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零食巨头众生相:百草味50亿“卖身”,良品铺子上市涨停

最近的零食市场不大太平。

昨天(24日),良品铺子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成为零食三巨头中最后一家上市的公司。因为疫情的影响,上交所为良品铺子举办了网络上市仪式,这也是A股历史上第一次没有现场

只有线上直播的上市仪式。

股价的波动也让人激动。9时30分开盘时,良品铺子股价为17.14元/股,而到晚间收盘时,良品铺子上涨44.03%至涨停,总市值达68.7亿元。

零食巨头众生相:百草味50亿“卖身”,良品铺子上市涨停

而就在良品铺子上市的一天前(23日),百事饮料以7.05亿美元(约合50亿人民币)的价格全资收购百草味。

据了解,好想你在2016年收购百草味时,仅花费9.6亿元,短短四年,通过转手百草味一口气净赚40多亿,这也是近年来食品领域较大规模的一次收购。

良品铺子A股上市,外资搅局零食业.....看似这只是“卖零食”的小生意,但生意的背后早已是竞争白热化的战场。

零食巨头众生相:百草味50亿“卖身”,良品铺子上市涨停


乘风而起,盘点发家路


一包不起眼的零食背后,实际上是一片万亿级的战场。

2018年年底,商务部发布的《消费升级背景下零食行业发展报告》显示,从2006年到2016年,零食行业总产值增长幅度达422.51%,年复合增长率为17.98%,同时,到2020年零食行业总产值规模将接近3万亿元。

简单拎一个数据,仅仅三只松鼠这一个品牌,在今年年货节的时间就完成了36. 89亿的销售额。

30多亿是个什么概念?李佳琦2019年双十一期间,带货所有品牌销售额是10亿。足见零食消费市场的规模。

零食巨头众生相:百草味50亿“卖身”,良品铺子上市涨停

按照营收规模,三只松鼠、百草味、良品铺子常被行业分析师并称为“零食三强”,也是我们常说的零食三巨头。

纵观三家零食企业在这十几年间的发展,几乎抓住了每一个关键节点

2003 年,蔡红亮在杭州下沙大学城开了一家“百草味”店铺,专门把散装零食卖给年轻人。到 2006 年,百草味已经开了 140 多家门店,销售额破亿。同年,良品铺子作为一家袋装零食店在武汉广场开业。

2010年,电商红利期,蔡红亮看见了机会,决定进行电商转型。他火速入驻主流电商平台,将线下门店全部关闭,一心一意投入线上门店建设。

良品铺子也紧随其后,同样从门店走上线上,但与百草味不同的是,良品铺子并没有放弃线下门店的扩展,一直坚持“平台电商+社交电商+自营渠道

”的多线布局发展战略,到现在已经拥有了 2000 多家线下门店。

零食巨头众生相:百草味50亿“卖身”,良品铺子上市涨停

2012 年,三只松鼠横空出世。三只松鼠刚成立,就明确了自己的定位,要做一个线上休闲零食品牌。不久,三只松鼠正式入驻天猫商城,在众多商家享受免费流量不愿花钱投广告时,三只松鼠抓住了付费流量的红利,重金砸钻石展位

巨额广告费带来了极大的曝光量,仅用了 60 几天,三只松鼠在天猫商城的销售额就达到10万元,冲上天猫坚果类销售第一名,同年,三只松鼠第一次参加双十一大促,实现了日销售额766万的好成绩。

2016年,百草味被上市公司好想你以9.6亿元收购,开启双品牌发展路线。2019年7月,三只松鼠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被称为“国民零食第一股”。良品铺子曾在2015年谋求港股上市未果,2018年又在A股提交上市申请,在2020年2月24日成功“鸣锣”。

2019年的双十一,三只松鼠在0点19分23秒销售额率先破亿,继续稳居全网休闲零食行业的榜首。紧随其后的是百草味,在凌晨1点销售额破亿,而良品铺子稍晚十几分钟,排名第三。

太平洋证券根据2019年上半年零食行业的线上销售数据统计测算出,仅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百草味三家线上实现了92.64亿元售额,同比增长22.58%,高出行业增速将近9个点。

零食巨头众生相:百草味50亿“卖身”,良品铺子上市涨停


红利将尽,成长有烦恼

“新零售”背景下,零食电商行业在营业额新增的同时,也面临挑战,在互联网流量红利日渐减少的情况下,零食电商增长也在放缓。

零食巨头众生相:百草味50亿“卖身”,良品铺子上市涨停

作为一个规模巨大、竞争激烈、品牌分散的行业,零食行业的从业者免不了面临着同质化严重、毛利润有限、增长空间也有限的窘境。

从产品来说,即使是零食业巨头,也并无独具优势的龙头产品,零食行业在售的零售差异化有限。要知道,即使是以坚果起家的三只松鼠,也已在向全品类进行转型。

相关资料显示,2017年良品铺子的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仅为0.77%,2017年上半年三只松鼠的研发比重也仅为0.24%。而在这连百分之一都不到的研发投入中间,绝大部分都是用来进行产品布局或者包装设计,而生产环节的投入几乎为零,基本上采用的是与第三方合作的方式。

