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父子在廈門創業做智能蜂箱,帶領蜂農發家致富

臺灣同胞到大陸創業打拼,大多數會選擇餐飲行業或者文創產業,來自高雄的林呈祥和林季磐卻與眾不同。這對父子投身農業領域,在廈門發展甜蜜事業:他們以微晶木為原材料製作智能蜂箱,相較於傳統蜂箱提高了蜜蜂的回巢率和產蜜量;並通過共享租賃的方式,與三明、武夷山乃至江西、四川等地的蜂農合作,一起拓展原生態蜂蜜的銷路。

台湾父子在厦门创业做智能蜂箱,带领蜂农发家致富

36歲的林季磐,是一名來自高雄的創業者。十五年前,剛從當地高校機械工程專業畢業的他,順其自然地進入本行業工作。通過努力,從最初的製圖員,一直升至研發經理。

2017年,林呈祥再次途經廈門時,受朋友之邀參觀位於思明區的北京大學創業訓練營兩岸青年眾創空間。彼時,北創營青創空間運營基地的副總經理彭歐雅接待了他,並詳細介紹臺青在廈門創業的優惠條件和發展空間。回到高雄後,他便建議兒子到大陸發展。

受父親的影響,林季磐對廈門心生嚮往。2017年,他參加了北創營的創業培訓之後,便決定留下來。他認為廈門離臺灣也很近,無疑適合作為創業的起始點。

台湾父子在厦门创业做智能蜂箱,带领蜂农发家致富

2017年4月,父子倆入駐北創營青創空間。兩個月後,他們成立了廈門磐典新材料有限公司。這家公司的項目,是以微晶木為原材料製作智能蜂箱。

智能蜂箱採用的微晶木材料不僅無毒無味、防水防腐,提高蜜蜂的回巢率和蜂蜜產量,而且蜂箱內置芯片,可通過北斗定位系統和管理系統,實時編制養殖過程信息。此外,智能蜂箱重量比傳統蜂箱輕3公斤左右,方便蜂農在“追蜂”時移動箱子。

智能蜂箱每個售價500元,相比於每個50元的傳統蜂箱,顯然沒有價格優勢。所以決定租給農戶,每個智能蜂箱押金定為50元,租金每月5元,同時簽訂高於市場價的蜂蜜回購合同,他們的做法得到了蜂農認可。

台湾父子在厦门创业做智能蜂箱,带领蜂农发家致富

目前,林季磐的智能蜂箱已經被三明、武夷山和江西、四川等地的蜂農採用。

在養殖方面,智能蜂箱得到了蜂農的廣泛好評,按照100箱/年計算,使用智能蜂箱一年可為蜂農增收6.3萬元左右。

銷售方面,林季磐選擇以高於市場價回購智能蜂箱產出的蜂蜜,再交由福安一家合作廠家生產。消費者可以通過掃描產品二維碼溯源,瞭解購買的蜂蜜出自哪裡、如何生產等信息。他認為,這樣的方式可以提升消費者對產品的信賴程度。

在林季磐心中,這份甜蜜事業不止步於此:一方面,拓展產品品類,生產蜂蜜飲料等;另一方面,希望與農業部門、機構合作,將智能蜂箱推廣到更多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