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赛迪机器人战“疫”系列报告

赛迪机器人战“疫”系列报告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正在全国蔓延,疫情防护工作形式严峻。在这样一场人人参与、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的战争中,许多机器人企业纷纷行动起来,以科技作为武器,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针对此种情况,机器人国评中心对疫情防控中机器人的种类、应用场景、产品核心技术、产品国内外发展情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推出了赛迪机器人战“疫”系列报告!


系列报告一:消毒机器人


消毒机器人,能够根据设定的路线,自动、高效、精准的对室内环境进行自动化消毒,具有自主避障、环境识别、自动通过闸机、自主搭乘电梯、自主消毒等功能,可以辅助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一、 应用场景


消毒机器人主要用于商场、机场、车站、医疗机构等公共场所的消毒防疫。


、产品核心技术


消毒机器人涉及的核心技术包括:自主导航技术、自主避障技术、语音识别技术、物联网技术、UV/UV-C消毒技术、光离子催化净化技术、过氧化氢蒸汽技术。


自主导航技术:采用激光雷达配合导航定位算法,实现机器人的自主导航定位功能。


自主避障技术:通过激光雷达、超声波传感器或碰撞传感器等检测规划路径上存在的障碍物,按照一定的避障算法实时更新路径,实现自主避开障碍物的功能。


语音识别技术:通过语音识别技术,机器人可以理解并执行使用者的指令。


物联网技术:通过智能IoT设备与工作区域组成物联网系统,实现自主通过闸机、搭乘电梯等功能。


UV/UV-C消毒技术:采用UV或UV-C设备,对工作区域进行消毒。


光离子催化净化技术:利用光催化氧化技术而生成氢氧基和超级氧离子,对工作区域进行消毒。


过氧化氢蒸汽技术:将过氧化氢溶液通过闪蒸技术形成蒸汽,对工作区域进行消毒。


三、产品国内外发展情况


1.国外产品情况

赛迪机器人战“疫”系列报告


2. 国内产品情况

赛迪机器人战“疫”系列报告


3.国内外产品水平综合对比


国外消毒机器人采用UV或UV-C照射消毒方式,与传统的喷洒式消毒相比,效率高、无二次污染,但是国外消毒机器人底盘大部分采用被动轮式结构,缺少自主导航功能,机器人无法自主运行到工作区域开展消毒作业。目前,国内消毒机器人大部分是在现有服务机器人基础上进行改装,通过增加自动喷洒模块或紫外线消毒装置,按照预先设定的运动路线,进行自动化消毒。除上述室内用消毒机器人之外,国内机器人企业如大疆、苏州博田等企业,也相继推出了适合室外使用的消毒无人机和环卫消杀机器人。


四、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深度学习、运动控制、大数据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消毒机器人在功能和应用场景上将会进一步的提升和完善。例如:实现快速部署和多手段复合消毒;针对不同区域实现定点分类消毒;优化消毒模式及运动路径,减少消毒用品浪费;丰富消毒用品种类,实现药品智能配比、输送,实时监测用品流量,提高消毒成效;具备人体检测功能,防止对人员造成伤害;优化视觉检测算法,可精准检测医护人员、患者等形体轮廓,实现快速定位消杀;实现消毒清洁一体化操作,集成消毒、清扫、烘干多种方式,按需定制操作模式;实现环境样本回收,搜集消毒区域样本,辅助检测人员快速判断消毒成果;提高产品自身防护等级,可进入高辐射、高温、高病菌场所开展作业;拓展产品落地场景,通过更换备品实现农田、果园、养殖场等生产性场所的药物和水体喷洒。


系列报告二:导诊机器人


导诊机器人,能够根据患者的就医需求,提供咨询解答、科室推荐、流程查询、业务指引以及挂号缴费等服务,具有语音交互、人脸识别、自动充电、智能行走等功能,可以辅助降低科室转诊率,优化就医业务流程,提升医院日常运行效率。


一、应用场景


导诊机器人主要用于各种医疗机构,用于智能导诊、导医服务及就诊服务。


、产品核心技术


导诊机器人涉及的核心技术包括:语音语义技术、人脸识别技术、自主导航技术、自主避障技术。


语音语义技术:可以获取、分析、理解人的自然语言,并能够实现对患者咨询语义的理解与反馈。


人脸识别技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对输入的人脸图像进行对比识别,用于患者身份的认证。


