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宋代溫州的兩個了不起:填補歷史空白的戧金漆器

宋代溫州的兩個了不起:填補歷史空白的戧金漆器


1976年4月。江蘇武進縣村前鄉蔣塘村的村民在開挖排水溝的時候,發現了一組三座並列的墓。雖無明確墓誌,但根據隨葬品信息與《宋史》等文獻資料,推測墓主人應為當為吏部尚書、毗陵公薛極的女眷。薛極是武進人,《宋史》有傳,1208年之前曾任溫州通判。墓葬為磚頂木槨墓,年代為南宋,其中出土豐富的隨葬品,有絲織品、瓷器、文具、裝飾品及其他雜器,其中的漆器尤為重要。墓葬漆器的清理報告,在當年的《文物》雜誌上一經刊出,就引起了學界的熱烈關注。那墓葬中的漆器究竟厲害在哪呢?


首先,這座墓葬中出土的4件南宋戧金漆器,要知道目前國內出土的南宋戧金漆器數量屈指可數。第二點,這4件戧金漆器保存狀態非常好,器物完整,尤其是戧金色彩閃閃,貴氣逼人,堪為國寶。


宋代溫州的兩個了不起:填補歷史空白的戧金漆器

宋代溫州的兩個了不起:填補歷史空白的戧金漆器

宋代溫州的兩個了不起:填補歷史空白的戧金漆器


南宋戧金柳塘圖朱漆斑紋長方形黑漆盒


盒內側銘文有“庚申溫州丁字橋巷解七叔上牢”十三字


宋代溫州的兩個了不起:填補歷史空白的戧金漆器

南宋戧金沽酒圖長方形朱漆盒

蓋內朱書“丁酉溫州五馬鐘念二郎上牢”十二字


宋代溫州的兩個了不起:填補歷史空白的戧金漆器

南宋戧金酣睡江舟圖長方形黑漆盒


宋代溫州的兩個了不起:填補歷史空白的戧金漆器

南宋戧金庭園仕女圖銀扣蓮瓣形朱漆奩


早先大家一直認為戧金漆器最早是元代才出現的,因為沒有明確紀年墓葬出土,沒有實物證據,只有在古籍中能看到。比如元代末年陶宗儀的《輟耕錄》和明代曹昭的《格古要論》,裡面有提及戧金漆器。那現在,我們可以將戧金漆器提前到南宋。


那什麼是戧金漆器呢?漆器本來便是需要精工細作的物件,熗金就更精細了。所謂戧金,是指在朱漆或黑漆漆地表面用針或刀鏤刻出纖細線槽,並在線槽中貼以金箔,再細加研磨,從而形成金線紋飾。武進宋墓出土的朱漆戧金漆器,代表了宋代戧金漆器的最高水平。而在當時生產出如此精美漆器的,非溫州莫屬。


宋代溫州的兩個了不起:填補歷史空白的戧金漆器

宋代溫州的兩個了不起:填補歷史空白的戧金漆器

宋代溫州的兩個了不起:填補歷史空白的戧金漆器

宋代溫州的兩個了不起:填補歷史空白的戧金漆器

同為溫州漆器的宋代慧光塔描金經函

據文獻記載,在北宋都城汴京和南宋都城臨安的繁華大街,均開設有溫州漆器專賣鋪。皇親國戚、官僚、地主、富賈、士大夫較為集中、交通便利、舟船容易到達的大中型城市,如開封、杭州、常州、淮安、鎮江、邵武等,都是溫州漆器暢銷的地方。同時漆器也成為除龍泉窯瓷器和絲織品之外,“海上絲綢之路”獨特的外銷商品。而武進墓中出土漆器很可能是薛通判在溫州定製後帶回老家,併成為其近親女眷的珍貴陪葬品的。


那在出土的戧金漆器中,有一件是需要大家重點關注的。就是這件南宋戧金庭園仕女圖銀扣蓮瓣形朱漆奩(盛妝器),一是因為器物精美絕倫,它通體外髹朱漆,內髹黑漆,木胎,呈十二稜蓮瓣形,分蓋、盤、中、底四層,各層皆由銀扣鑲口。稜間戧刻荷花、牡丹等折枝花卉,蓋面戧刻仕女消夏圖,蓋內側朱書“溫州新河金念五郎上牢”銘文。


二是因為這件戧金紋飾極為特殊。與一般的仕女圖不一樣,此仕女圖中兩仕女手中分別執團扇與摺扇。這是中國最早的摺扇圖像。


宋代溫州的兩個了不起:填補歷史空白的戧金漆器

南宋戧金庭園仕女圖銀扣蓮瓣形朱漆奩蓋面


古籍中關於宋代摺扇的記述雖然不少,但實物形象卻非常罕見。婺源博物館有一枚背面是展開的摺疊扇的宋代銅鏡,故宮博物院藏南宋《蕉蔭擊毬圖》,女子桌前有一把尚未完全合攏的摺疊扇。但這些摺扇形象,並不清晰並且描繪不夠精細。而溫州南宋戧金漆器上仕女所持之摺扇,無論形態的完整性,持扇者神態及其使用場景,還是繪有花卉的扇面,都是南宋摺扇形象之佼佼者。


因為關於摺扇的來源問題,也一直存在爭議,有源於東晉、南北朝、五代,還有日本等多個說法。此次摺扇形象的發現,也為摺扇歷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難能可貴。該扇扇骨6根,開合幅度較小,同時期日本扇的扇骨為5-8根,而江南明墓中出土的摺疊扇,扇骨少則12根,多者25根。由此可見,南宋時期溫州流行的摺扇,應該屬於日本樣式。


由此,我們在江蘇武進墓中得到了來自宋代溫州兩個了不起的發現,最精美的溫州戧金漆器以及最早最美的摺扇形象。給溫州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