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說對話劉豐:人體至《超體》,祕密不在那一包藍色粉末


劉豐:工程光學專業,長期從事自然科學、管理學、心理學的研究,美國全息生命科學研究院首席專家,全息生命-生態-文化系統集成倡導傳播者。


素說:禪說電影公眾號創始人。觀經典電影,品如戲人生,致力於“不一樣角度看電影”(ID:chanshuodianying)


素說:《超體》是部非常“超能”的電影。導演呂克·貝松自己就曾說過:《超體》=《這個殺手不太冷》+《盜夢空間》+《2001太空漫遊》,影中許多鏡頭都是他對這三部經典的致敬。《時代》雜誌曾在那年評它為“最酷、最有趣、最具智慧的科幻動作電影”。而這部“最具智慧”的電影在開頭便提出了一句話:


“十億年前,我們被賦予了生命,

我們用它做了什麼?”


素說對話劉豐:人體至《超體》,秘密不在那一包藍色粉末


▲ 《超體》電影海報圖片


89分鐘的電影到了結束,還是回到了這句“十億年前,我們被賦予了生命,我們用它做了什麼?”。這句話以及由這句話引申出的整部《超體》在中國上映後,引發了來自佛學愛好者、道學愛好者、儒學愛好者,當然還包括科幻愛好者、呂克·貝松影迷等各種不同角度的討論與爭議。


“我們用生命來做什麼” ,劉豐老師,作做為全息生命-生態文化系統集成倡導傳播者,怎麼看全片開頭的這句話?

劉豐:實際上,聽到這句話,我們往往偏向於回答最後這個“我們用它來做什麼”,卻很少有人注意到:“十億年前,我們被賦予了生命”這句話就是一個典型的“站在三維角度的認知”


只有三維認知的人才會說“我們被賦予了生命”,因為實際上,“生命”是我們內在直接投影出來的,也就是“三維認知投影出三維生命”。


同樣,“十億年”也是來自“三維認知”的一個時間概念,一旦我們突破了三維認知,一旦我們學會了從高維縱向空間去理解,那麼你會發現:三維中橫向的“時間”根本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重要,“十億年”這麼長的時間,也不過一瞬,是個變量。


素說對話劉豐:人體至《超體》,秘密不在那一包藍色粉末


素說:您說,“生命”是我們內在直接投影出來的,而不是外在賦予的。這讓我想到,佛學很多經典,比如《心經》就一直在說我們這個娑婆世界裡的人是“顛倒夢想”。


我們往往認定“世界是因,我們是果”,而實際上,“心是因,世界是果”。正因為“心是因,世界是果”,所以我們的生命不該是被誰賦予,或者由誰來控制,而負全權責任的,實際上只有我們自己。


素說對話劉豐:人體至《超體》,秘密不在那一包藍色粉末


劉豐:《零極限》裡最精闢的話就是:“我們要對自己面對的一切承擔百分之百的責任。”只有敢於承認是自己內在投射出眼前的世界,那麼進一步回答“我們該拿生命來做什麼”才有了完全不同的意義,因為所謂“做什麼”,其實都是內在認知的演化。

每個人都有兩個選擇:


第一,疊加三維認知。就是越來越深的陷入三維認知的能量糾纏中,借用佛家一個詞,就是不斷去“造業”的一個生命過程。


第二,顛覆三維認知。就是用我們的生命持續不斷去覺醒,去從低維認知提升到高維認知,是不斷去“消業”的一個生命過程。


是疊加還是顛覆,是沉淪還是覺醒,是造業還是消業,這就是每個個體在回答:“我們拿生命做什麼”。


素說對話劉豐:人體至《超體》,秘密不在那一包藍色粉末


素說:聽過您的演講,看過您的書,顯然多年來,您一直在用科學語境告訴大家第二種選擇的意義,也就是您常說到的:“生命的唯一意義在於提升意識能量的自由度”。

劉豐:對。你想想,我們為什麼要往更高的維度上去?很簡單,一維空間是一條線,再美它都無法讓我們展開;二維就是一幅圖畫,卻可以比一維的美感多無窮多倍;到了三維呢,立體的空間可以讓我們在畫中遨遊,比二維的一幅畫又美出了無窮多倍。


由此你很容易就能得出結論:每多一維我們將產生無窮多倍的美感,因為多一維就是多一個自由度。


自由度的提升將使我們感受到一種自在,在更高自由度的生命狀態中,我們對生命的駕馭能力遠遠超過三維的想象,所以,提升意識能量的自由度是生命的唯一意義,是根本意義。


素說對話劉豐:人體至《超體》,秘密不在那一包藍色粉末


素說:《超體》正是通過電影手段,展現出了女主角在境界不斷提升後所見識到的“無窮多倍的美”,以及她所具有的不可思議的駕馭生命之能力,包括由這個能力帶來的顛覆性世界觀。


