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唐圭璋詞作甚豐,詞學修養之深厚,實為傑出的批評家

唐五代至於兩宋,詞人漸眾,詞作益豐,詞已由附庸變為大國;而宋迄明清,批評家輩出,評選詞著樊然行世詞論亦形成專門之學。然歷代學者選詞、論詞多憑一己之見,趣旨不免偏狹。如後蜀趙崇祚編《花間集》,全匯靡麗之風宋代黃升編《花菴詞選》,唯奉“

絕妙”之旨;何士信《草堂詩餘》雖以宋為主,流傳亦廣,然其選詞品格低下,對“易流於穢”之“言情之作”,“亟收卷中”,不僅“可謂無目”,且“無惑乎詞之不振也”明人陳耀文合《花間》、《草堂》之首字編《花草粹編》,冷詞僻考,亦不免遷陋;至清初朱彝尊選《詞綜》,標榜醇雅,頗具規模,然規規于格律派後塵,“以二窗為祖禰,視辛、劉若仇讎”,“意旨枯寂,後人繼之,尤為冗漫”。

唐圭璋詞作甚豐,詞學修養之深厚,實為傑出的批評家

花間集意境

朱氏以降,詞論更臻極盛,其如“賙濟、劉熙載、陳廷焯、譚獻、馮煦、況周頤、王國維、陳洵等論唐宋人詞,語多精當惟所論概屬總評,非對一詞作具體之闡述”而“近人選詞,既先陳作者之經歷,復考證詞中用典之出處,並註明詞中字句之音義,誠有益於讀者。至對一詞之組織結構,尚多未涉及”。可見清及近代之詞論,雖不乏精當之語,卻多為對一代詞風或一家詞作之總評,且含渾疏略,頗欠詳確;或有具體而翔實者,則為對詞人經歷之考證與詞中典實之箋釋,未能闡詞藝於幽深。因此,“是皆不能無憾也

唐圭璋詞作甚豐,詞學修養之深厚,實為傑出的批評家

詞中意境

唐圭璋先生近著《唐宋詞簡釋》(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以下簡稱《簡釋》),集唐宋詞作之精英,闡清代詞論之幽眇,篇幅雖不為多,然選詞精嚴,持論公允,實為力作全書體例頗為新穎,於每一詞作後綴以短文,不事釋典、考證,化隱奧於淺顯解說,發深意於優美文辭。逐篇聯袂,不僅體現其完整的詞論觀;各自成篇,且似一部詞論文集。是以文釋詞,實為詞選釋本開一新徑。唐先生有《題蔡嵩雲樂府指迷箋釋》詞雲:苦心抽繹,蘊義更宣揚。學海縱茫茫,仗一筏、中流可航。“苦心軸繹”,“蘊義宣揚”,道破治學之甘苦,若移作唐先生一生治詞的寫照,並視為《簡釋》一書的特色及其對詞學的貢獻,實非虛譽。

唐圭璋詞作甚豐,詞學修養之深厚,實為傑出的批評家

詞意境

唐先生早年即從詞學大師吳瞿安先生遊,畢生致力於詞學研究,勾稽掇拾,駁正闡幽,著述極為豐厚。吳先生稱其“自非積以歲月,窮探古今……又安能勝任而愉快也”,正說明了唐先生在詞學領域由必然王國進入自由王國的艱苦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唐先生完成了著名的《全宋詞》、《全金元詞》、《詞話叢編》等鉅著,取得了驚人的成就。胡小石先生於學術慎許可,而每將唐先生獨力輯成《全宋詞》與清康熙年間朝廷傾全國有關專家力量才編纂成《全唐詩》相比,對其推崇備至。如果說《全宋詞》等鴻編體現了唐先生“積以歲月,窮探古今”的詞學編工作的巨大成就,那麼,《唐宋詞簡釋》則是他在積聚了深厚功底的基礎上,對詞學“苦心抽繹,蘊義宣揚”的深入研究中,融會貫通,闡發傳統詞論觀並形成自己詞學思想的結晶。因此《簡釋》雖僅僅十三萬言,然其價值卻毋容低估。