零食巨头众生相:百草味50亿“卖身”,良品铺子上市涨停

而从目前多数企业的发展策略来看,差异化也很难体现。在销售渠道上,线下的直营、分销、加盟店等齐头并进;线上,电商平台的代销与经销模式也同步发力。在业内,已经没有企业具备明确的绝对优势,即使是“三强”也没有。

同时,低价竞争、渠道竞争引发的低利润问题也在困扰着整个零食行业。

“大部分品牌为抢夺市场份额,以价格战为利器,抢夺‘市场销量第一’,导致好产品卖不出好价格,整个行业都不愿意做好产品,拖累整个行业发展。”对于行业多年的价格战,良品铺子创始人杨红春这样总结。

尽管都有这样的认知,但在实际销售上,价格战依然是各大品牌的主要武器。去年“双十一”期间,包括“三巨头”在内的互联网零食企业,在各大电商平台均力推不同程度的优惠,以性价比吸引消费者。不可否认,价格战带来了一定的增长,但与之相伴的另一个结果是,零食企业的利润率普遍偏低。

伴随着流量红利的消退,获取流量的成本在不断变高,品牌的净利润空间也越来越低,据三只松鼠IPO提交的招股说明显示,其在2015-2017年度的财务数据显示,毛利率分别为0.4%、5.3%、8.3%。

外资巨头的介入,也为国内零售企业增添了隐忧。

2月23日晚,好想你公告,拟以7.05亿美元价格,向百事饮料出售百草味母公司郝姆斯100%股权。市场似乎对外资的介入并不乐观,截至2月24日,三只松鼠收跌0.42%,好想你收跌2.14%。

零食巨头众生相:百草味50亿“卖身”,良品铺子上市涨停


战略转型,各自谋出路


有人将零食行业三巨头的特点进行了这样的概述:

百草味:最早诞生,被“二度卖身”给百事,“以后会不会推出可乐味的瓜子”

三只松鼠:打造ip,动漫、漫画、周边都不落,市场占有率11.2%的后起之秀

良品铺子:门店最多,“云敲锣上市”,“恭喜,又吃出一家上市公司”

零食巨头众生相:百草味50亿“卖身”,良品铺子上市涨停

虽是玩笑话,但也从侧面概括了企业的特色,也侧面体现了企业寻求突围的方向。在目前严峻的市场形势下,面对新的消费环境,我们看见了不同品牌从营销手段到产品优化等不同维度的尝试。

产品永远是王道,也是拉开差异化的重要路径。根据行业发展趋势报告,食品行业的发展,品质化和健康化成为重中之重。据了解,为减轻产品同质化问题,百草味2017年在临江总部生产基地正式启用期间启动了食品研究院,产品研发声势较大,也拓展了果木炭火烤、低温烘烤、FD冻干技术等一系列创新。

渠道就是流量,线上线下多渠道触达用户,是零食销售依旧需要注意的重点。

即使是全部投入线上的百草味,也于2017年宣布重新布局线下市场,在走线下渠道时,首家门店筹备了一年多才开业。而良品铺子则是先线下后线上,目前门店规模2300家,营收大约各占一半。不管哪种模式,谁能更快、更便捷、更有优势地触达消费者,谁就将赢得更大的增长空间。

另外,好的服务与营销手段,双管齐下,可以显著提升品牌粘性与忠实度。

三只松鼠品牌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强化IP形象,“松鼠文化”也已渗透到企业内部。2014 年,三只松鼠甚至成立了一家全资子公司:松鼠萌工场动漫文化有限公司,去年 12 月 24 日,三只松鼠同名动画片《三只松鼠》成功登陆央视,一个基于松鼠IP的文化产业版图逐渐浮现,但凡提起松鼠,势必能够想起三只松鼠这个品牌。

零食巨头众生相:百草味50亿“卖身”,良品铺子上市涨停

而百草味则是抓住了去年热门的“国潮”元素。

前有大白兔奶糖味润唇膏、老干妈卫衣,后有“国潮”零食。去年年货节期间,百草味联合颐和园发起“国潮新年味”营销活动。而在 2020 年年货节期间,百草味又联合国家宝藏推出“开门纳福”系列国潮礼盒,设计包装和产品内容的灵感均来自文物,这种营销活动新奇有趣,对年轻人的吸引力非常可观。

零食巨头众生相:百草味50亿“卖身”,良品铺子上市涨停

当然,因为市场本身的复杂性和品牌主自身发展的内外因素,休闲零食的未来之战中,各大品牌究竟靠什么取胜,目前言之尚早。但面对越来越理性,越来越挑剔的消费者,谁能真正做到“用户至上”,谁就将赢得更大的制胜几率。

天猫大食品发布的2020年休闲食品的消费趋势报告显示,2020年,整个休闲零食市场规模会达到3万亿元

而在百草味50亿“卖身”,良品铺子上市涨停的背景下,零食行业将面临怎样的挑战?又会做出怎样的改变?我们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