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 在古代發生傳染病,古人是這樣應對的。

大家好,我是阿卿聊歷史,歡迎大家觀看我的文章。

最近在湖北省武漢市等多個地區,發生了新型冠狀病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疫情,牽動了我們每個人的心,但是我相信疫情很快就會結束,春天即將來臨,在此我們要為武漢加油。

在醫學技術發達的現在,有很多醫務人員會幫助我們恢復健康。而且網絡技術發達,我們可以從網上了解到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可以有效的預防傳染病。

問題來了,古代爆發傳染病,他們又是怎樣應對的呢?

在古代,傳染病就很多,比如水痘、麻風、天花、瘟疫等。他們又是怎樣應對的呢?我們來看一下。

在古代發生傳染病,古人是這樣應對的。


秦朝特別注重用法律來控制傳染病,秦律規定:凡患麻風病的人,都要把他們關進專門隔離病人的場所。漢朝跟秦朝一樣也是採取及時隔離的方法。

在古代發生傳染病,古人是這樣應對的。


到了晉朝,為了保護皇族和朝廷官員,只要官員的親屬有三個人被感染,即使官員本身沒有被感染,也不能入宮,為期100天。

隋朝與秦朝相似,專門為患麻風病的人設立了隔離醫院。到了唐朝,他們採用贈藥、埋葬,或者在交通要道告知大家藥方來加以控制,寺院中設立醫院也很盛行。

最重視防疫治疫的,莫過於兩宋。宋朝人已經意識到,煎水可以消滅疾病,所謂煎水就是把水煮開高溫殺菌的意思,他們意識到人類的飛沫和糞便都會傳染疾病,因此在杭州城有專門的收糞人,有力的保障了城市的清潔衛生。他們對監獄也很重視,每過五天他們都會打掃一次,甚至連犯人的枷鎖都要煎水清洗乾淨,另外中央有太醫局,地方上縣、州設立醫學校。

公元1054年京師大疫,宋仁宗還把留給自己的名貴藥材分發給百姓,命人大量修訂編撰醫書。

在古代發生傳染病,古人是這樣應對的。


明朝是傳染病研究有重大發展的朝代,這時候出現了許多研究傳染病的學家,他們總結經驗,分別出版了關於瘟疫、痘疹、麻風病等醫學著作。但是國家在防疫治疫方面作用日漸變小,許多醫療機構,到了疫情發生時才被啟用。所以地方人士在防疫和治疫的方面,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在古代發生傳染病,古人是這樣應對的。


到了清朝,清政府專門設立了治療痘疹的醫院,康熙皇帝還親自研究天花,並大力推廣種痘的方法。

在古代發生傳染病,古人是這樣應對的。


我們要堅信,新型肺炎疫情一定會很快的過去。作為普通人的我們,雖然不能去前線支援,但是我們可以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家多開窗通風,勤洗手,打噴嚏要捂住口鼻,出門帶口罩,最重要的是不信謠,不傳謠。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在古代發生傳染病,古人是這樣應對的。

謝謝大家觀看,大家可以點贊評論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