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對誰錯--《貧窮的本質》讀書筆記(2)

宏觀管方向、微觀管方法。面對貧窮問題,專家總是立足於“大問題”:貧窮的最終原因是什麼?應該在多大程度上信任自由市場?窮人能夠受益於民主制嗎?外來援助可以發揮什麼樣的作用?從重要性、必要性宏觀層面侃侃而談,對如何解決具體問題一般就沒有深入探討,好像方法已不需要探討、研究。


誰對誰錯--《貧窮的本質》讀書筆記(2)


對解決具體問題方法、措施比理論重要。解決問題屬於形象思維問題,具需要技術更需要藝術,不是簡單1+1=2的重複邏輯問題,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具體問題的解決辦法主要考慮是恰當、適合,因為對些具體問題,因時間、空間、地域、民族、習慣等的不同,不同的專家會提出不同的解決方案,甚至是相反的方案,如“貧窮陷阱”問題。

“貧窮陷阱”。傑弗裡·薩克斯是聯合國顧問、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研究所主任,同時也是一位貧窮問題專家。他指出:貧窮國家之所以貧窮,原因在於這些國家往往都氣候炎熱、土地貧瘠、瘧疾肆虐、四周被陸地所包圍。因此,如果沒有大量的原始投資助其解決這些地方性問題,這些國家很難提高自己的生產力。然而,這些國家卻因為貧窮,無法支付投資回報——這就是經濟學家們所謂的“貧窮陷阱”。除非這些問題的解決能夠落到實處,否則無論是自由市場,還是民主制,都幫不上什麼大忙。外來援助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能啟動一種良性循環,即輔助窮國在關鍵領域投資,從而提高其生產力;由此而產生的更高收入會帶來更多投資,收益將呈螺旋狀上升。薩克斯在其2005年《貧窮的終結》一書中稱,如果富國在2005—2025年間每年拿出1 950億美元的資金來援助窮國,那麼貧窮問題到2025年末便可完全得到解決。

然而,也有一些專家認為“貧窮陷阱”理論是錯誤的,“貧窮陷阱”並不存在,指出援助的弊大於利:援助使人們停止尋找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腐蝕地方機構並削弱其作用,導致一些援助機構形同虛設。對於貧窮國家來說,最好遵循一個簡單的原則:只要有自由市場和恰當的獎勵機制,人們就能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避免接受外國人或自己政府的施捨。

對待貧窮問題,到底“貧窮陷阱”存不存在?是相信那些認為援助能解決問題的人,還是相信那些認為援助只能使問題惡化的人?這一問題完全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並且有些事件甚至可以用來支持任何立場。例如,盧旺達在遭受種族滅絕之後的幾年裡得到了大筆捐款,整個國家逐漸走向繁榮。由於國民經濟得到了發展,盧旺達總統保羅·卡加梅開始制定政策,儘量不再接受援助。針對世界上幾百個國家的數據表明,接受更多援助的國家並不比其他國家發展得快。這常常被認為是援助無用的依據,但實際上,這也可能意味著相反的觀點。或許,援助使某些國家避免了一場災難,沒有援助的話也許情況會更糟。

無論如何,對於如外國援助是否有效的回答是否像有時聽到的那樣重要目前尚不明確。但無論是那些熱心於幫助窮人的人,還是不那麼熱心於此的人,他們都認為援助的作用十分突出。不過,援助只佔每年給窮人所劃撥的款項的一小部分,大多數針對全球窮人的計劃都由各國自身的財政部門制定。例如,印度基本上不接受援助。2004—2005年間,印度為窮人的基礎教育計劃投入5 000億盧比(310億美元)。即使是在非洲這樣急需援助的地方,這一數字也只佔政府2003年度全部預算的5.7%(如果我們排除尼日利亞和南非這兩個幾乎不接受援助的大國,那麼這一比例為12%)。

