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半部《论语》治天下。"——赵普,论语为何有那么大的魅力?

半部《论语》治天下。"

这是北宋政治家赵普对于《论语》的至高评价。

《论语》大家定然都不陌生,自打接触语文起便能朗朗上口论语十则,譬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等等。

那么对于《论语》大家又有多少超脱课本外的了解呢?

《论语》的繁华外衣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孔子和其弟子及再传弟子言行为主的汇编。 "论"即议论,"语"即答复或阐述原义之意。它是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记录的,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更是集中体现了孔子的主张,思想和观念以及教育原则。

孔夫子作为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相传门下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贤士,他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最为博学者之一。

放到现代也可谓是家喻户晓、人尽皆知,学生家长们逢考必拜的对象,同时也作为《论语》这部著作的主力输出人员。

这部名著在古代有三个版本,包括了《古论》、《鲁论》和《齐论。而我们现今通行版本是西汉安昌侯张禹的后人将《鲁论》和《古论》整理形成的版本。

现在通读的《论语》共有二十篇,分别是学而篇,为政篇,八佾篇,里仁篇,公冶长篇,雍也篇,述而篇,泰伯篇,子罕篇,乡党篇,先进篇,颜渊篇,子路篇,宪问篇,卫灵公篇,季氏篇,阳货篇,微子篇,子张篇,尧曰篇。

篇目的名字是由该篇内的主要人物或者主要内容来命名的。

西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学说一度登上顶峰,而《论语》则被尊为"五经之管辖,六艺之喉衿"。

南宋朱熹将其与《中庸》、《大学》、《孟子》并称"四书",而后的元代时期科举便以"四书"开科取士,《论语》更是很多读书人奉为的金科玉律,将《论语》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宝书。

从中可以看出《论语》的影响之大,在中国古代社会发挥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话就夸到这,那么让我们看看这本顶峰之书是如何下凡"亲民"的。

《论语》的朴实内容

总有人一见文言文就头晕脑胀,通篇精简的文字都认识却是对它的句意一知半解。更别提是如此被供上神坛的圣贤书,是唯恐避之不及,通篇"子曰""之乎者也"将自己的脑子搅得更乱。

其实不然,《论语》一书中语言精炼简洁,并不难读,亦不难懂,但是道理含义却很深刻,所以可应用范围极广,因此在许多方面皆有引导人的至理。

做人最重要的就是自我修养和做人原则,而《论语》能教你做人。

儒家传统道德中,仁、智、勇作为重要内容,表明了"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的为人基本品质。

兼具基本品质的同时更要求做人要 "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把义作为本,依照礼来实行,用谦逊的言语来表述,用诚信的态度来完成它,这样的人才是君子。

这便提到了"仁"与"礼"。

"仁"这个字,其中有项解释是代表天与地,意指做人要效仿天地,用天之善良与地之忠厚来为人处事。它更是孔子所认为的道德的最高标准,道德原则与道德境界。

因而有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思想表现。

儒家经典另一著作《孟子》也提到"恻隐之心"则为仁。

"人而不仁,如礼何?"可见仁是人文基础是摆在第一位的,人文基础后才是制度文明,礼便是其中之一。

"礼"之一字是指礼节,讲谦让恭敬,既是行事也是态度。"不学礼,无以立"(不学礼怎么做人呢),由此见"礼"是做人原则中另一重要内容。

延伸内容直白一些说就是,要想在社会生存必须要学会这个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否则难以立足。

《论语》不仅教你做人,还能教你学习。

仅仅懂得"仁"与"礼"是远远不够的。贯穿人的一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学习,譬如在母亲肚子里就需要胎教,幼童时期上幼儿园,少年时上小初高,考入大学之后再出社会,这些重要的人生阶段必不可少的就是学习。

在学习方面,《论语》用"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劝诫学生要谦虚好学,同时提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学习态度以及"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学习精神。

光爱好品德而不学习是不行的,"好仁"(仁德)、"好知"(智慧)、"好信"(诚信)、"好直"(直率)、"好勇"(勇敢)、"好刚"(刚强)而不好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会带来六中弊病,是谓"愚"(受人愚弄)、"荡"(行为放荡)、"贼"(危害亲人)、"绞"(说话尖刻)、"乱"(犯上作乱)、"狂"(狂妄自大)。

可见,爱好学习还能治"病"啊。

但是只运用在学习上可怎能够?《论语》可是一本智慧书籍,职场工作上也同样适用。

"讷于言,敏于行"教导人们在工作日常要勤于做事少说话。确实,这样子是不是能够得到老板的另眼相看呢?