自主导航技术:采用激光雷达配合导航定位算法,实现机器人的自主导航定位功能。


自主避障技术:通过超声波传感器或红外传感器等检测规划路径上存在的障碍物,按照一定的避障算法实时更新路径,实现自主避开障碍物的功能。


三、产品国内外发展情况


1.国外产品情况

赛迪机器人战“疫”系列报告


2.国内产品情况

赛迪机器人战“疫”系列报告


3.国内外水平综合对比


目前,国内外均未有成熟的导诊机器人产品,国外更多关注融合AI技术的问诊系统,国内导诊服务机器人多数仅能实现简单问答,或根据标准化问题模板辅助初步筛选和判断,未能真正发挥优化就医业务流程、提升医院日常运行效率的作用。但相比国外产品,国内导诊服务机器人已在多个地区和场景下开展业务融合,机器人辅助人工办理的模式将加速提升国内导诊机器人落地应用。


四、未来发展趋势


导诊机器人在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协助医院优化资源配比、提升医疗效率等方面的确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未来市场潜力巨大。随着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多传感器融合、大数据、AI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导诊机器人的功能将会日趋完善。例如:借助云平台与专科医疗知识图谱技术,机器人可与患者进行更加人性化、专业化的导诊沟通,更准确的定位患者所问询的病情;建立患者病例病史数据库,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快速的分诊服务,减少病人等待时间,优化医院诊疗体验;提升移动导航性能,快速且实时更新动态场景地图信息,做到零碰撞,无差错地科室导引;连接医疗物联网资源,实现跨区域导诊信息共享,促进分级诊疗制度的推广;具备典型病症数据库,通过检测患者的体貌症状,判断患者病症传染性;提高语音交互的抗环境干扰能力和准确性,可以更好的在医院等环境嘈杂的应用场景下,为患者提供准确的导医服务。


系列报告三:室内配送机器人


室内配送机器人,主要是用于室内无人配送,根据用户的配送需求,自主完成药品、餐食、医疗物资等物品的配送服务。具有自主行走、自主避障、语音提示、自主搭乘电梯、自主充电等功能。医疗机构使用配送机器人,可以避免医护人员与患者或隔离人员的密切接触,降低感染的风险。


一、应用场景


配送机器人主要用于医疗机构、酒店、餐厅等公共场所,为用户提供各种物资配送服务。


二、 产品核心技术


配送机器人核心技术包括:自主移动技术、环境感知技术、语音语义技术、多机调度技术、物联网技术等相关核心技术。


自主移动技术:通过自主定位导航和SLAM技术,实现机器人定位、运动控制以及在未知环境中运行时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功能。


环境感知技术:通过多传感融合的方式,包括视觉识别、结构光、毫米波雷达、超声波、激光雷达等,使机器人具备环境感知能力。


语音语义技术:通过模式识别、语义分析等技术,使机器人能够对使用者语音中包含的要求或询问做出正确的动作反应或语言反应。


多机调度技术:通过多机协同路径规划,使多个机器人在执行配送任务时实现协同统一。


物联网技术:通过智能终端与所在工作区域形成物联网系统,从而实现自主通过闸机,搭乘电梯以及在楼宇内自主移动等功能。


三、 产品国内外发展情况


1.国外产品情况

赛迪机器人战“疫”系列报告


2.国内产品情况

赛迪机器人战“疫”系列报告


3.国内外产品水平综合对比


国外配送机器人的研发和试点应用起步较早,但与国内配送机器人相比,室外配送机器人占据了极大比重,室内配送机器人的商业化应用大部分处于试点阶段,离真正的商业化落地还有一定的距离。国内室内配送机器人目前不仅在国内大范围落地,甚至将产品输出到海外;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在室内行走时,遇到地毯或坡面等不平坦道路的运行稳定性和行走能力问题,多机协作过程中的避障及路线实时规划问题,环境人为(或非人为)发生改变后的适应性问题等。


四、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AGV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物流配送机器人一直是机器人领域市场增速最快的品类之一,医院也正成为继工业和电商之后的又一大热门应用领域,也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在疫情爆发的背景下,配送机器人也能更好的实现非接触式传送物品,减少人员感染的几率。随着云计算、计算机视觉、AI技术、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配送机器人在功能和应用场景上将日益完善。例如:与无人仓储、无人超市和智能楼宇相结合,解决“最后几百米”的配送需求。提升运动性能、可靠性和行为分析能力,可以在餐厅、医院、酒店人员密集且人员移动随机性高的场合,对人员运动行为进行准确预测,提升不同路面的通过稳定性。建立云端调度中心,实现多种类配送机器人多机协作配送,提升机器人群体配送效率。在送餐场景,增加食品安全性保障措施,并可集合点餐结算、餐具回收功能,真正实现智慧餐厅的落地;在药品和医疗器械配送场景,具备基础运输能力的同时,增加自动消毒、冷热分离储藏等功能,同时建立配送物资追踪验证系统,可全程追踪物品位置信息,确保运送物品安全等;在机场、车站等公共场所的配送场景,可以与自主搬运、人员跟随及其他导引、巡检类功能相结合,形成具有行李搬运、迎宾导引、安防巡检等综合性能力的公共服务机器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