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女子裹小腳,這一惡習是如何出現的,為何能在古代大行其道?

我國古代封建時代是絕對的男權社會,婦女地位低下,一生都要以男性為生存綱領,守著三從四德卑微的活著,除了精神的壓迫,肉體也備受摧殘,最典型的就是裹小腳,古人美其名曰“三寸金蓮”,其實就是吃人不吐骨頭的剝削。

為了迎合大眾畸形的審美,古代的女孩子多要裹腳,且越小就越受歡迎,所以在女孩剛學會走路的時候,她的母親或祖母就要給她裹腳,用長條的裹腳布用力將腳緊緊纏住,阻止腳生長,等到女孩長大後,骨骼不再生長了才停止裹腳。

女子裹小腳,這一惡習是如何出現的,為何能在古代大行其道?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三寸金蓮的照片,整個腳被裹的感覺就剩個大腳趾,形狀彎曲,甚是駭人,可是古代卻以此為美,傳聞許多男人都有戀腳癖,縱橫也實在是理解不了這口味。

至於這三寸金蓮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民間傳聞版本眾多,其中流傳最廣的起源是說五代時期,南唐後主李煜善詩詞、喜風月,養了許多貌美膚白、舞姿卓絕的女子,窅娘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翩翩起舞仿若出塵,李煜甚是喜愛,曾為她建造了六尺高的金蓮臺,以珠寶瓔珞為飾,窅娘以彩帛裹腳,纖小彎曲的小腳彷彿新月,在金蓮臺上舞若游龍、翩若驚鴻,驚豔了時光,後眾人以此為美爭相效仿,裹腳之風蔓延開來。

女子裹小腳,這一惡習是如何出現的,為何能在古代大行其道?

不過以窅娘為裹腳的起源似乎不妥,窅娘以歌舞為生,肯定是沒纏足,因為小腳根本沒法跳舞,只不過為了表演效果,只在表演時以彩帛裹腳罷了。

根據史學家們的考證,女子裹腳纏足之風始於北宋,興起於南宋,發展於元朝,鼎盛於明清。

大詩人蘇東坡就曾詠詩歌頌女子纏足:“塗香莫惜蓮承步。長愁羅襪凌波去。只見舞迴風。都無行處蹤。偷穿宮樣穩。並立雙趺困。纖妙說應難。須從掌上看。”可見在宋朝,女子纏足已經成為文人墨客的心頭好。

女子裹小腳,這一惡習是如何出現的,為何能在古代大行其道?

靖康之難後,金國人擄掠宋朝女子,也是鍾愛年輕未育的纏足女子。

蒙古人入主中原後,不反對漢人纏足,還很喜歡,以致元朝纏足之風越來越盛,裹腳往越小越美的方向發展。

到了明代,我們熟知的三寸金蓮說已經普遍,女子裹腳都要努力達到三寸以下。

女子裹小腳,這一惡習是如何出現的,為何能在古代大行其道?

清朝入關後,統治者曾一度下令廢除裹腳,可民間反對聲音很高,屢禁不止,朝廷也就聽之任之了,有清一朝,裹腳之風不但沒控制住,還向全國蔓延,許多偏遠地區都開始裹腳。大清朝亡了,裹腳的習俗都還沒被摒棄。

在1903年,日本舉辦了一個落後地區的博覽會。當中國女子的裹腳和菲律賓等土著人的一些奇怪的習慣放在一起被人展覽時,人們才明白裹腳在別的國家人眼中是多麼的奇怪。

女子裹小腳,這一惡習是如何出現的,為何能在古代大行其道?

女子纏足是封建社會對女子實行壓迫的一個重要現象,為了古代三從四德,女則,女訓等等封建的思想,讓女子纏足,有利於將她們禁錮在閨閣之中,這樣便限制她們的活動的範圍,從而讓男子容易控制她們。

中國古代女子纏足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漂亮。小腳也叫做蓮花足,被人們認為極端性感,小腳的女子被看作柔弱,需要男子保護,而且裹腳的女子大都是富貴家庭的,具有貴族氣。如果貧窮人家的女子裹腳就沒有辦法幹粗活了。裹腳也變成一個純潔的符號,因為古代女子裹腳無法自己單獨出門。而在貧窮的家庭纏足的女子十分少,如果有的話,也只是為了有可能嫁到上流社會。

女子裹小腳,這一惡習是如何出現的,為何能在古代大行其道?

封建的文人們審美畸形,認為小腳是最美麗的,然後許多文人們都喜歡看女子的小腳。這種病態的審美,讓上流社會也形成了這種思想。於是女子裹腳成為了全社會的趨勢。

從生理上來說,女子裹腳之後,能夠更好的鍛鍊腿部肌肉,從而讓腰部和骨盆更發達,有利於女子生育。這就符合了古代女子用來傳宗接代的思想,因為古代都講究家族的勢力,一個家族,如果人越多,就說明這個家族越興旺。所以為了家族的興旺,在古代女子被要求一輩子都要生兒育女,而裹腳對於這個是有利的。所以這對古代的男子來說女子裹腳是必須的。

女子裹小腳,這一惡習是如何出現的,為何能在古代大行其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