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中山大力推廣“粵省事”“粵康碼”互認機制

央廣網廣州2月26日消息(記者鄭澍 何偉奇)26日下午,廣東省中山市委政法委副書記張忠誠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現在是時候謀劃相鄰城市聯防聯控工作,以大灣區的視野謀劃灣區城市間聯防聯控。

張忠誠稱,在總結前段“各自為戰”的防控基礎上,現在是時候謀劃相鄰城市聯防聯控工作,我認為這是跳出各市分區分級管控模式,以大灣區的視野謀劃灣區城市間聯防聯控的“窗口期”。

以中山為例,中山位於粵港澳大灣區幾何中心地帶,與佛山、珠海、江門相鄰,市內部分鎮區與珠海、順德等地區毗鄰,生產性、生活性活動十分頻繁,其個體模糊了行政區劃的概念,呈現“同城化”狀態,給城市間聯防聯控工作帶來嚴峻挑戰。接下來,我們將和周邊兄弟城市密切溝通,積極探索,努力建立好相關機制,形成更大的疫情防控合力。

要進一步完善“珠中江”信息共享機制。珠中江三市已形成常態化的在傳染病應急響應狀態下的信息互通、協同聯動等工作機制,2019年還開展了埃博拉病毒疫情應急處置聯合演練。此次疫情防控中,中山市在原有框架下進一步健全和完善聯防聯控機制,特別是加強了信息的實時共享,聯合開展疫情研判和風險評估。

要大力推廣使用“粵省事”“粵康碼”互認機制。依託“粵省事”“粵康碼”平臺,引導返粵人員自主申報,制定互認通行機制,共同解決跨區域通行問題。目前中山返程人員健康自主申報率已位居全省前列。

要健全跨區域協同、應急處置機制,加強“產學研”合作,推動醫療診治方案共享和危重病人會診,推進跨區域疫情防控聯合科技攻關,推動跨區域的醫護人員、防疫物資等相關資源的高效組織和調配。

還要推動落實跨區域便利出行保障機制。隨著經濟、社會秩序進一步恢復,省內市域間流動將進一步增大。當前中山跨市公交線路21條,其中,至珠海12條、至順德6條。因疫情防控需要,經與周邊城市商定,中山市21條跨市公交線路於2月3日全面暫停運營。

為保障復工復產和經濟社會秩序的進一步恢復,將有序恢復跨市線路運營,目前,已恢復8條至珠海線路。接下來,我們將繼續加強周邊城市的溝通協作,統一步調,堅決保障區域群眾生活生產性出行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