唐圭璋詞作甚豐,詞學修養之深厚,實為傑出的批評家

唐圭璋

《簡釋》共選唐、五代、兩宋之間五十七位詞人的二百三十二篇詞作,芟蕪取菁,剪裁精嚴,全本“拙、大”之旨,擷取者筆力沉酣,氣韻遒健,汰棄者靡麗氣躓、無病呻吟。清代詞論家況周頤認為“作詞有三要,曰重、拙、大”,明確完整地提出“拙、重、大”的詞論思想;而三要中又以重為主,有筆重、詞重、意重,才能避除淺俗,所謂“重者,沈著之謂”,意即運筆凝重,方能見拙,出筆厚重,方能創造渾涵博大的意境。如楊濟翁《蝶戀花》(“離恨做成春夜雨”),況氏評雲:“婉曲而近沈著,新穎而不穿鑿,於詞為正宗中之上乘。”可見沈著即重,方為詞之上乘。《簡釋》的選評標準,正表現出對這一思想的全面繼承並將其運用到對具體作家作品的衡量之中。

唐圭璋詞作甚豐,詞學修養之深厚,實為傑出的批評家

以拙、重、大為準尺,從而打破了傳統詞論中豪放、婉約之分野。也就是說,《簡釋》超脫出豪放、婉約之爭,而以更高的美學要求,即精心選取豪放派詞人傑作,又毫不忽略婉約派詞人佳構。然關鍵在於,豪放者必氣韻沉酣,不失於直率粗豪;婉約者必氣骨厚重,不流於纖靡萎頓。不以派屬與傳統偏見定優劣,正是《簡釋》選詞的顯著特色。比如,溫庭筠素為人稱為“花間”之魁,詞多綺豔之風,但《簡釋》並不因此棄之不顧,卻擇其少有纖靡雕琢之病的詞作十首入選,並極稱其兩首《夢江南》(“千萬恨,恨極在天涯”及“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遠韻悠然”,“餘味雋永”,說明“溫詞大抵綺麗濃郁,而此兩首則空靈疏蕩,別具丰神”(以下凡引自《簡釋》中論詞語,皆不註明出處),給人以空闊廣大之感。

唐圭璋詞作甚豐,詞學修養之深厚,實為傑出的批評家

綺豔之風

這樣,不僅表明《簡釋》的選錄標準,而且也使讀者對溫詞風貌有一較為全面的瞭解。又如,與溫詞比照,選錄韋莊詞九首,韋詞與溫詞內容風格頗多相似之處,相思,情味深長,哀傷婉切,寫離愁,託諸夢境,清思秀曲;然韋氏出筆多朗暢盡致,滿含清秀之風,溫氏收筆多含蓄不盡,且有濃豔之態,表現手法雖有所差異,但相通之處,仍不失拙、重之旨。再如,對於李煜詞的思想性的評價,學界頗有爭議,但對其藝術性的讚美,則歷代相同。納蘭性德認為李詞質重兼美,有“煙水迷離之致”;賙濟稱其“如生馬駒,不受控捉”;王鵬運贊為“超逸絕倫,虛靈在骨”;王國維又從中得“神秀”二字,並雲“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歸納起來看,皆不出重、大二字之範疇。

唐圭璋詞作甚豐,詞學修養之深厚,實為傑出的批評家

煙水迷離之致

因而,《簡釋》擇其詞境尤為沉雄闊大者十九篇入選,不僅數量佔全書首位,且對其評價極高。如評《相見歡》“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雲:以水之必然長東,喻人之必然長恨,語最深刻……與“此外不堪行”,“腸斷更無疑”諸語,皆以重筆收束,沈哀入骨。評《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思故國,不假採飾,純用白描,但句句重大,一往情深”,皆闡明毫無雕琢,自然深入之妙;而評《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雲:極寫當年江南之豪華,氣魄沉雄,實開宋人豪放一派。指出豪放派與李詞之淵源,更為發前人所未發。《簡釋》不取纖靡之作,但對蘇軾、辛棄疾等豪放派亦並未特別青睞,而是持謹嚴的態度、一以貫之的準尺,選蘇詞十首,辛詞七首,從蘇、辛大量詞作中去其粗豪,取其沉酣。

唐圭璋詞作甚豐,詞學修養之深厚,實為傑出的批評家

豪放派

如評蘇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高妙蘊藉”,“意厚情深”,“一氣奔放,誠覺有天風海雨逼人之勢”;《水龍吟》(“似花還似非花”)詠楊花之所以能“遺貌取神,壓倒古今

