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论及天下大势必谈“鼎足”,为何左右历史主流的终是大一统?

坊间五千年:来自四邻八坊、涵盖上下五千年的奇谈史趣及文化话题

鼎有三足和四足之分,三足为圆鼎、四足为方鼎。由于方鼎的诞生时间较晚一些、制作工艺也更为复杂一些,于是“三足圆鼎”就成了我国古鼎的核心代表,在烹煮用途之外、更衍生出昭示王权的礼器用意。

1995年庆祝联合国五十华诞的时候,我国向联合国赠予的“世纪宝鼎”就是这种基于礼器形制的三足圆鼎。

古人论及天下大势必谈“鼎足”,为何左右历史主流的终是大一统?

由于三足圆鼎象征王权,“鼎足三分”也成了古代谋士们论及天下大势时的常见字眼;然而终我国上下两千年、历史进程中的历代王朝始终不是处于大一统、就是在迈向大一统的路上,“鼎足”中的“三分或归一”成了个并不简单的数学问题。

我小学时的历史老师是由数学老师兼任的(数十年前这并不罕见),大家还真别指责“我的历史知识由数学老师所教”,因为他仅用几个数字就生动概述了几千年的天下大势,直到如今,这样的描述依旧没有过时。

在数学老师的“历史描述”中,鼎的“三足”有三分对峙、合力共举之意,随之就产生了“一分三、三分九、九九再归一”,天下终归于大一统。那么,什么时候是一、什么时候是三或九呢?这就需要历代统治者权衡一切、仔细合计了!

一分三、三分九、九九再归一,往复不断

我国历史上最早期的”一“体现在周王朝的一统中原,出于统治需要,周王朝再将疆域分封给各诸侯,就呈现出了”一分三、三分九“的局面。如果以”一分三“来表述春秋时期的状态、”三分九“则是自战国迈向秦的大一统过程,秦始皇在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九九归一“。

古人论及天下大势必谈“鼎足”,为何左右历史主流的终是大一统?

秦始皇“天下一统、九九归一”

为了不重走历史覆辙,秦始皇的”一“与周王朝明显有别,它是帝国制的集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百官均是皇帝的奴仆、万民均是皇帝的子民,地方与中央之间存在着直接隶属关系。相对来说,周王朝的“一”仅是礼制名义上的统一,由于分封制的存在,周天子那样的“天下共主”是无法直接驾驭八方的,一旦诸侯中生有异心,周天子能做的也只是斥责而已。

《左传·宣公三年》里载:“楚王问鼎,有取而代周之意”,约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借讨伐外族之机到了周定王所在的洛阳。在周使王孙满慰劳楚军的时候,楚庄王趁机向他打听“周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答道:“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楚庄王此举,就相当于你向老板的秘书打听“老板家有多大、老板的家产有多少”,如果你是老板,你会如何处置这样的下属呢?不过,那时候周定王与楚庄王之间关系就好比董事长与大股东,在不清楚其他股东怎么想的时候,董事长也只得谨慎而为、无法对当中的某人直接付诸惩处。

古人论及天下大势必谈“鼎足”,为何左右历史主流的终是大一统?

楚庄王问鼎

楚王问鼎实际上拉开了周王朝“三分九”的序幕,心怀各异的众诸侯一看情势,纷纷开始自立门户,周天子这”董事长“就相当于被架空了。从此,我国就陷入了”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往复循环当中,秦始皇(嬴政)、汉高祖(刘邦)、晋高祖(司马懿)、隋文帝(杨坚)、唐高祖(李渊)、宋太祖(赵匡胤)、元世祖(忽必烈)、明太祖(朱元璋)、清太宗(皇太极)等人就成了“九九归一”的重要角色、彪炳于青史之上。

鼎足中的“三分对峙”:对峙只是过程、天下归一才是目的

最早的“鼎足三分”典故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参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说这话的人是韩信的谋士蒯通。蒯通是站在韩信的角度、基于当时的天下大势建议韩信在楚汉之外“据强齐,从燕、赵,出空虚之地而制其后”。当时的韩信“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确实具备“楚汉齐”三分天下的实力,可惜韩信以“汉王遇我甚厚”婉拒了。

古人论及天下大势必谈“鼎足”,为何左右历史主流的终是大一统?

为报刘邦之恩,韩信放弃了鼎足而立的机会

韩信后来所遭遇的悲剧一直为后世士人所叹息,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谋士们纷纷效仿蒯通、再以“鼎足三分”谈论天下大势。最先有此预见的是鲁肃,建安二年(197年),鲁肃初见孙权时就提出:“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三国志》);建安十三年(208年),诸葛亮与孙权会晤时也提出:“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

由此可见,三国时期的鼎足之势实际上是孙刘联盟下的产物;曹操那边呢,自始至终都是为了天下归一,司马懿同样如此。三国归晋之后,“鼎足三分”就成了步向大一统进程中的一个历史片段,左右历史主流的始终还是大一统,后世千年均是如此规律。

在这里,“鼎足三分”成了“天下归一”的一个过程;在我国历史中,天下大势的大一统进程是亘古不变的,蒯通虽首提“鼎足三分”之策,难怪刘邦在理解到当中的“归一”理念后,最终还是把他给放了!

