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0 歷史上座山雕,被捕後並非死於監獄,真正的座山雕到底是如何死的

《智取威虎山》是一部相當有影響力的老電影,電影塑造的人物形象時至今日都深入人心。有正派的英雄角色楊子榮,機警敏銳,臥底的每一步都讓人膽戰心驚,也有作為大反派的土匪頭子座山雕,陰險狡詐,手段狠辣,集反派人物特性於一身。那麼,很多人心中一直會有一個疑問,那就是歷史上真的存在這樣一個座山雕嗎?如果存在,那麼他的結局究竟是什麼樣的呢?

歷史上座山雕,被捕後並非死於監獄,真正的座山雕到底是如何死的

生於土匪世家,生計所迫落草為寇

眾所周知,《智取威虎山》是根據小說《林海雪原》所改編,而這本小說的創作也是依據作者在戰爭時期的親身經歷和見聞。因此小說裡的座山雕是確有原型的。

座山雕的原型叫作張樂山,山東人。他的爺爺和爸爸都是土匪出身,也算是生在了一個“土匪世家”,當土匪對他來說也是一種祖傳的手藝。但是土匪這一行當的危險性的確不低,在幼年時就遭遇了父母雙亡。

12歲那年,他決定和當時的很多山東人一樣,加入到闖關東的大軍之中,成為了黑龍江的一名伐木工人。但是,伐木對張樂山而言實在是過於勞累,因此,幹了一段時間之後,他還是決定重操舊業,落草為寇,加入了當地的匪夥,成為了一名土匪。

歷史上座山雕,被捕後並非死於監獄,真正的座山雕到底是如何死的

能力出眾,詭計多端,各方勢力都奈何不得

張樂山本人確有一身本領,他體力過人,據傳在年老的時候還能追得上野兔,槍法也很好,並且由於當過伐木工,對當地的地形非常熟悉,最重要的是心狠手辣,這對於一名土匪可謂是核心素養。在加入匪夥後,他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認同,成為了匪首。

成為匪首後,張樂山帶領自己的一票人馬做大做強,雖然招來了官府的注意,從清末到解放前,不斷有人試圖殲滅他們,但由於張樂山的狡猾,都無功而返。甚至連同為土匪出身的張作霖都沒能將他們拿下。

九一八事變之後,東北成為偽滿洲國和日本統治的地區,東北抗聯和日偽軍隊都曾試圖拉攏張樂山,但他也只是多方收受好處,並不真心實意幫助誰。在前去接受日本招安的時候,他由於多疑,酒席吃到一半就從酒樓上跳了下來,逃出城區。這也傳為一段笑談。

歷史上座山雕,被捕後並非死於監獄,真正的座山雕到底是如何死的

楊子榮深入虎穴,使“座山雕”伏法

日本戰敗後,張樂山仍然秉持自己左右逢源的手段,一方面接受解放軍牡丹江軍區的收編,另一方面又和國民黨軍隊暗通款曲,收取好處,所以他的小日子依舊過得有聲有色,似乎什麼都影響不到他的山頭。

1946年,東北多地的土匪都被擅長游擊戰、運動戰且得民心的人民軍隊所剿滅。張樂山一夥雖然熟悉地形、狡詐多端,但為自保也不得不放棄資源退入深山老林之中。

但是,深山老林畢竟養活不了一眾以劫掠為生的土匪。於是在不久之後,困難至極的張樂山就給當地政府送去了一封恐嚇信,說如果不提供10袋白麵,20件棉衣,就要讓官員人頭落地。

正是憑藉這封信,確定了張樂山已然山窮水盡的處境。於是牡丹江軍區派出一個營的兵力前去剿滅,但大部隊的搜索還是一無所獲。因為張樂山雖然處於困境之中,但狡猾的本性沒有改變,他的人馬藏在地窖裡,在周邊設置三道哨卡,只要圍剿部隊驚動任何一道,他就會逃之夭夭。

歷史上座山雕,被捕後並非死於監獄,真正的座山雕到底是如何死的

這時,大家最為熟悉的故事就發生了。後來寫成了《林海雪原》一書的團副政委曲波,派出偵察員楊子榮和5名戰士,冒充成剛被解放軍剿滅的另一夥土匪,前來“投靠”張樂山,但負責接待他們的小頭目並不完全信任他們,只是一直推說在“請示”,始終不讓楊子榮與張樂山見面。於是,為了有機會接近張樂山,楊子榮假裝暴怒,押著小頭目,要求到大當家那裡說理,一行人直奔張樂山藏身之處而去。

但是真實的故事還是不如電影精彩,楊子榮直接進入了張樂山的藏身處,此時張樂山正在吸食大煙,未及反抗,就被擒獲。6名解放軍戰士押著二十餘名土匪下了山。隨後,張樂山被關押於牡丹江監獄。

歷史上座山雕,被捕後並非死於監獄,真正的座山雕到底是如何死的

網絡上有傳言說他是病死獄中,但查歷史檔案可以知道,對張樂山的死刑審判,程序完備,很多群眾觀看了審判全程。負責簽署死刑命令和執行死刑的親歷者也有記述,因此“座山雕”最終的結局是被槍決,這是可以確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