”,正在於“一氣連貫,文筆空靈”。再如評辛詞《賀新郎》(“綠樹聽鵜”)“妙在大氣包舉,沈鬱悲涼”,“運化靈動,聲情激越”;《水龍吟》(“楚天千里清秋”)“豪氣濃情,一時並集,如聞垓下之歌”。可見,豪放詞若非飽寓濃情,空靈蘊藉,而是一味粗豪,亦難臻厚重之境。在《簡釋》選作品中,既有膾炙人口的名篇,也有歷來未被重視的佳制,充分表現出編選者的理論標準和卓越見解。同時,對具體的作品,多能以數語發其隱微,揭其主旨。

唐圭璋詞作甚豐,詞學修養之深厚,實為傑出的批評家

豪氣濃情

如評溫庭筠《南歌子》(“倭墮低梳髻”)“純用拙重之筆”,評范仲淹《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大筆凝重而沉痛”;評周邦彥《關河令》(“秋陰時時漸向暝”)“層層深刻,句句精絕,小詞能拙重如此,誠不多見”。又如陳與義之《臨江仙》(“高詠楚詞酬午日”),是“大筆包舉,勁氣直達”的傑作;劉辰翁之《蘭陵王》(“送春去”)共分三片,“三片皆重筆發端振起”,加之“大筆馳驟”,便入妙境。而姜夔之《揚州慢》(“淮左名都”)、吳文英之《祝英臺近》(“

剪紅情”)等名篇之所以膾炙人口,也是運“拙重之筆”的結果。可見,唐先生所持“拙、重、大”的詞論觀,並非限於表象的理解,而是在探賾索隱,掘發詞的藝術內涵之後,概括出的拙而不笨、重而不滯、大而不空的藝術經驗,並形成選評詞作的理論準尺和美學要求。

唐圭璋詞作甚豐,詞學修養之深厚,實為傑出的批評家

唐圭璋先生

《簡釋》評詞,每篇多則三百餘言,少則二十餘字。而在具體分析之前先以一句為冠,作整首詞的精要概括,提挈全篇。如評歐陽修《蝶戀花》(“幾日行雲何處去”)雲:“此首傷離念遠,筆墨人化。”其內容及其藝術價值均一語點明而纏綿悱惻之離情,筆動墨酣之化境,逐層理出之前,已欲喚人神往;又如評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雲:“此首純用賦體,寫竟日愁情,滿紙咽。”風格、作意皆一目瞭然,其中多少輾轉之情,一腔呼出,耐人尋繹。唐先生在《簡釋》後記中雲:

唐圭璋詞作甚豐,詞學修養之深厚,實為傑出的批評家

竟日愁情

各家詞之風格不同,一詞之起結、過片、層次、轉折,脈絡井井,足資借鑑。詞中描繪自然景色之細切,體會人物形象之生動,表達內心情誼之深厚,以及語言凝練,聲韻響亮,氣魄雄偉,一經釋明,亦可見詞之高度藝術技巧。聯繫前引唐先生指出歷代選詞、論詞之弊,可見《簡釋》主旨正是針對歷代詞學之不足方面而作,試圖對具體詞作藝術技巧進行深入闡釋。通觀全書,應當說,《簡釋》已較為完滿地達到了這一主觀要求。唐先生反對只窺一斑,不及全豹的評點,強調對每一詞章的佈局、章法、結構、層次的完整把握,不停留於表面的分析,而是深人詞人的藝術構思,並融會貫通,明其意蘊。如溫庭筠《菩薩蠻》詞:

小山重疊金明滅,黃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貼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唐圭璋詞作甚豐,詞學修養之深厚,實為傑出的批評家

詞意境

《簡釋》評雲:

此首寫閨怨,章法極密,層次極清。首句,寫繡屏掩映,可見環境之富麗;次句,寫鬢絲繚亂,可見人未起之容儀。三、四兩句敘事,畫眉梳洗,皆事也。然“懶”字、“遲”字,又兼寫人之情態。“照花”兩句承上,言梳洗停當,簪花為飾,愈增豔麗。末句,言更換新繡之羅衣,忽睹衣上有鷓鴣雙雙,遂興孤獨之哀與膏沐誰容之感。有此收束,振起全篇。上文之所以懶畫眉、遲梳洗者,皆因有此一段怨情蘊蓄於中也。

此詞每句一層,合為完璧,法度精嚴,極見起承轉合之功。解說亦分層細析,層層深入,句句沉著,既提綱挈領,又擘肌人理。與原詞比照誦讀,無疑有相映生輝之妙。《簡釋》在對詞的藝術手法及風格的詳細解析中,還善於對其主要特色和傾向作一總的概括。

