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疫情改變汽車銷售模式,線上賣車能否衝擊4S店?


疫情改變汽車銷售模式,線上賣車能否衝擊4S店?

突然飛來的“黑天鵝”,把大家都隔離在了家裡,商業活動也被按下了暫停鍵。當然,在互聯網如上發達的今天,還可以換個方式做生意,那就是電子商務。疫情期間,各行各業都把交易場景搬到了網上,汽車行業也不例外,一直處於配角的汽車電商也借勢走上了前臺。

疫情改變汽車銷售模式,線上賣車能否衝擊4S店?

據瞭解,國內主流品牌幾乎都加入了網上賣車的行列,紛紛於近期開通了線上智能展廳,並且不斷開拓新的“帶貨”渠道,消費者可以在網上直接下單,經銷商可以辦好各種手續並上門送車。那麼,汽車電商能否逐漸被大眾接受,像手機等行業那樣成為主流消費渠道呢?

疫情之下網上賣車紅了

疫情對汽車銷售的直接影響,就是線下的集客被中止,但消費者的需求仍在,這個時候就需要換一種方式來拓展客戶,而互聯網線上營銷就成了最佳的手段。比如最近某門戶網站的社交小程序在線拓客活動,就做得有聲有色。

從線下走向線上,汽車廠商的集客活動並沒有因為疫情而停止,因為客戶就那麼多,競爭對手都在發力,必定此消彼漲,所以誰也不敢放鬆。據瞭解,東風日產、沃爾沃、豐田、吉利、長城、捷途、廣汽本田、一汽奔騰等車企,都啟動了涵蓋選車、購車、用車保養等環節的線上汽車銷售服務。

比如:2月8日,一汽奔騰就攜手全網200餘家經銷店正式統一網上開業,24小時響應用戶需求。消費者可以通過奔騰各經銷店線上旗艦店,實現VR看車、線上諮詢甚至網上購車等服務。長安汽車也推出了線上看車功能,不出家門,一部手機,看遍所有車型。在家購車,提供上門購車服務,併為消費者代辦所有購車手續;上門叫車,為購車客戶提供上門叫車服務,並對新車進行消毒。

疫情改變汽車銷售模式,線上賣車能否衝擊4S店?

還有廣汽豐田,通過豐雲行APP進行線上AR看車,也可以通過廣汽豐田官網等渠道全方位瞭解新車信息。如果有購買意向,可以通過APP直接進行預約,線上支付定金,經銷商可提供上門取送車服務,並給車輛進行消毒等工作。

不管是因為成本壓力的“被逼無奈”,還是有棗沒棗打一竿的“權宜之計”,總之疫情期間車企的線上營銷搞得如火如荼。相信經過這段時間的普及,汽車廠商也會重新評估汽車電商的價值。

車企對電商的矛盾心情

其實,汽車企業所以能迅速啟動電商業務,與平時的準備是分不開的。事實上,汽車電商業務這幾年在車企中一直沒有缺席,包括汽車之家、易車等主流汽車媒體平臺也一直在推網上4S店功能,很多車企也都有自己的官網,並在各平臺開通官方帳號,汽車經銷商也都有數字營銷業務,可以說在“觸網”這個問題上,汽車廠商一直都不含糊。

疫情改變汽車銷售模式,線上賣車能否衝擊4S店?

並且,車企也一直在積極參與,除了類似“開網店”的模式,還有一些企業找網紅直播賣車,比如2019年10月,雷佳音代言寶沃汽車,一場直播累計觀看人數達459萬。還有電商平臺知名主播薇婭化身長城汽車線上“銷售顧問”,有超過230萬人次在線觀看薇婭賣車,並且在15分鐘內賣掉了40臺車。

還有就是在“雙11”這樣的重要節點,與各互聯網平臺的進行合作,包括淘寶、京東、汽車之家、易車、拼多多等,每年都會有一次狂歡。2019年寶沃與年輕的拼多多合作,5分47秒賣了500輛車,銷售額7500多萬元。當時,拼多多運作了長安CS75、五菱宏光S3、觀致5S、名爵ZS、寶沃BX5/BX7/BX7TS共五個品牌的車型,不到半天就賣出了2700輛新車。

疫情改變汽車銷售模式,線上賣車能否衝擊4S店?

但是,從廠家的角度,一直沒有把電商當成銷售主流渠道,而定位是“一種有效的集客方式”和“一種高效的促銷手段”,充其量是“4S店模式的有力補充”。並且,汽車電商一直是在4S店渠道內運作,而不是一種全新的銷售渠道。甚至對於很多品牌,連促銷都不算,只定義為營銷推廣方案,比如借“雙11”的巨大流量契機,搞一些秒殺活動,達到搏眼球的效果就夠了。所以網上賣車才總能看到超低價,因為並不是常態。

4S店模式背後的利益鏈

事實上,電商在汽車行業的推廣力度不可謂不大,自2015年開始興起汽車電商潮,各種汽車電商模式你方唱罷我登場,但傳統4S店模式一直非常堅挺,對電商模式一直是“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態度,所以汽車電商一直施展緩慢。

疫情改變汽車銷售模式,線上賣車能否衝擊4S店?