但為援助問題而爭論的人基本上都同意一個前提,即應該在在力所能及時向窮人伸出援助之手。哲學家彼得·辛格曾寫過關於拯救陌生人的道德準則,他評論說,大多數人都願意犧牲一件價值1 000美元的衣服,換取一個落水兒童的性命。經濟學家、哲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馬蒂亞·森的觀點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贊同。他認為,貧窮會導致令人難以容忍的人才浪費,貧窮並不僅僅意味著缺錢,它會使人喪失挖掘自身潛力的能力。一個來自非洲的貧窮小女孩即使很聰明,可能最多也只能上幾年學。她很可能由於營養不良而無法成長為世界頂級運動員,而且即使她有什麼做生意的好想法,也沒有啟動資金。如果她當初接受了足夠的教育,她可能成為醫生、科學家、商業巨頭。

如何確定幫助窮人的有效方式嗎?真正有用的方式是從實際問題的角度去思考,這樣就可以有針對性地找出解決具體問題的方法,而不是空談外來援助。例如,世界衛生組織稱,瘧疾在2008年造成約100萬人喪生,如果讓人們睡在經過殺蟲劑處理的10美元的蚊帳中,這樣就可以挽救很多條性命。但蚊帳是免費贈送還是出錢購買又是一個需要研究確定的現實問題,

以優惠價銷售蚊帳或免費贈送蚊帳似乎是個好辦法,但有人認為如果人們不花錢就得到了蚊帳,那麼他們就不會對其加以珍惜,因而也就不會去用。即使他們用了,也可能會因此對施捨習以為常,在以後需要自己花錢購買蚊帳時便會退縮,或是在需要其他物品時也不願自己花錢,而是等著別人免費贈送。

研究解決問題需要從泛泛而論轉向具體剖析,當詳細瞭解了窮人的選擇,也許就更容易找到對症下藥的方子。就能瞭解窮人的特殊性表現在哪些方面:他們除了手裡沒有多少錢之外,在生活上同其他人都是一樣的嗎?或是他們極度貧困的生活與其他人的生活在本質上有哪些不同?如果他們的生活有什麼特殊之處,他們是否會因此而掉入“貧窮陷阱”?

要想真正回答“貧窮陷阱”是否存在這一問題,我們需要通過一個個事例做出判斷:如果我們的故事與化肥有關,那麼我們就需要了解關於化肥市場的一些現實情況;如果是關於存錢的分析,那麼我們就需要了解窮人是怎樣存錢的;如果是關於營養和健康的問題,那麼我們就需要研究與此相關的領域。找不到一個普遍適用的答案,這聽上去或許會令人有失信心。然而,實際上,政策制定者想要弄明白的不是窮人陷入困境的100萬種方式,而是“貧窮陷阱”形成的幾個重要因素。他們想通過緩解特定問題使窮人脫貧,讓他們走上一條致富及投資的良性循環之路。

發展政策的實施以及隨之而來的一場場爭論,似乎都是以證據的不可依賴性為前提的:能被證明的證據是一種妄想,最多隻是遙遠的夢想,或是一種自娛。他們同我們一樣,每個人能做的就是,深入瞭解困擾窮人的具體問題,盡力找出實行干預的有效方式。在某些情況下,最好的選擇是什麼都不做。這是毫無疑問的,但這裡並沒有一定之規,正如花錢不一定總能解決問題一樣。某一特定答案所映射的知識體系,以及對於這些答案的深入瞭解,才能使我們在某天真正懂得如何消除貧窮。

應在何種情況下擔心陷入“貧窮陷阱”。“貧窮陷阱”並不是存在於每個領域。要想制定出有效的政策,有必要正確地回答這些問題。要看到錯誤的政策是怎樣制定的,這種政策並非來自動機不良或是腐敗,而僅僅是因為某些政策制定者頭腦中的世界模式是錯誤的:他們認為某個地方有“貧窮陷阱”,而實際上卻沒有;或者另一個“貧窮陷阱”就擺在他們眼前,卻被他們忽略掉了。

專家、援助者及當地政策制定者的思想、無知及慣性常常可以表明,為什麼有些政策失敗了,有些援助沒有達到其應有的效果。要相信,將世界變成一個更美好的地方可能無法在明天就實現,但一定會實現,但靠惰性思維是無法實現這個夢想的,需要作一步步耐心的研究,這不僅僅是抗擊貧窮的有效方式,也能使世界變成一個更有意義的途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