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 被抛弃的共享汽车,撕掉了谁的“遮羞布”潮水退去,原来没穿底裤

新能源共享汽车“坟场”的出现,无疑暴露了共享出行行业尚无成功盈利模式的现状。相比传统燃油汽车,纯电动汽车在使用周期的末期,整车转让几乎难以实现。电池更换、旧电池的利用与回收,下沉至三四级汽车市场,对于当前的新能源共享汽车而言,仍是停留在纸面上的“出路”。新能源二手车回收难度大,是新能源共享汽车长被遗弃直接原因。

被抛弃的共享汽车,撕掉了谁的“遮羞布”潮水退去,原来没穿底裤


惨遭废弃的共享汽车

为何仅仅只能使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就被下线处理?其实真正的原因是,这些车辆被用户使用一段时间后,损耗很大,用户不爱租了,能够产出的收益减少。每一辆车都需要有车位停放, 需要有人日常维护,还有折旧,这种运营成本是共享汽车企业扛不住的主要原因。这种情况下,共享汽车公司宁愿去更换新车。

被抛弃的共享汽车,撕掉了谁的“遮羞布”潮水退去,原来没穿底裤


目前共享出行的每一单成本都不可控,往往成本大于收入,还很难对用户进行行为约束。如果不聚焦一些诸如机场往返、大学城、商业园区等适合使用共享汽车的场景的话,共享汽车就不可能成为一种公共交通的有效补充。车企过去一味地注重规模扩张就是蒙眼狂奔,大潮退去才知道谁在裸奔。

领头羊的日子不好过

汽车共享企业大规模出现的时间在2016~2017年。上海市政府于2016年2月出台《关于本市促进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2017年8月,交通运输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促进小微型客车租赁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充分认识、发挥分时租赁的作用。

在政策的助推下,一大波汽车共享企业应运而生,而参与者的身份也是五花八门,不仅有创业公司、互联网公司,还有整车企业、地产商等,都试图分一杯羹。这其中最为有代表性的公司就是环球车享。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5月,上汽车享网旗下的分时租赁公司e享天开与上海国际汽车城旗下的电动车租赁公司EVCARD整合,合资成立环球车享汽车租赁有限公司,统一使用EVCARD品牌。目前EVCARD累计投入电动汽车数量超过4.2万辆,投入运营还车点超过1.3万个,会员超过400多万名,平均每1.2秒就有一笔订单。

被抛弃的共享汽车,撕掉了谁的“遮羞布”潮水退去,原来没穿底裤


如果从坐拥的资源实力以及运营的车辆规模和运营网点来看,环球车享都是毫无争议的业内领头羊。虽然近两年来,不断有汽车共享公司倒闭或者退出市场,但环球车享未曾有过经营不善的消息传出。“环球车享正在收缩网点,管理层也发生了变动,为了经营业绩能够达标,公司把旗下的几千辆车已经出租了,租出去的车辆用来跑专车,可以说是靠垄牌照资源在运转。”

为什么这些车辆不整备?“主要是新能源汽车目前的残值率太低,根本不适合再重新整备,特别是前几年产的纯电动汽车,电池续驶里程短、性能衰减快,基本不值钱了,现在换一块新电池的成本都要比旧车价值高。

试错是成功必须付出的代价,我们不能否认陆续倒闭或者退出的汽车共享运营企业所做的行业贡献。任何行业都有先行者、试错者,这符合行业发展规律。就汽车共享来看,其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毋庸置疑。

可以说,汽车共享仍然有好的前景,只是如何实现理想状态下的商业化运营,仍然需要继续探索、继续试错。倒下的企业已经用血的代价给后来者以最鲜红的警示。笔者认为,参与汽车共享业务运营的相关企业,首先思考的是,如何避免大规模的资源浪费,要学会量入为出,其次要回归到商业服务的本质,不要一方面干着重资产运营的活,另一方面心里又有一个不切实际的互联网平台梦。前人的经验教训,后人哀之勿不鉴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