說到底,這是由汽車4S店模式的特點決定的。汽車4S店模式下,汽車經銷商與廠家的捆綁非常深,投資一個4S店需要投入鉅額的資金,需要按廠家的標準建店,人員培訓、銷售模式都由廠家來統一進行,而且4S店還要給廠家一大筆保證金,用於車輛、零部件和精品的庫存,可以說4S店模式對於廠家是非常有利的。當然,經銷商也是無利不起早,既然付出這麼多,廠家就要保證其在一定區間內的壟斷地位。

在這種封閉的體系內,無論是汽車廠家和經銷商都不會有深度參與汽車電商的意願,因為大家有目共睹,電商的發展嚴重衝擊了實體店。目前,汽車廠家把電商視為營銷推廣手段,以及滯銷車的清庫手段,一般廠家願意與電商深度合作的,都是4S店賣不出去的滯銷車。

疫情改變汽車銷售模式,線上賣車能否衝擊4S店?

不過,4S店模式也不是堅不可摧,雖然廠家和銷銷商都願意維護這個體系,但是無奈市場在變化,就算互聯網企業無法深度參與汽車銷售,但是卻大有壟斷銷售線索之勢,現在4S店自己獲得銷售線索的成本要遠高於互聯網,而且效果還不好,與此同時互聯網的報價使得價格體系越來越透明,不只在賣車環節,甚至裝飾、維修、金融、保險和二手車等衍生環節都越來越透明。

這使得4S店賺錢越來越難,成4S店的高運營成本就成了負擔,無論廠家還是經銷商都越來越難以承受這種高成本模式。

疫情改變汽車銷售模式,線上賣車能否衝擊4S店?

目前,很多造車新勢力就已經放棄了4S店模式,而是以網絡銷售為主。以特斯拉為例,要買車需要到官網進行購買,即通過網上購車的方法完成購買的操作,包括定金、尾款支付等。

國內的蔚來、小鵬等國內的造車新勢力也基本複製了這種模式。2019年,戴姆勒(奔馳母公司)董事會成員貝思格甚至聲稱:預計到2025年,奔馳在全球將有25%的車輛銷售來自線上。

新零售模v式是大勢所趨

當然,汽車有其特殊性,消費者買車之前要試駕體驗,買車之後要辦各種手續,不可能像快消品和電子產品那樣方便,所以汽車電商不可能大量淘汰實體店,但是會重新解構汽車銷售流程,打碎4S店“前店後廠”的模式。

按現在的4S店模式,消費者買車的入口是4S店,維修保養也要經過4S店,所以4S店可以通過賣車捆綁各種衍生業務。而汽車電商模式下,入口是電商,而其它各種專業服務都可以獨立出去,包括各種體驗店、交付中心、維修保養店、汽車飾品店、二手車經銷店等,甚至金融和保險都可以是第三方的,這樣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壟斷,給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的餘地,各個環節充分競爭之下,服務和價格都會更有優勢。

疫情改變汽車銷售模式,線上賣車能否衝擊4S店?

這就是如今大家都在探索的新零售模式,即電商為基礎,獨立於4S店的新渠道。2018年,美國大型的量販超市Costco共計賣了60多萬臺汽車。Costco的模式相似於拼多多等線上領域,即購物成本較低,性價比平衡、紛繁複雜的各類購車流程被大大壓縮。

在中國,廠家也在有意識的探索新零售模式,比如去年成立的上汽榮威智能廣場,集高顏值、高科技於一身,標誌著汽車行業首個新零售服務體系實現了場景化落地,它不同於4S店,也不同於純電商,而是“線上線下服務產品一體化”的銷售模式,這相對於純電商以及傳統線下零售的最大優勢在於重構“人、貨、場”的三角關係,打破了線上與線下消費場景的界限。

疫情改變汽車銷售模式,線上賣車能否衝擊4S店?

隨著技術的進步,相信這種融合汽車電商的新零售模式,有望攻破汽車4S店這個堡壘。汽車4S店,類似於電子行業的中關村,賺錢的邏輯是“信息不對稱”,而互聯網讓一切變得透明,5G的來臨又讓網上賣車有了技術支撐,VR等虛擬成像技術讓人在網上也有身臨其境之感,線上拓展客戶有了技術支撐,同時互聯網普及程度已經非常高了,消費者心理上也很容易接受。

再加上特斯拉、蔚來、上汽等企業的深度嘗試和推廣,因此,即便汽車電商面臨很多痛點,但也並非就沒有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