唐圭璋詞作甚豐,詞學修養之深厚,實為傑出的批評家

相映生輝

諸如“寓情於景”、“寫情化物”、“悽清拙重”、“纖麗而豪逸”、“借景詠懷,全篇飛動”“情韻特勝,風格高騫”等語,皆能深中肯綮。而每篇詞作對前代遺產的繼承以及對後代詞風的影響的淵源流變之跡《簡釋》皆挑明,運用比照研究的方法,探討其表現方式和藝術效果之異同。如評張舜民賣花聲“木葉下召山,空水漫漫”的壯觀景色和闊大境界乃由《楚辭》“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化出;評范仲淹《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猶如一篇敕勒歌其蒼茫無際、渾浩無涯的氣勢正與“天蒼蒼地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同妙。又如,柳永《八聲甘州》詞雲“

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

唐圭璋詞作甚豐,詞學修養之深厚,實為傑出的批評家

塞下秋來風景異

懷佳人卻從佳人寫出,與杜甫“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構意相同,而“天際識歸舟”全用小謝詩句,但加“誤幾回”三字,則“

更覺靈動”;鹿虔扆《臨江仙》詞“煙月不知人事改,夜闌還照深宮”從劉禹錫“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脫出;李煜《望江南》(“閒夢遠”)大有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之妙境。而馮延已《三臺令》詞“流水,流水,中有傷心雙淚”則多為後人所借鑑,如晏幾道之“樓下分流水聲中,有當日憑高淚”,李清照之“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辛棄疾之“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遣詞雖未盡相同,但構思皆濫觴於馮氏,極為顯明。這種比照研究法,使人們不僅能深瞭解作品本身,而且可產生更廣的聯想,對於詞的藝術規律的探討以及詞學發展史的研究,都可起到重要作用。

唐圭璋詞作甚豐,詞學修養之深厚,實為傑出的批評家

流水

同時,對前人論詞之疏誤,亦皆一一指出,加以辨正。如賙濟評秦觀《八六子》詞“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剗盡還生”句為“神來之筆”,《簡釋》則認為秦詞實襲李煜《清平樂》之“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句意,周氏之論似嫌過譽;又如王國維輕詆姜夔詞無境界,唐先生則以為不然,並在姜氏《慶宮春》(“雙槳蓴波”)詞評語中雲:

王靜安論詞,輒標舉境界之首,而詆白石,然若此首境界幽絕,又曷可輕詆。且白石所作,類皆情景交融,獨臻神秀,又非一二寫境之語,足以盡其詞之美也。

短短數語,不僅以精闢的分析指出王氏“詆白石”之輕率,而且肯定了姜詞更“非一二寫境之語”可“盡其美”的成就和在詞史中的地位唐先生精研詞學,且善為詩文,

唐圭璋詞作甚豐,詞學修養之深厚,實為傑出的批評家

境界幽絕

因此,其所著《簡釋》不僅論說精到,析理入微,且其論析本身,亦即精美之文,與所選詞作一樣,給人以美的陶醉。茲舉李煜《望江南》(“多少恨”)評語,以見一斑:此首憶舊詞,一片神行,如駿馬馳坂,無處可停。所謂“”,恨在昨夜一夢也。昨夜所夢者何? “

還似”二字領起,直貫以下十七字,實夢中舊時遊樂盛況。正面不著一筆,但以舊樂反襯,則今之愁極恨深,自不待言。此類小詞,純任性靈,無跡可尋,後人亦不能規摹其萬一。文字練達,意象優美,詞意之內涵及藝術之奧妙在形象的說明和透闢的概括中被闡發無遺;而不事釋典、考證,將疑難字句、典故融會貫通,與全篇的藝術構思、風格、意境融為一體,化人精美之文,使人把握全局,在理解全篇的同時,自然解決枝節問題。

唐圭璋詞作甚豐,詞學修養之深厚,實為傑出的批評家

李煜影視劇照

以文論詞,正是《簡釋》的顯著特色,也是不同於諸家箋釋而自成格的關鍵所在。在中國古代文學批評史上,論詩文早自劉飆《文心雕龍》、鍾嶸《詩品》就以“妙達文理”而著稱,歷代精美的文論,都不乏佳作。然而宋明以降,道學氣瀰漫文壇,雖然對作品的考證、箋釋多有貢獻,但文論自身的藝術光華卻已耗磨幾盡。清人吳見思論杜詩,便力矯時弊,繼承併發揚文論的優良傳統,以文論詩,他在所著《杜詩論文》中就不作評點、考證、箋釋,而於每一篇杜詩之後以生動形象的語言和簡潔齊整的章法加以論說,且多卓見,實為杜詩研究的重要著作。通觀《簡釋》與《杜詩論文》二書,唐先生的以文論詞與吳氏的以文論詩恰如笙磨之合,而又以各自的獨有特色矗立於詞學、詩學之林。