古人论及天下大势必谈“鼎足”,为何左右历史主流的终是大一统?

刘邦本想杀蒯通,最终还是赦免了他

鼎足三分中的“天地人”合力共举与王权昭示需求

《史记·孝武本纪》载,汉武帝元鼎元年(前116年)、汾阴之地得鼎,“乃以礼祠,迎鼎至甘泉”。有司对此解释说:“昔大帝兴神鼎一,一者一统,天地万物所系终也;黄帝作宝鼎三,象天地人也。”禹所铸的九鼎在周亡时早已沦伏不见,汉武帝所获的该鼎显然不属“九鼎”之列,因为它“大异于众鼎,文镂无款识”。

为了让宝鼎名正言顺地“见于祖祢,藏于帝廷”,汉武帝合什一番后、于是鼎上的三足就被赋予了“天、地、人”之意;除改元“元鼎”之外,汉武帝还得意洋洋地专为此写了首《宝鼎歌》:“参侔开阖,爰推本纪,汾藌出鼎,皇祜元始”,以此昭示自己天地人合一、承休无疆的天地正统。汉武帝当然想寻回失落的周之九鼎,奈何找不到呀!难得发现了这么只古鼎,还不得要在上面好好做一番文章?

禅礼中祭鼎、祭的就是“天地人”,这三者稳固了,江山才会一统永续;由此再往外延伸,这当中的每一项同样有鼎足共举之意,如天下有“巴蜀、江南、广南”即国用富饶、可鼎足天下(赵匡胤语);朝臣中“三公鼎足承君,一足不任,则覆乱美实”(《汉书·彭宣传》)……以上“鼎足”都属“天地人”的延伸。

古人论及天下大势必谈“鼎足”,为何左右历史主流的终是大一统?

汾藌出鼎,皇祜元始

由此可见,鼎的三足是“共举”还是“对峙”,只要天下一统,如何圆说都是皇家自己的事,只要有利于王权昭示就行。在这里,“鼎足三分”就成了“天下归一”的完美注脚!

“一言九鼎”和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归一”理念

在古代社会中,“君王与太子、父辈与长子”都是主和次、一和二的从属关系,这当中的“二”可有可无、“一”则是重中之重的基础。成语“一言九鼎”除了表示言语极有分量,当中更有着“归一”的决定性含义,无论是“一鼎”还是“九鼎”,无论如何合计,基于的都必须是皇家的大一统。

有史学家认为,鼎的王权昭示在秦之后就逐渐失去,其实此说值得商榷。因为除汉武帝作《宝鼎歌》之外,公元697年时武则天也曾重铸九鼎置于通天宫(《新唐书·则天本纪》),宋朝时也“铸九鼎……取九州水土内鼎中”(《宋史卷66·五行志》),如此看来,鼎的王权寓意千多年来均是如此,何曾逐渐失去呢?

鼎之三足本身就寓意“天地人”、“九鼎”则寓意九州之下的天地人均为皇家所属,这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不变昭示,在这点上,没有哪位封建帝王愿去排斥。

古人论及天下大势必谈“鼎足”,为何左右历史主流的终是大一统?

三个和尚搅在一起,谁听谁的好?

皇家是如此,民间当中的”归一“情结同样不甘落寞。“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寓言故事很多人都听过;无论是挑水还是抬水,至少还会有水,但”三个和尚“的状况就一直为朝廷内外所忌惮,因而必须”国有国主、家有家长“,任一宗法体系中都必须有绝对唯一的话事人。为了分担一个人”挑水“的重担,”二人抬水“也被允许,不过当中就必须主次有序,否则整个社会就乱套了!

当代人创业,一人可凭扛鼎之力白手起家、二人合伙则须主次有序、三人合伙就多是散伙收场的结局。电影《中国合伙人》、《投名状》等其实就是“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另一表述形式。在数千年的”归一“理念下,这个“三”可不是什么好数字:缺乏归一基础的“三家分晋”和“三国分东汉”,家庭中打破婚姻和谐的“第三者“……就连我们人类本身也是两只手两条腿,或单用或相辅而用。你能想象,多一条腿或多一只手会何等尴尬么?与此同时,我们也无法一手画圆一手画方,这都是“一”在主宰着这一切。

古人论及天下大势必谈“鼎足”,为何左右历史主流的终是大一统?

晚清民初时的我国也有过政体上的”归一“与”分立“之争,封建集权时期那种世袭的“家天下”已成历史,“三权分立”又跟我们的“归一”理念格格不入;最终,新中国采取的是“以我党为主导、以政治协商会议为辅”的形式,在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同时确保了统一战线的存在,这也是新时期的一种“归一”。

今人都说“过程不重要,结果才重要“,古人们所热论的“鼎足三分”从来都只是过程,九九归一的“大一统”才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个硕果。这过程中的“三分九、九归一”数学问题看似简单、其实过程中复杂着呢!

“坊间五千年”将坚持内容100%原创(部分图片来源网络,若存疑义联系即删),持续为大家输出选题丰富的原创文章。本号文字均亲自码出,观点为个人见解,绝无任何映射行为,欢迎订阅转发及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