素說對話劉豐:人體至《超體》,秘密不在那一包藍色粉末


素說對話劉豐:人體至《超體》,秘密不在那一包藍色粉末


素說對話劉豐:人體至《超體》,秘密不在那一包藍色粉末


與您所說的“提升”相同,《超體》用非常娛樂又通俗的方式表現了女主角露西從“人體”提升至“超體”的過程;


但又與您所說的“維度”不同,導演呂克·貝松借用了“人腦開發度”這一概念,露西原本與常人無異,頭腦開發度在10%,但因為被騙販毒,被毆打而誤將一包藍色粉末吸入體內,使得她的頭腦從此走上了開發至20%、40%,60%乃至100%的這麼一個過程。


但“人腦開發度”這一設定恰恰是《超體》被爭議的一個重要原因,因為關於“人腦開發度只有10%”早已被證明是一個偽科學設定。


素說對話劉豐:人體至《超體》,秘密不在那一包藍色粉末


劉豐:這確實是一個並不科學的設定,而且基於我們前面的對話,你現在也可以明白:這個設定也是三維的,是三維的從10%到100%,它忽略了縱向空間。

而我們說多維空間系統,是從零維到N維(N趨於無窮大)構成的整個宇宙系統,它包含橫向和縱向。

素說:能具體說說這個N維嗎?


劉豐:N維,注意,N趨於無窮大,這是科學語境的一種表達方式,是無止境。


在佛學系統裡面,它叫“無上正等正覺”,只有N維(N趨於無窮大)才能稱之為“無上”;在道學系統裡面,它叫“無極”,只有N維(N趨於無窮大)才能堪稱“無極”;在神學系統裡面,它叫“神”,因為它是“唯一”的,只有N維(N趨於無窮大)才能堪稱“唯一”,因為到了N-1維就有無窮多個了。


素說對話劉豐:人體至《超體》,秘密不在那一包藍色粉末


所以,回到剛才你問的問題,低一個維度跟高一個維度的差異能由百分比來算的嗎?


根本不能,那是無窮多倍啊。一維裡面有無窮多個點,二維裡面有無窮多條線,三維裡面有無窮多個面,四維裡面有無窮多個立體......所以每多一維,是多了無窮多倍的宇宙智慧,這是數學本身就可以推理證明的,而絕不是像電影中所說,大腦多開發了百分之幾,就多了多少能力。


但這是電影的一個“借喻”,方便處於三維時空的觀眾接受,相較於“維度”,“百分比”這個概念顯然更容易理解和想象。

素說:是的,正是這一“借喻”,讓眾多影迷開始了各種燒腦研究,各家各派似乎也都從這部電影中獲取了靈感,藉由這部電影中的情節與畫面,來解釋不同的“修行”路徑與境界。


比如片中,著名黑人演員摩根·弗里曼扮演了一位研究大腦的著名教授,提出了與科學界普遍認知完全不同的科研方向。


素說對話劉豐:人體至《超體》,秘密不在那一包藍色粉末

▲ 教授塞繆爾·諾曼(摩根·弗里曼 Morgan Freeman 飾)

這位教授提出“人類似乎更著重於養成,而非天賦”,就是說,我們注重知識本身的傳承與教育,讓我們的孩子“養成”某種認知模式,在這種模式上不斷疊加,這是幾千年來我們一直在做的。


但實際上人類發展還有另一種方向,那就是迴歸到我們本有的“天賦”中去,去開發這種“天賦”。

劉豐:在我的書《開啟你的高維智慧》中,包括我的一些演講中,都引用過《超體》中非常重要的一段話,這段話就是這個教授說的:


“當這個宇宙出現生命的時候,他們就在選擇。

當環境不適合生命存在的時候,他們選擇永生;

當環境適應生命存在的時候,他們選擇繁衍。”


素說對話劉豐:人體至《超體》,秘密不在那一包藍色粉末

素說對話劉豐:人體至《超體》,秘密不在那一包藍色粉末


什麼意思?

當環境適應生命存在的時候,我們就進行知識傳遞,通過繁衍將我們已有的經驗等不斷傳承下去,但這是三維的,是橫向的能量在三維空間的傳遞,這樣的傳遞是有限的,儘管它可以疊加,但它逃避不了有限三維世界的“成、住、壞、空”。


當環境不適應生命存在的時候,選擇“永生”。要注意,這裡面所說的“永生”,描述的就是高維能量狀態,指的就是我們的另一個方向:提升內在的維度,縱向提升意識能量的自由度,其終極目標是N維(N趨於無窮大),那就是徹悟的境界,那就是涅槃的境界,是“永生”。

素說:而實際上,我們不應該等到“環境不適合我們生存”的時候,再去考慮“提升內在”這樣一個方向。

劉豐:當然。提升內在就是提升你當下的自由度。舉個例子:

你現在正在為你某個項目的利益得失在發愁,但是如果你可以提升至四維,在四維時間是一個變量了,你可以自由穿梭至過去和未來,這時,你還會計較你眼前的一點利益得失嗎?


