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牛車實驗室」盤點拆車那點事之 8個意外驚喜

[資訊-牛車網]

拋開誇張的廣告不談,在現實中,當我們發現一款車的優點時,總會覺得廠家十分厚道。其實這是一種錯覺。就好比行人不闖紅燈會被認為是個好人一樣,明明是應該的事情變成了被讚揚,豈不是可笑至極嗎?汽車的設計其實也是一樣的,很多安全設計本該如此,卻被人們大加讚賞。來看看我們拆過的那些車中都有什麼值得“被點贊”的設計吧。

1、廣汽豐田雷凌:弓形鋁合金主防撞梁+緩衝泡沫+雙寬度吸能盒+行人防捲入鋼樑。

「牛车实验室」盘点拆车那点事之 8个意外惊喜/其实本该如此

全新換代雷凌的前部防護結構設計有點出乎預料,弓形鋁合金主防撞梁+緩衝泡沫+雙寬度吸能盒+行人防捲入鋼樑,如此設計超越了很多同價位產品。鋁合金成本高,吸能效果好,而超寬的吸能盒更是增強了前部碰撞時的潰縮能力,保護行人降低傷亡。

「牛车实验室」盘点拆车那点事之 8个意外惊喜/其实本该如此
「牛车实验室」盘点拆车那点事之 8个意外惊喜/其实本该如此

吸能盒上方帶有壓潰誘導槽,而側面並無此設計。主槓體和行人鋼樑都是螺栓固定,碰撞後便於維修更換。在緊湊級家轎中,我們此前僅見過本田思域配有類似的雙吸能盒結構,無疑是成本較高,碰撞吸能效果更好。但是也帶來了一個問題,就是頭部區域佔用空間大且重量略微增加,且影響周邊線束佈局,不過還是利大於弊。

2、上汽通用五菱寶駿510:車頭前部水箱處設計了主動散熱系統。

「牛车实验室」盘点拆车那点事之 8个意外惊喜/其实本该如此

電控百葉窗是個驚喜,也可以稱為“主動散熱”功能。在冷車啟動的時候百葉窗關閉,讓水箱快速升溫,熱車之後百葉窗打開,空氣快速流通散熱。不過這個配置和安全結構沒有什麼關聯。

3、領克01:車門一體衝壓+樹脂密封+弓形梁+丁基膠。

領克01車門採用一體衝壓工藝,美觀度較高。車門防水層採用樹脂材料密封,密封效果好,但是給維修拆解提高了難度。前後車門內飾板均貼合大面積原生隔音棉,後門特別設計了隔音泡沫,這樣的設計可降低車內噪音。

「牛车实验室」盘点拆车那点事之 8个意外惊喜/其实本该如此

前門內部採用弓形防撞梁和一道加強筋,弓形防撞梁比常規的圓形防撞梁防撞效果要好。止震貼採用成本較高的環保丁基膠,這種合成橡膠是可再生材質基本無異味,符合其高端定位。可降低因車門震動所引起的噪聲。後門同樣為弓形防撞梁但沒有加強筋,防撞能力稍弱於前門,止震材料同樣是丁基膠。

「牛车实验室」盘点拆车那点事之 8个意外惊喜/其实本该如此「牛车实验室」盘点拆车那点事之 8个意外惊喜/其实本该如此

4、長城魏派VV5:機艙管線防護優秀,塗膠規整,發動機隔音罩採用新材料。

「牛车实验室」盘点拆车那点事之 8个意外惊喜/其实本该如此「牛车实验室」盘点拆车那点事之 8个意外惊喜/其实本该如此

打開發動機機艙蓋板,機艙內防鏽膠塗抹規範均勻,防腐效果良好。機艙內線束大多采用波紋管加絕緣膠布雙重防護,耐用性相對優良。行車電腦位於機艙左上角,碰撞時損壞幾率較小,減少維修費用。發動機上蓋板採用了較厚的發泡棉材質,相比傳統硬質蓋板,隔音、保溫及抑制振動噪音效果相對良好。不過機艙內防火牆上部區域,未設置隔音、隔熱的半球紋鋁箔板,可能透過此處向機艙傳播更多發動機噪音。

5、比亞迪宋MAX:底盤全面覆蓋防腐塗層,6道縱梁保證車身強度。

「牛车实验室」盘点拆车那点事之 8个意外惊喜/其实本该如此

摘掉前護板,發動機下方可見鋁合金材質油底殼,成本高、更利於散熱。在前副車架中央特別設計了一個樹脂防護板,防止託底磕碰。底盤中央貫穿四道加強縱梁,使得車輛整體抗碰撞擠壓能力大大提升。

