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整個世界茶的中心

無論從歷史還是現實來看,福建武夷山無疑是中國最重要的茶樹種植中心。

武夷山就是一個種植元點,由此元點出發,茶樹種植文化源源不斷地向周邊輻射,向世界延伸。

武夷山,整個世界茶的中心

在中國眾多茶樹種植基地中

沒有哪一處對世界的影響有武夷山那麼大;

沒有哪一處能形成“雙星閃耀”的種植地位;

沒有哪一處能同時成為世界兩大茶類(烏龍茶和紅茶)的共同茶源;

沒有哪一處能同時連接起絲綢之路和萬里茶道並且成為其茶路起點;

沒有哪一處的茶樹品種傳播範圍有如此之廣。

武夷山,整個世界茶的中心

大紅袍、桐木村、下梅村,這是世界茶葉種植史上繞不開的巨大文化符號。

而整個武夷山,就是同時收納這些巨大符號的世界茶心。

從區域範圍來看,武夷山風景區是武夷山市的茶葉種植中心,武夷山市是產茶大省福建省的茶葉種植中心。

從全國範圍來看,武夷山是中國茶葉種植中心之一,而且是最重要的種植中心。

從世界範圍來看,武夷山市是中國茶文化影響世界的重要元點,是中國茶樹走向世界的關鍵起點,它無疑也是世界茶樹種植文化的中心。

武夷山,整個世界茶的中心

茶心地位其實也意味著武夷山茶樹種植的胸襟和氣度,武夷山茶樹種植不僅積極走出去,還積極引進來;不僅自己培育大量新品種,也積極引進新品種。

武夷山茶樹種植歷代選育的名叢眾多,達到近千種,為中國乃至世界茶樹品種培育做出了極大貢獻。

這些品種中包括當今的許多名牌茶品。如“鐵羅漢、白雞冠、水金龜、半天妖、大紅袍、肉 桂、老君眉、不知春、洞賓茶、木瓜、雪梅、水紅梅、素心蘭、白桃仁、雀舌、紅梅、鐵觀音、金鎖匙、白牡丹等。

武夷山,整個世界茶的中心

伴隨發展的需要,從清末開始,武夷山逐步引進外地茶樹品種,進行搭配種植,推進武夷山茶區從單一栽種武夷菜茶轉向多品種栽種。

在引進茶樹品種主要遵循三項原則:

  • 一、引進無性系茶樹品種為主;

  • 二、引進適宜製作烏龍茶的茶樹品種;

  • 三是引進適合武夷山當地生長環境的茶樹品種。

從清末到1949年,先後引進的品種主要有水仙、烏龍、梅佔、佛手等。

武夷山,整個世界茶的中心

建國後至改革開放前引進的栽培品種主要有本山、桃仁、奇蘭、福雲6號、安徽楮葉種等。

20世紀80年代以來引進試驗示範的新品種主要有八仙茶、鳳凰單叢等以及福建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新選育的推廣品種為茗科2號(105)、茗科1號(204)、丹桂(304)、黃奇等以及臺灣品種臺茶12(金萱)、臺茶13(翠玉)等。

武夷山,整個世界茶的中心

豐富多樣的茶樹品種,一方面烘托著武夷山正山小種、大紅袍等茶品的至尊地位,另一方面又蘊育著新品牌誕生的無限可能。

武夷山就在繼承與發揚、保護與開發、堅守與創新的辯證法中繼續千年不衰的茶葉種植文化,保持其茶神、茶祖、茶心之地位。

武夷山,整個世界茶的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