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漢歷4717.2.1:漢族愛國英雄張義潮誕辰1219週年

漢歷4717.2.1:漢族愛國英雄張義潮誕辰1219週年

漢歷4717.2.1:漢族愛國英雄張義潮誕辰1219週年

今日是漢族曆法紀年4717年2月1日

(西元2020.2.23)

張義潮,漢族,生於漢歷3496年2月1日, 是漢族歷史上偉大的愛國將領。

唐朝自安史之亂後,陷入藩鎮割據的戰亂局面,國力大衰,吐蕃乘虛攻佔河西、隴右地區,統治時間長達近百年。也就是現在的青藏高原、甘肅全境、新疆東部和陝西西部都處在了吐蕃的統治之下。尤其河西和隴右地區是漢人聚居區,在吐蕃的殘酷統治下,猶如陷入漫漫黑夜,漢人被迫剃髮易服穿上胡人衣服,只敢在每年祭祀先祖的時候偷偷穿上漢服,痛哭過後再藏起來。

沙州敦煌(今屬甘肅)人張義潮,從小就有恢復華夏的大志,偷偷和夥伴們論兵講劍,蘊習武經。義潮祖輩多為唐朝官宦,其父張謙逸曾官至工部尚書。

唐朝後期,吐蕃統治集團內部連年發生亂事,大中二年(848年),張義潮率領沙州(今甘肅敦煌縣城西)地區漢人起義,驅逐吐蕃守將,恢復了漢人在沙州城的統治。此時四面八方都是胡人勢力,沙州猶如一座華夏孤島。此後一二年間,義潮整軍備武,且耕且戰,先後收復甘(今甘肅張掖)﹑肅(今甘肅酒泉)、秦(今甘肅秦安北)、原(今寧夏固原)、安樂(今寧夏中寧東南)三州和石門(今寧夏海原東南)等地。敦煌壁畫裡還有《張義潮出巡圖》圖中漢軍的旗幟是古代華夏人的三辰旗。

漢歷4717.2.1:漢族愛國英雄張義潮誕辰1219週年

(敦煌壁畫《張義潮出巡圖》,擎三辰旗)

義潮一直忠於唐朝,大中五年正月,義潮派遣的告捷使者費盡千辛萬苦,取道東北方向沙漠,繞過吐蕃控制區到達山西地區,再到達長安,唐宣宗大悅,任命議潮為沙州防禦使。同年八月,義潮之兄議潭入朝,獻上沙、瓜(今甘肅安西東南)、伊(今新疆哈密)、肅、鄯(今青海樂都)、甘、河(今甘肅東鄉西南)、西(今新疆吐魯番東)、蘭(今屬甘肅)、岷(今甘肅岷縣)、廓(今甘肅化隆西)十一州圖籍。宣宗遂於沙州置歸義軍,以義潮為節度使,領沙、瓜等十一州。不久,加授義潮為左僕射。

大中十一年,在義潮的招撫下,吐蕃將領尚延心以河、渭二州蕃部歸唐,唐以尚延心為河、渭等州都遊奕使。

懿宗鹹通二年(861年),義潮率蕃漢兵七千人收復涼州(今甘肅武威)。鹹通七年,北庭回鶻首領僕固俊打敗吐蕃,並以西州歸議潮。

鹹通八年,義潮入朝長安,懿宗下詔授與他司徒、右神武大將軍之職,並賜莊宅。議潮遂留居長安,以族子淮深領歸義軍。鹹通十三年(872年),議潮卒。

漢歷4717.2.1:漢族愛國英雄張義潮誕辰1219週年

(河西廢城)

張義潮率領沙州漢人起義,驅逐了河西地區的吐蕃守將,拯救當地漢人於水火之中,使的脫離唐朝控制近百年的瓜、沙等十一州又重新迴歸大唐版圖,可堪沙漠中的華夏守望者稱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