「牛车实验室」盘点拆车那点事之 8个意外惊喜/其实本该如此

比亞迪宋MAX底盤沒有采用樹脂防護板,但噴塗了防腐塗層,完全覆蓋了整個底盤鋼板,相比僅採用樹脂護板的方式來講,噴塗防腐塗層成本更高,且效果更加顯著,同時還能讓底盤鋼板減少震動異響。在細節方面,碳罐、油箱下方均有防護結構,排氣系統特殊的走向為車內騰出了不少空間,可以發現第二排第三排地板完全沒有常見的突起。此外,底盤線束走線合理,既便於維修又能在拖底時免於線束的破損。

6、吉利繽越:鋁合金發動機油底殼+雙層材料保護罩。

「牛车实验室」盘点拆车那点事之 8个意外惊喜/其实本该如此

吉利繽越的發動機油底殼採用了全鋁合金設計,在自主中低端車型中還是比較少見的設計。鋁合金的特點是重量輕,散熱快。如此設計可以兼顧輕量化和散熱的功效,是一舉兩得,當然成本會比普通的鋼材料高一些。可以看出,變速箱和發動機貼合得非常近,對於小型車來說的確要很好的規劃利用機艙下面的空間,本來地方就小,能夠裝進去動力總成實屬不易。從這方面來說,繽越的佈局以及很不錯了,零部件沒有互相干涉。

「牛车实验室」盘点拆车那点事之 8个意外惊喜/其实本该如此

另外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吉利繽越的動力總成其實都帶有領克的LOGO,雖然都是吉利的產品,但領克算是更高端一些的,直接共用零部件並不稀奇,但是連商標都不換,也真是沒考慮到吉利品牌的形象(反正車主也看不見這裡)。不過客觀的說,不影響使用的情況下,也沒必要換LOGO,因為會涉及相應的模具重新開模才行,那又會增加成本了。

「牛车实验室」盘点拆车那点事之 8个意外惊喜/其实本该如此

把發動機下護板拆解後,其實還有一個發動機油底殼防護罩在上面,就是上圖。這種設計也算是非常少見的,是一個很貼心的設計。雙層棉質的材料,把油底殼下面完全包裹,防止磕碰。不過有個小疑問,春秋冬天倒是沒什麼,要是到了夏天,本來機油溫度就很高了,停車後機油迴流到這裡,倒是不著急散熱,不過這個保護殼的耐熱耐老化性能是不是過關就不得而知了。

7、上汽集團名爵6:自主少見的後弓形防撞梁。

「牛车实验室」盘点拆车那点事之 8个意外惊喜/其实本该如此
「牛车实验室」盘点拆车那点事之 8个意外惊喜/其实本该如此

名爵6後防撞梁與前槓近似,採用了“弓形”結構,後防撞梁覆跨度較大,對整個車尾都能起到一定防護作用,吸能盒粗壯,並配有多道潰縮引導槽,能夠起到更好的吸能效果。後槓內部線束防護良好,採用了波紋管與絕緣膠布雙層防護,保證了線束的耐用性。另外,車尾及車身各處焊縫,均使用了防鏽膠進行覆蓋,防止焊點生鏽保證車身強度。

8、一汽-大眾全新MQB寶來:一體衝壓車門且內層大面積鋼板+弓形梁。

「牛车实验室」盘点拆车那点事之 8个意外惊喜/其实本该如此

MQB寶來前後車門都採用一體衝壓工藝,拆掉內飾板露出的防水層也採用大面積鋼板而不是常見的工程塑料,門板整體性很高,抗撞擊能力進一步提升。門板內部線束規整,有三分之一裸露,但線束出於乾燥區域且無金屬突起物干涉,處理比較到位。門板沒有傳統焊點也帶來了更佳的美觀度。

「牛车实验室」盘点拆车那点事之 8个意外惊喜/其实本该如此

安全結構上,前後車門內部採用較大的弓形防撞梁,以及大面積的瀝青止震貼,後門居然安裝了兩道弓形梁的確讓人非常意外。門框焊點為傳統工藝,焊點圓潤光滑,間距控制比較均衡。此外,門板內均發現空腔注蠟工藝的殘留蠟液,屬於優勢特色。

總結:這8個設計的優勢亮點,其實是它們本來該有的樣子,只是出於成本考慮,大多數情況下,廠家都是選擇性的提供這些東西。只要是從外觀看不到,就有很大的變化空間。一分錢一分貨,對於汽車產品來說是非常貼切的,弓形梁、加強件、丁基膠、主動散熱、一體衝壓、激光焊接、波紋管什麼的,只要你掏錢,沒什麼不可能,因為毫無技術難度。所以,看看50萬以上的車,是不是這些基本都有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