职场中令人讨厌的同事?令人抓狂的老板?事物多而繁杂不知道怎么做?想要升职加薪,稳步上升?该怎么办?让《论语》教你,平心静气。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要多听,有疑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说,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的说出来,这样就可以减少犯错误。"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要多看,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做,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去做,这样就能减少后悔。"言寡尤,行寡悔。"说话少过失,做事少后悔,则"禄在其中矣。"官职和俸禄就在这里啦!

职场家庭两手抓,为人子女最难为的"孝"。 子曰:"色难。"最难得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了。可是这真是太难了,家长总有千百条理由来说你,并且像专八改错题——不讲道理,常常说到你心中不快,分分钟自闭,那么要怎么做才能算是"尽孝"呢?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简而言之就是,家务全包、让他们吃好喝好。同时要做到"能养"(能够赡养),然而"至于犬马皆能有养"(就是犬马都能被饲养),所以要心存孝敬之心来赡养父母,否则"不敬,何以别乎?"(不存心孝敬,和饲养犬马有什么区别)

上文提到的也不过是文中的冰山一角,便蕴含如此多的哲理,"智慧之书"并非说说而已,这就是伟大的文学经典的魅力。

你是否还惧怕阅读他?

将书籍融入生活

《论语》满载荣誉,这样那样的赞誉头衔何其多,但是他的内容也不过是老师与学生的日常对话而已,抱有敬畏之心的同时更应该抛开他的头衔,认真的沉浸其中。

你说《论语》是刻板的,古老的,但是换个想法,如果把它当做小说一样去看呢?

它也不过是孔府的老师学生生活日记,就是让你在生活中学会与获得智慧。光看它的行文方式便又能从中得到启示,人们大部分的学习来源不正是生活么?

将孔子比作你的班主任,将向他问学交流的人比作你的同班同学,将自己带入成听他们二人说话的旁观者,岂不是有趣得很?

譬如,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孔子说,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个蠢人。等他退下之后,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论,发现他对我说的内容有所发挥,可见他也不是很蠢。

像不像每天给学霸讲题却得不到应答,经过长时间的考察发现学霸能够消化并且举一反三,心下欣慰的班主任口吻?

从这段又可以学习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告诉我们,想要了解一个人应该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安心干什么。

日常生活无非就是工作、学习、社交。社交可是个大学问,但是《论语》同样也能教你如何做,学会了甚至还能开启有文化的嘲讽模式。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勾结而不合群)这句话启示我们,交友的时候不要结党营私,非君子所为,和大家玩到一处,才是正确做法。小团体不可取,和大家都能搞好关系才是正确之道。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为人心平气和,不骄矜傲慢,小人志得意满,盛气凌人。往往前者更能获得周围人的好评,后者则是多数人不愿与之为友的。启示我们应当心态平和,和善处事。

文中"君子……,小人……"的句式还有许多,都是教导人该如何行事作风,说带还帮你了解"小人"是何其模样的。

以上不过寥寥几句,收获却是颇多,难道你还不心动吗?读一本《论语》汲取知识的同时充实自己的生活,还能为自己生活问题解惑以及指点迷津,简直是居家旅行必备良书。

别人地铁里看手机,你读《论语》,岂不是周遭的气场都不一样了?这是圣贤书加持的buff。

给你的思想洗涤升华,从《论语》开始;感悟远古千年的学识,从《论语》开始。

不必"治国平天下",只需"修身",将它的道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充实个人,完善个人。

如此充满哲理又丰富有趣的生活日记,你不来一本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