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共同戰疫丨上梅鄉防疫一線事蹟(十)

武夷山:共同戰疫丨上梅鄉防疫一線事蹟(十)

武夷山:共同戰疫丨上梅鄉防疫一線事蹟(十)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疫防控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上,上梅鄉全鄉幹部職工全體動員、全力投入,靠前指揮、恪盡職守,衝在一線、幹在一線,為打贏這場戰役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上梅鄉貧困戶周水繼:

投“疫”線 報黨恩

“章姨,外面天冷,還是疫情防控期,咱們少出門,不聚餐,多在家休息,有什麼問題記得第一時間跟我們聯繫。” 上梅鄉金竹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周水繼正在村民章某家中給她講解疫情防控注意事項。“今天外面下起了雪米,天很冷,來,喝杯熱茶。”章某心疼地說道。

周水繼因其家人身患大病,花費大額醫療費用致貧,在政府的幫扶下,他通過種植水稻、經營竹山、轉移就業等手段2017年就實現了脫貧。

“作為貧困戶,要懂得感恩,在我最困難的時候,黨和政府幫助我們脫貧,現在發生這麼嚴重的疫情,我也沒啥本事,在村口站個崗、執個勤還是可以的。”周水繼不卑不亢地說道。疫情發生以來,周水繼的心一直揪著,為了儘自己的一點綿薄之力,他主動找到村黨支部,參與疫情防控宣傳、執勤點值班工作,從“被關懷者”成為“關懷者”。

武夷山:共同戰疫丨上梅鄉防疫一線事蹟(十)

周水繼(左一)給村民講解疫情防控知識

武夷山:共同戰疫丨上梅鄉防疫一線事蹟(十)

周水繼(左四)在源頭自然村開展宣傳工作

“裡厝、外厝、對門、泉水、源頭都走完了,這輪還有上磨石坑老劉一家沒有宣傳......” 由於金竹地處高山村,村民居住較分散,路途上的周水繼瑟瑟發抖,但心中卻“盤算”著宣傳路線,生怕“落下”哪家哪戶。連續十幾天下來,周水繼拿著小喇叭挨家挨戶宣傳,一天走幾萬步,餓了就一頓方便麵解決,直到嗓子沙啞、腳底磨出水泡,他也依然堅持。

上梅鄉里江村老黨員劉水才:

拄著柺杖上“疫”線

“有沒有與武漢旅居返鄉人員接觸?”

“為更好的控制疫情,近期大家不要聚集,儘量減少外出。”

“出門要佩戴好口罩,身體有什麼不舒服的,要第一時間到衛生院去檢查。”

……

這段時間,在上梅鄉里江村,經常會看到一個拄著柺杖行動不便,卻仍然奔走在防疫一線的身影,他就是裡江村老黨員劉水才。

59歲的劉水才,是一位有著31年黨齡的老黨員,現任職於武夷山市新豐小學,是一名語文教師,曾獲先進教師、先進教育工作者、模範班主任等榮譽。面對來勢洶洶的肺炎疫情,劉水才主動請纓到疫情防控第一線,加入黨員志願者勸導隊,深入各村組配合做好轄區內疫情防控工作,他一邊靠柺杖支撐入戶排查流動人員並登記情況,一邊耐心解釋疫情防控政策和專業知識。“疫情當前,如有需要,我願意做任何事。”簡單的一句話,卻那麼鏗鏘有力,除了宣傳防護知識、做通群眾工作之餘,劉水才還自掏腰包購買了醫用口罩和消毒水等物資,向村民們免費發放,並無償為村裡孩子們補課,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

武夷山:共同戰疫丨上梅鄉防疫一線事蹟(十)

武夷山:共同戰疫丨上梅鄉防疫一線事蹟(十)

▲劉水才為村民發放疫情防控宣傳單並告知疫情防控注意事項

因左腿有殘疾,行走時整個身體重心落於右腿上,再加上劉水才已經在防疫工作一線連續奔走了10多天,沒有機會讓腳踝懸起放鬆,每到晚上,他回家脫下鞋子才發現腳底磨出了一個大大水泡,肩膀也時常痠痛。儘管如此,他沒有一句怨言,也沒有一聲訴苦,還是隔天他的兒子偷偷跑到村醫那買藥膏,才被大家知曉。“每天清晨醒來,都不見老劉的身影,就知道他肯定又上街宣傳去了,看他滿眼的疲憊、嘶啞的聲音,我們很心疼,不過我們家人都支持他,往常村裡有什麼事情,他也總是樂於幫助,這次也一樣,願疫情早點結束……”劉水才的妻子一如既往地支持丈夫。正有無數像劉水才這樣的“逆行者”,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守護群眾的生命安全,讓我們更加堅定了必勝的信念和決心。

本文源自老區上梅

更多武夷山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武夷山"(ID:zizaiwuy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