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迈入千万人口时代,启示青岛该来场“来了就是青岛人”的战役

“最城阳”,名曰城阳,关注青岛;提供最好的青岛资讯,欢迎关注

最近几天,当社会各界对青岛2019年GDP数据表达出极大关切的时候,地处南方的杭州同时传来另一个消息:2019年,杭州人口净增55.4万,千万人口时代正式到来。

杭州迈入千万人口时代,启示青岛该来场“来了就是青岛人”的战役

同期青岛增加多少人口?目前官方2019年的最新数据还没有公布,不妨参考一下2018年的数据:据市统计局官方统计,至2018年末,青岛市常住总人口达939.48万人,比上年增加10.43万人,增长1.12%。

两相对比,杭州一年增加的人口是青岛的五倍,与GDP的落后相比,这才是最令人担忧的。

在中国人口总量进入缓慢增长阶段、总量基本守恒甚至衰减的背景下,人口“此消彼长”的现象开始突出。人口流出的地方,未来越来越充满不确定性;而城市的吸引力强、人口增长快,本质上就是城市的未来价值在进一步夯实。

未来,政策、资源和机会,都会越来越向这些“强磁场”城市聚集,相反,人口增长缓慢甚至是流出的城市,机会正在减少。

杭州迈入千万人口时代,启示青岛该来场“来了就是青岛人”的战役

一 差距始于五年前

实际上,五年前的杭州和青岛基本处于同一“阵营”,而如今,这种差距开始逐步显现。

据杭州媒体报道,2011-2014年,杭州常住人口分别只增加了3.76万、6.4万、4.2万、4.8万,可谓是蜗牛式增长,年均不足5万人。

2015年是杭州的分水岭,G20峰会和亚运会举办的消息,像一剂强心针,给了杭州充分的底气,人口增量低位徘徊的尴尬局面也终于打破。

2015年,杭州常住人口猛增12.6万,2016年达到17万,2017年达到28万,2018年增加33.8万人,总人口到达980.6万,逼近千万大关。

也就是在这五年里,杭州实现了发展速度和质量的双“跨越”。据最新数据,杭州2019年GDP将突破1.5万亿,远远将青岛、大连等曾经的对手甩在身后。

杭州为什么这样优秀?或者说,杭州吸引人才、集聚人口的能力为什么这样强?

青岛同样举办了大型会议,如何能更好地利用这种红利?这是值得我们反思和借鉴的。


杭州迈入千万人口时代,启示青岛该来场“来了就是青岛人”的战役


二 青岛比杭州差在哪?

首先要承认,杭州的脱颖而出,有历史、环境、政策等多方面原因。

论历史沉淀,与杭州相比,青岛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往远了说,退回八百多年前的宋金对峙时代,当青岛(当时的即墨、胶州等地)处于金代少数民族政权的蛮荒统治之下时,杭州却仍可以享受汉族文明带来的繁华。南宋文明虽然只有一百多年,却让中华传统文化在江南地区得以保存并发扬光大。实际上,南宋对杭州城市气质的塑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之对比,建制只有一百余年的青岛明显缺乏历史沉淀和城市厚重感。

杭州迈入千万人口时代,启示青岛该来场“来了就是青岛人”的战役

论自然环境,两座城市各具特色,某些方面青岛不落下风。杭州的湖山景观堪称天下美景之最,青岛的碧蓝蓝天也是远近驰名,两座城市都有着旅游城市的标签,这也是两地颇为相似的地方。

论政策和发展环境,杭州作为浙江的省会,拥有更强的政治和政策资源,近几年浙江也在举全省之力发展杭州。相比之下,青岛在山东地位略显尴尬,东面有烟台、西面有济南,全省呈“三足鼎立”的发展格局,这种格局有利于形成竞争氛围,但无形之中资源也被分散,青岛的龙头和带动作用被大大削弱。

