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白的成功並不容易,背後是集產品、定位、營銷之大成

2012年,江小白在業內人士眼中,只不過是每年都會出現的n個新品之一,這種小瓶裝的酒,還是處在中國白酒的核心區域的重慶。當時白酒行業的共識是:年輕人不懂白酒,江小白活不過一年。

時隔八年,江小白不僅活著,而且活得很好,銷售額達20億。為何江小白能在白酒行業成功突圍,一直是很多“老酒友”無法理解的問題。江小白到底有什麼魔力?為何賣得好?

找準市場裂縫,插位而出

在江小白出世之前,國內酒類市場被講歷史故事、注重醇厚口味的傳統酒企一統江湖,年輕一代不想喝白酒的趨勢初現端倪,相比於白酒,青春時尚的洋酒更受到年輕消費者的青睞。對此,各大酒企自然嗅到了這個苗頭,曾開發新品迎合他們,卻未有好的效果,那時的他們很有信心地認為,年輕人喝白酒早晚的事兒,長大了就自然會喝白酒,因而對這一塊並沒有太多重視。

江小白的成功並不容易,背後是集產品、定位、營銷之大成

江小白

江小白創始團隊看到了白酒年輕市場的裂縫,卻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勇敢擠入年輕市場。以80後、90後的消費主體為原型,擬人化的打造了一個青春且大眾化的卡通形象,從品牌、包裝、酒體、營銷等全方位圍繞年輕消費者發力。可以說,在當時白酒市場中,江小白是唯一全力主攻年輕群體的白酒品牌。

江小白的誕生正巧趕上第三次行業調整,限制“三公消費”、“塑化劑”等事件讓酒業大受創傷,各大傳統酒企已經自顧不暇,尤其是名酒企業,中高端消費市場競爭激烈,名酒也不得不降價擠壓市場,“降維”打擊籠罩整個行業,大酒企想著如何保證營收,小酒企則是想著如何生存,哪還有時間精力去顧及一個初出茅廬的小酒。不得不說,這次行業調整的確給了江小白“猥瑣發育”的時間,少了外界的圍剿,可以有精力專注做自己的品牌和市場。

找準戰略基點,定位精準

定位是一個品牌立足於市場的關鍵和前提。傳統酒水的市場定位往往在侷限於兩類:一種定位於歷史悠久的“雅”文化,一種則定位於江湖市井的“俗”文化,前者高端酒,後者中低端,長期以來以厚重、土氣的形象示人。

江小白的成功並不容易,背後是集產品、定位、營銷之大成

江小白

江小白在最初定位時便有意避開傳統白酒的競爭紅海,專注開發年輕人的藍海市場,定位為青春小酒,以年輕、時尚的姿態問世,喊出“我是江小白,生活很簡單”的slogan。瞄準年輕人小聚、小飲、小時刻、小心情的等飲用場景,根據年輕人簡單純粹的飲酒需求,在酒體上也進行了創新,口感偏向於輕口味,還創造了很多混飲的喝法;在包裝上採用磨砂瓶,主打藍白色調的簡單包裝,契合年輕一代追求簡約的生活理念和審美偏好。表達瓶上的個性語錄更是直擊年輕消費者內心,讓年輕消費者找到情感共鳴,喜歡也願意主動分享到社交媒體,一舉火爆全國,不管你是否喝過江小白,江小白的表達瓶你肯定聽過見過。

精準定位也在無形之中為品牌建立了一道護城河,讓對手無法跟隨。例如可口可樂定位經典可樂,百事可樂定位時尚可樂,基於戰略基點的不同,二者無法相互模仿。江小白定位青春小酒,其他酒企已有成熟的產品體系,品牌也在大眾心中有了一定的認知,“船大掉頭難”。

找準消費群體,佔位心智

營銷的競爭是一場關於心智的競爭,營銷競爭的終極戰場不是工廠也不是市場,而是心智,心智決定市場,也決定營銷的成敗。

江小白的成功並不容易,背後是集產品、定位、營銷之大成

江小白

白酒的消費受眾主要在35-50歲,江小白則是瞄準20-35歲的年輕消費者,全方位精準化營銷。只要和年輕人相關的,江小白無處不在。線上《奇葩說》、《這就是街舞》《拜託了冰箱》等火爆的綜藝節目、電視劇;線下玩音樂節,出動漫,出單曲,搞街舞、塗鴉大賽,開街頭快閃店…甚至極其小眾的紀錄片中也能見到它的身影。江小白想盡辦法和年輕人拉近關係,與青春、市場捆綁在一起。

在傳播理念中,往往第一個提出者會佔據消費者的第一心智。最先提出小酒概念並鋪天蓋地宣傳的江小白,成功的在年輕消費群體中建立起足夠高的知名度,也成功佔位消費者心中“青春小酒”的位置,只要想要青春小酒,就會想到江小白。就像消費者提到“汽車安全”往往會首先想起沃爾沃一樣。

找準流量方向,搶位入口

隨著江小白的走紅,也出現大眾評價兩極化的局面。年輕人紛紛購買的同時,很多成熟的白酒消費者認為它的口感不好,甚至不能稱得上白酒,還有很多人表示持續不看好。難道江小白僅是憑藉營銷賣到20億?

江小白的成功並不容易,背後是集產品、定位、營銷之大成

江小白

當然不止營銷那麼簡單。江小白的創始團隊是酒水行業資深從業者,深諳酒水行業的打法。在高調做品牌營銷,頻繁刷屏微博、朋友圈等社交媒體明修棧道的同時,也在低調佈局渠道及全產業鏈,一步一步的暗渡陳倉。從高粱種植到釀酒分裝、倉儲物流和市場銷售延伸等全產業鏈佈局。

在渠道上,成長早期紮實的做川渝區域市場,川渝地區是北上廣深之外年輕人聚集最多的區域,年輕創新在互聯網是時代一種強大的生產力,緊追潮流的年輕人足以引導輿論進而影響市場。2017年,已經積累了不小名氣的江小白髮力全國市場,全國範圍渠道鋪貨,哪怕是十八線小縣城的拉麵館裡也有陳列,消費者看到它的同時便可即時購買。

筆者認為,江小白之所以能賣得好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其搶位,尤其是心智上的搶位。年輕人開始喝白酒,很少會選擇成熟的白酒品牌,一是調性不符,二是錢包不厚,往往會先從江小白入手,小瓶便宜,就算不好喝也不算多大損失。暫且不談留存率,若是長期沒有替代品,已搶佔年輕流量入口的江小白哪怕只是收割第一代白酒消費者,也能賺得盆滿缽滿,畢竟“沒有人永遠20歲,但永遠有人20歲”。

最後,江小白真的不好喝嗎?這個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再怎麼說,它也是高粱釀造,由國家級釀酒師、品酒師操刀而成,品質很不錯。

​(作者張燕,系酒水行業研究者、《中國酒業》智庫專家歐陽千里助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