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东风解冻,泔溪“哗啦啦”流起来了

东风解冻,泔溪“哗啦啦”流起来了

对务工的村民进行体温测量,排队间隔1米以上。

东风解冻,泔溪“哗啦啦”流起来了

村民在油茶育苗基地务工。

东风解冻,泔溪“哗啦啦”流起来了

村民在蔬菜基地除草。

仲春时节,草长莺飞,久违的春光洋溢在泔溪镇这片土地上。河里水声哗啦,林间莺飞燕舞,因疫情而封冻很久的小镇,又因疫情得到有效缓解而复苏。耽搁已久的春耕生产、停工已久的企业,都陆续复产复工,“泔溪”这条河,忽然之间“哗啦啦”流动了起来。

冉景元春天的活计

在该镇太平村,冉景元停了一个多月的砖厂终于复工了。新来的工人是同村村民潘建国,身强力壮。在这个特殊的春节里,潘建国憋了一身的劲,从2月23日开工以来,就加工了满满一地的水泥砖。潘建国说,这里上班是计件,多劳多得,所以自己也鼓足了干劲,平均每天能挣到200多元钱。

这个砖厂,冉景元并没有操心,他将这个砖厂交给儿子打理,自己却去了另外一个地方上班——酉州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泔溪镇太平村建的油茶育苗基地。从去年底开始,冉景元就加入到了这个基地的建设中来,主要负责在太平村组织劳动力帮基地干活。2月24日,冉景元就组织了近30名村民在基地里整地、起沟,为育苗做前期工作。

油茶企业的一年之际

这个油茶基地年前就开始计划实施,是酉州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太平村新流转土地建的基地。基地年前拓荒,工作到大年前几天才放假停工。因为疫情,原计划节后就复工的基地建设,被拖延了近一个月,在疫情有所缓解后才得以复工。

现场施工管理的张怡彬和同事一道,从得到上班通知后,于2月18日就来到基地上班。

张怡彬每天一早要给工人测量体温、发放口罩等,再随着工人来到田间地头。因为基地刚刚开始建设,吃饭、休息场所都还不完善,张怡彬每天一早从县城家里出发,下班后又赶回县城。

张怡彬说,基地建设耽搁的时间已经很长了,作为施工现场管理者,自己急,公司也急。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只有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生产,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换季轮种

麻旺镇村民高强茂,10多年来一直在泔溪镇种蔬菜,种出了名气,也种出了效益。

在太平村5组,高强茂流转了80亩(约5.33公顷)土地,专业种植萝卜白菜等大众蔬菜。种植的蔬菜主要供应县内超市,10余年来,产品单一但质量优良,规模稳定,效益也很稳定。

2月24日,高强茂组织了10多个工人在基地里收割最后一批白菜,并对基地里的杂草进行清理。他根据多年的经验和专家的指导,决定在重新整地后,轮种换季作物——西瓜。他介绍,这样不但能改善基地土壤,还能赶上季节,在夏天出售解暑的西瓜。

人勤春早,外出务工潮来临

在该镇泔溪村的油菜基地,金黄的油菜花已经一块一块地明亮起来。贫困户白文琼家的一块地并没有栽种油菜,她喂了几头猪,所以决定把地翻好,种玉米来喂猪。

在家等待外出务工的两个弟弟闲着没事,也被白文琼拉到地头,帮忙整地。

在泔溪卫生院,前往测量体温、申报身体健康证明的村民不在少数。该镇镇长李明素告诉记者,这些都是计划外出打工的村民。据不完全统计,从2月18日以来,每天平均有200多人前来申报健康证明,勤劳的村民们在做好自身疫情防护的同时,也积极响应就业企业的召唤,纷纷走出家门,开始了新的一年工作。

酉阳报全媒体记者吴大全 唐宇 文/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