似的措施,但蝙蝠、蛇等野生動物的貿易和消費又捲土重來。

他說:“我認為政府已經看到了它對國民經濟和社會造成的損失,遠遠超過了吃野生動物帶來的好處。”


此次冠狀疫情的教訓,是否可以警醒拯救穿山甲和其他瀕危物種?


穿山甲是地球上交易量最大的哺乳動物,因其肉和獨特的鱗片而備受讚譽,據說這些鱗片有藥用價值。

野生救援慈善機構的首席執行官彼得·奈特說,雖然中國的禁令是受歡迎的,但需要全球共同努力來結束全球穿山甲數量的急劇下降。

“唯一的問題是,從長遠來看會發生什麼,”他說。“我們希望中國能夠帶頭在全球禁止這些市場。”

奈特說,這次冠狀病毒的爆發應該成為一個“警告”,提醒人們保護更多的自然資源,否則將面臨健康和經濟上的打擊。

他補充說:“如果我們注意到這一警告,我們不僅能保護人類的生命,還能拯救穿山甲等物種。”

2016年,《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禁止穿山甲的國際銷售。

CITES秘書長伊萬尼·伊古埃羅(Ivonne Higuero)對中國禁止國內此類貿易的舉動表示歡迎,但她強調,這些動物還遠遠沒有脫離險境。

據世界自然基金會估計,非法販運野生物種每年價值約150億美元,特別是在蓬勃發展的亞洲市場。

伊古埃羅說:“我們看到,中國作為目的地國家,有很多非法野生動物貿易。在中國禁止穿山甲的消費,可能會極大地削弱國際走私活動,因為這將消除犯罪團伙大規模走私穿山甲的經濟動機。”

儘管這一禁令受到了環保團體的歡迎,但人們擔心,人類可能會把疫情的爆發歸咎於穿山甲和蝙蝠等野生動物,並尋求報復。

“人們可能會對穿山甲更加警惕,從而對它們的消費和使用更加敏感,”非洲穿山甲工作組主席、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CUN)成員雷·詹森(Ray Jansen)說。“但另一方面,他們也可能開始把穿山甲視為一種威脅,這會讓它們處於危險之中,我們不確定公眾會怎麼看。”

對於非洲荒野基金會的首席執行官Andrew Muir來說,解決辦法很簡單。

“如果我們不吃野生動物,它們就不會傷害我們,”他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