不會了,你根本顧不上看它了。在第四維,三維世界所有的繁榮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

所以,我們不能執著三維認知,執著的話,它就會障礙我們獲得內在具足圓滿的智慧。


素說對話劉豐:人體至《超體》,秘密不在那一包藍色粉末


▲ 日本稻盛和夫


日本的稻盛和夫在談到生命意義的時候就說過:“生命的意義在於走的時候,靈魂的高度比來的時候高了一點。”所謂“靈魂”,就是我們一直在說的“高維意識能量”;所謂“靈魂的高度”,就是指它的境界,它的層次。


稻盛和夫是什麼人?一生創造了兩個世界五百強,挽救了日航,發明了阿米巴管理法,建立了盛和塾......這麼多輝煌的生命成就,可是在談到“生命意義”時他卻隻字未提,只是說“靈魂的高度比來的時候高一點”,這就是在告訴我們:不要走反了,不要只貪圖橫向財富的積累,或者榮譽的多寡,縱向的提升維度才是生命每一刻的當務之急。

素說:

所以,《超體》的成功,在於它通過藝術手段展現出了:當我們提升內在時,我們將看到的不一樣境界,我們將擁有的不一定世界觀。

只是,這種提升不是來自“吸入那一包藍色粉末”,而是“主動的、有意識的從內在著手,去提升縱向的意識自由度。”


素說對話劉豐:人體至《超體》,秘密不在那一包藍色粉末


劉豐:我現在把這隻手放在燈光下,你在這塊黑板上看見了什麼?


素說:你這隻手的陰影。


劉豐:是的。對於黑板上的二維生物來說,我手造成的這個陰影太恐怖了,他們將完全搞不清楚狀況,他們爬過我的大拇指陰影,再研究我的食指陰影,他們可能花一輩子都不明白這只是我的一隻手,更解決不了這一大片陰影。


而對於我們三維的人來說,這認知太簡單了,一眼便知這就是一隻手的投影,那麼如何去解決這隻手給二維世界帶來的恐怖陰影?


素說對話劉豐:人體至《超體》,秘密不在那一包藍色粉末


素說:拿開這隻手。


劉豐:是的,就這麼簡單。想要改變你的世界,從改變你內在的投影源開始。

我們說,一維是二維的投影,二維是三維的投影,那麼同樣,三維是四維的投影,N-1維是N維的投影......


素說對話劉豐:人體至《超體》,秘密不在那一包藍色粉末


要改變投影出的“相”,關鍵絕不是在這個“相”上下功夫,而是去改變投影源。

素說:那麼,我的問題來了,就以您“這隻手”為例,二維世界的生物想要解決這隻手帶來的二維陰影問題,似乎自己是沒有辦法的,可能再聰明,其窮盡一生也只是能畫出這隻手的二維圖形,而真正要解決陰影問題,要拿開那個投影源,必須靠三維生物去幫忙啊。

劉豐:所以我說,人類真正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試圖用三維的方法解決所有高維度的問題”。

沒錯,我們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但應該是“三維實踐檢驗三維真理,高維實踐檢驗高維真理”。


如果我們執著於三維實踐,強悍地把自己限定在三維認知裡面,熱衷於三維知識的積累,不斷貪圖三維世界的繁榮,那麼它不僅不是我們的成就,反而會成為我們提升的巨大障礙。


因為正像你說的,二維生物窮盡一生最多畫出個手的二維圖形,陷進那個圖形裡面,反而更加認不出那隻手,我們三維生物也一樣,窮盡一生都不可能把三維的信息全部抓到,反而這些信息將障礙我們跟四維空間的連接。


素說對話劉豐:人體至《超體》,秘密不在那一包藍色粉末


素說:所以我們談這麼多,舉這麼多例子,就是在說從“人體”到“超體”的第一步:不是指望某種“粉末”,而是要徹底顛覆我們“外在抓取”的這麼一個根深蒂固的三維認知模式。


那麼第二步:

到底如何連接“高維”呢?

或者說,如何成為像露西那樣自由穿梭在時間中,甚至動個意念便改變了世界?

要改變投影源,究竟是隻能依靠比我們更高維的生物,還是靠我們自己?


敬請期待下篇:

素說對話劉豐:人體至《超體》的秘密,就在起心動念的那個正弦波...


素說對話劉豐:人體至《超體》,秘密不在那一包藍色粉末


素說對話劉豐:人體至《超體》,秘密不在那一包藍色粉末

原江蘇衛視製片人,現獨立自媒體人。出版圖書《幸福就像如來掌》,全平臺文章閱讀量超過1000萬。公眾號:禪說電影(ID:chanshuodianying)

版式:anny

圖片來源:電影截圖,若有不妥,請及時聯繫定會妥善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