唐圭璋詞作甚豐,詞學修養之深厚,實為傑出的批評家

杜詩意境

唐先生論詞之所以能夠發詞意之隱,入詞人之彀,取得詞學研究的巨大成就,與他精於詞道,有著大量的創作實踐亦有密切關係。文學史早已證明,傑出的批評家往往就是傑出的作家,而批評如果建築在缺少創作實踐的基礎上,無疑難免隔靴搔癢或淺陋疏謬,為有識者所唾棄。讀唐先生詞作,其氣勢沉雄,意境恢闊,實可見其理論批評與創作實踐的統一。即如收入《雍園詞抄》中唐先生早年於抗戰期間的作品,就已達爐火純青之境。援引《踏莎行·和白石》一篇為例:

鎖夢山高,留雲風軟。白門萬里難重見。蓬飄歲歲苦思歸,征衣都被啼痕染。密帷薰香,曲屏拈線。承平舊事和天遠。秋來寂寞臥荒江,滿樓明月無心管。

唐圭璋詞作甚豐,詞學修養之深厚,實為傑出的批評家

秋來寂寞

遣詞雅潔,格調高逸,筆勢遒勁,蘊意無窮,全祖白石之風;而融婉約、豪放於一爐,寓時代精神於精嚴格律之中,視白石又覺過之。

試舉姜白石《踏莎行》以相較:

燕燕輕盈,鶯鶯嬌軟。分明又向華胥見。夜長爭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別後書辭,別時針線。離魂暗逐郎行遠。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

唐圭璋詞作甚豐,詞學修養之深厚,實為傑出的批評家

皓月冷千山

姜詞為元夕感夢之作,敘盡其天涯飄蕩之苦況。王國維雲:“白石之詞,餘所最愛者,亦僅二語,曰:‘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王氏乃取其幽邈渾含之妙。唐先生亦以為該詞“淡雅在東坡之上”,而尤其稱讚詞中悽黯之境,挺拔之語,在纏綿顛倒、隱約模糊之中,以凝重之筆寫出深厚之情。今觀唐詞,天涯苦況,羈旅情傷,尤勝於姜。姜詞僅寄遊子飄零之感,而唐詞作時,正值抗戰軍興,家國淪亡,先生又逢鼓盆之戚,置弱女於儀徵,隻身自金陵入蜀,“飄蕩經年”,日夜盼望“何當掃卻妖氛淨,一夕飛騰到古淮”(《鷓鴣天》),更表現出愛國雪恥的急切心情,因而胸襟尤廣,愁情彌切。

唐圭璋詞作甚豐,詞學修養之深厚,實為傑出的批評家

悽黯之境

其大好江山“難重見”的“苦思”之深重,其藝術境界之闊大,都是姜詞僅限於“薄情”、“相思”的個人恩怨及其在藝術風格上的反映所不可同日而語的。唐先生在小詞中寄託愛國情思者甚多,如《虞美人》“無限離愁,卻比一江多”,《清平樂》“明日月明千里,不知身在何州”,採桑子“明月茫茫,一度登樓一斷腸”,皆詞小意大,語淺情深;他如“一縷幽懷無處說,夢魂卻踏東山月”(《蝶戀花》),“剩素鷗相伴,寒壓一湖幽寂”(《惜紅衣》),“縱有垂楊萬縷,幾曾繫住行舟”(《清平樂》)等,皆以深情重筆,攝人心魄,而“夢魂踏月

”之“”,“寒壓幽寂”之“”,煉字尤覺奇峭。即以藝術而論,置於宋人集中,亦絕無愧色。唐先生詞作甚豐,其淵深內容與藝術成就,當有專論探討;此稍及之,以證其詞學修養之深厚。而親身創作體驗,實為傑出的批評家不可或缺的素養與條件,學者不可不明。對這一點的充分具備,也正是《簡釋》選詞精當、論詞透闢的重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