杭州迈入千万人口时代,启示青岛该来场“来了就是青岛人”的战役

但尽管如此,以上均不是青岛落后于杭州的理由。实际上在2015年以前,青岛与杭州总体处于旗鼓相当的水平,很多方面青岛甚至略占优势。

三 制度和文明才是城市的根本

如果仍以2015年作为节点,我们发现杭州之所以脱颖而出,最关键的还是对人才、人口的吸引力显著增强。尤其是G20峰会之后,杭州很好地抓住了这一波红利,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建设、公共服务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跻身一线城市也指日可待。

制度和文明,一直是这座城市的根本。

杭州是中国最早实行市民卡(社保卡)的城市,是最早实行免费单车的城市,最早把5A景区西湖免费打开的城市,也是最早实行土地招拍挂制度的城市,最早规定机动车必须礼让行人而且纳入交规的城市,国家的“最多跑一次”行政改革,起源就是杭州。

有了制度和文明,所以能诞生阿里巴巴这样颠覆式的现代企业,以及由阿里所营造的生态圈,带动城市的创新能力迈上新的高度。

更为关键的是,杭州的产业在全面升级。

特别是杭州大城北的崛起,成为一个重要的突破口。为了大城北崛起,杭州政府有魄力把杭钢这样的优质企业迁移,变成了全新的智慧网谷;有魄力把中石化炼油基地等一系列企业迁走,变成了如今的大运河新城。

从2015年开始,杭州的城市骨架开始快速扩大,地铁建设全速前进,到达海宁、柯桥、诸暨、富阳、临安、德清等地的轻轨、地铁交织出比市域更大的版图,都市圈已在成型。

产业清晰规划、板块错位竞争、城市均衡发展的杭州,需要大量的人才导入,而这几年,恰好就是筑巢引凤全面开花结果的时候。

择一城终老,以前是模糊的概念,现在越来越多人有了清晰的答案。杭州飞速递增的人口数据,就是最好的说明。

四 有人的城市才有未来

挤掉水分后的GDP,引发了青岛全市各界的新一轮反思,这种反思是很有必要的,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青岛都到了必须要改变的时候,而改变的根本,在于产业和人才。

越多越多的人知道,一座城市的制度是否规范、城市是否文明、应对风险的能力是否优秀、执政者的理念和眼光是否长远、城市的氛围是否排外,会直接决定很多人是否会来此就业、安家。


杭州迈入千万人口时代,启示青岛该来场“来了就是青岛人”的战役


最近两年,青岛终于察觉到了这种危机感,并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

2019年,青岛市出台最新的户籍政策,专科也可落户,进一步放松了限制;2019年年中,青岛又出台了关于青年人才创新创业一次性安家费和住房补贴的相关政策,旨在增加对人口的吸引力;在全市上下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本月20日,青岛又推出了重磅人才政策,将“先落户、后就业”政策放宽到毕业学年在校大学生,已落户的可享受本市购房、申请人才公寓等政策。

与此同时,青岛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发布《关于加强人才住房建设和管理的实施意见(试行)》的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2020年,全市要建设和筹集人才住房不少于10万套,这比2019年的2万套翻了五倍。

当下,国内各城市正上演日趋激烈的“抢人大战”,对于青岛来说,光招揽人才还不够,还必须要吸纳人口,尤其是农民工、外来务工者、小商小贩等新市民群体。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去接纳他们,以平等的心态去看待他们,给他们提供切实的生活保障,让他们体会到城市的温度。

因为,他们才是城市未来发展新的“增量”。每引进一个人才,每一个新落户的新青岛人,背后,都有一系列需求:居住要解决,每天的基本生活要解决,每天的交通出行要解决,工作之外的休闲、娱乐要解决,孩子的教育要解决,社会保障要解决……

这波疫情告诉我们,一座没有人的城市是多么可怕。毫无疑问,人是城市发展最重要的因子,没有人,城市就没有活力,没有增长,没有未来。

换个角度说,所有的增长最终都要落实到人身上。尊重和善待人,不仅要尊重城市的原住民,尊重每年都在陆续安家落户的新青岛人,也要尊重远道而来的“青漂”一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