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宋代温州的两个了不起:填补历史空白的戗金漆器

宋代温州的两个了不起:填补历史空白的戗金漆器


1976年4月。江苏武进县村前乡蒋塘村的村民在开挖排水沟的时候,发现了一组三座并列的墓。虽无明确墓志,但根据随葬品信息与《宋史》等文献资料,推测墓主人应为当为吏部尚书、毗陵公薛极的女眷。薛极是武进人,《宋史》有传,1208年之前曾任温州通判。墓葬为砖顶木椁墓,年代为南宋,其中出土丰富的随葬品,有丝织品、瓷器、文具、装饰品及其他杂器,其中的漆器尤为重要。墓葬漆器的清理报告,在当年的《文物》杂志上一经刊出,就引起了学界的热烈关注。那墓葬中的漆器究竟厉害在哪呢?


首先,这座墓葬中出土的4件南宋戗金漆器,要知道目前国内出土的南宋戗金漆器数量屈指可数。第二点,这4件戗金漆器保存状态非常好,器物完整,尤其是戗金色彩闪闪,贵气逼人,堪为国宝。


宋代温州的两个了不起:填补历史空白的戗金漆器

宋代温州的两个了不起:填补历史空白的戗金漆器

宋代温州的两个了不起:填补历史空白的戗金漆器


南宋戗金柳塘图朱漆斑纹长方形黑漆盒


盒内侧铭文有“庚申温州丁字桥巷解七叔上牢”十三字


宋代温州的两个了不起:填补历史空白的戗金漆器

南宋戗金沽酒图长方形朱漆盒

盖内朱书“丁酉温州五马鐘念二郎上牢”十二字


宋代温州的两个了不起:填补历史空白的戗金漆器

南宋戗金酣睡江舟图长方形黑漆盒


宋代温州的两个了不起:填补历史空白的戗金漆器

南宋戗金庭园仕女图银扣莲瓣形朱漆奁


早先大家一直认为戗金漆器最早是元代才出现的,因为没有明确纪年墓葬出土,没有实物证据,只有在古籍中能看到。比如元代末年陶宗仪的《辍耕录》和明代曹昭的《格古要论》,里面有提及戗金漆器。那现在,我们可以将戗金漆器提前到南宋。


那什么是戗金漆器呢?漆器本来便是需要精工细作的物件,炝金就更精细了。所谓戗金,是指在朱漆或黑漆漆地表面用针或刀镂刻出纤细线槽,并在线槽中贴以金箔,再细加研磨,从而形成金线纹饰。武进宋墓出土的朱漆戗金漆器,代表了宋代戗金漆器的最高水平。而在当时生产出如此精美漆器的,非温州莫属。


宋代温州的两个了不起:填补历史空白的戗金漆器

宋代温州的两个了不起:填补历史空白的戗金漆器

宋代温州的两个了不起:填补历史空白的戗金漆器

宋代温州的两个了不起:填补历史空白的戗金漆器

同为温州漆器的宋代慧光塔描金经函

据文献记载,在北宋都城汴京和南宋都城临安的繁华大街,均开设有温州漆器专卖铺。皇亲国戚、官僚、地主、富贾、士大夫较为集中、交通便利、舟船容易到达的大中型城市,如开封、杭州、常州、淮安、镇江、邵武等,都是温州漆器畅销的地方。同时漆器也成为除龙泉窑瓷器和丝织品之外,“海上丝绸之路”独特的外销商品。而武进墓中出土漆器很可能是薛通判在温州定制后带回老家,并成为其近亲女眷的珍贵陪葬品的。


那在出土的戗金漆器中,有一件是需要大家重点关注的。就是这件南宋戗金庭园仕女图银扣莲瓣形朱漆奁(盛妆器),一是因为器物精美绝伦,它通体外髹朱漆,内髹黑漆,木胎,呈十二棱莲瓣形,分盖、盘、中、底四层,各层皆由银扣镶口。棱间戗刻荷花、牡丹等折枝花卉,盖面戗刻仕女消夏图,盖内侧朱书“温州新河金念五郎上牢”铭文。


二是因为这件戗金纹饰极为特殊。与一般的仕女图不一样,此仕女图中两仕女手中分别执团扇与折扇。这是中国最早的折扇图像。


宋代温州的两个了不起:填补历史空白的戗金漆器

南宋戗金庭园仕女图银扣莲瓣形朱漆奁盖面


古籍中关于宋代折扇的记述虽然不少,但实物形象却非常罕见。婺源博物馆有一枚背面是展开的摺叠扇的宋代铜镜,故宫博物院藏南宋《蕉荫击毬图》,女子桌前有一把尚未完全合拢的摺叠扇。但这些折扇形象,并不清晰并且描绘不够精细。而温州南宋戗金漆器上仕女所持之折扇,无论形态的完整性,持扇者神态及其使用场景,还是绘有花卉的扇面,都是南宋折扇形象之佼佼者。


因为关于折扇的来源问题,也一直存在争议,有源于东晋、南北朝、五代,还有日本等多个说法。此次折扇形象的发现,也为折扇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难能可贵。该扇扇骨6根,开合幅度较小,同时期日本扇的扇骨为5-8根,而江南明墓中出土的折叠扇,扇骨少则12根,多者25根。由此可见,南宋时期温州流行的折扇,应该属于日本样式。


由此,我们在江苏武进墓中得到了来自宋代温州两个了不起的发现,最精美的温州戗金漆器以及最早最美的折扇形象。给温州点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