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的奇妙構思之《超體》,如果人的大腦使量為百分之百會如何

對於喜歡導演盧貝松作品的朋友來說,他所編劇兼執導的作品,被較為推崇的,應該都是在2000年之前的作品,例如《碧海藍天》、《霹靂煞》、《終極追殺令》以及《第五元素》等,同時好像在1999年拍完《聖女貞德》之後,盧貝松自己就沒有真正得以引起電影粉絲口碑的作品,他的名字反倒是都出現在許多商業電影的監製或者是編劇這部分,一些他所擔任編劇的商業電影,也都獲得不錯的娛樂評價,然而2000年至今自己所導演的作品,在感染觀眾所引起的迴響上,就沒有過去那般的強烈。

電影的奇妙構思之《超體》,如果人的大腦使量為百分之百會如何

而《超體》在開拍之際,就受到科技愛好者和電影愛好者群眾的高度注意,好萊塢所投資的商業電影鮮少來臺灣取景拍攝外景,光是盧貝松加上當紅的史嘉蕾喬韓森這兩位,就足以把臺北市弄得全城瘋狂,等到整部電影完成推出之後,大家才能一睹《超體》一片本身劇情到底在描述什麼?而這部盧貝松兼任編劇及導演的最新作品,是否在前來臺灣取景之外,獲得重度商業影迷群的共鳴?

電影的奇妙構思之《超體》,如果人的大腦使量為百分之百會如何

導演盧貝松自己提到,關於《超體》一片中人類所發揮的腦容量比例,在十年前他就有這樣的劇本構想,而這句話也道出了其實本片的劇情重點腦容量與腦用量的比例這個觀點,在近幾年的電影架構中,並非具有絕對的新意,但是經過導演盧貝松以漂亮的個人風格糖衣包裝之後,一個相當簡單的劇情架構,卻又可以引發觀眾自己無限的想象空間,《超體》或許並未超越導演盧貝松之前自己所立下的里程碑,但的確是近幾年來他的導演作品中,比較有趣的一部商業作品。

電影的奇妙構思之《超體》,如果人的大腦使量為百分之百會如何

這部簡單同時片長蠻短的電影裡頭,有幾個訴求重點洋蔥個人認為比電影本身的腦容量發揮程度比」這個主題還要有趣,同時更可以發人深思。好比人類對於存在或擁有的定義與選擇、個體永生或世代繁衍、造成人類混亂的是無知還是知識?這些包裝在炫麗的CG特效與飛車追逐下的知識性理論,都被成功的轉化為科幻式的商業電影題材,可見盧貝松本身在編寫劇本上,還是有其獨到之處。

電影的奇妙構思之《超體》,如果人的大腦使量為百分之百會如何

只不過在這些有意思的幾個想法探索主題架構下,《超體》沒有得以能夠再深入一層的去發揮,電影中所描述的這些人類未知的領域,似乎盧貝松自己也不知如何延續下去這個幻想同時建構起來創新的論點,導致到最後於影像的呈現上,只能使用蒙太奇式CG架構來交代一個沒有真正答案的收尾方式,如果不是主角露西於片頭與片尾的口白旁述,這些比影像結構還優秀的文字,讓觀看完《超體》還能留下一些輕微啟發與想象延續空間,否則在看起來相當時髦炫目的影像結構底下,略嫌混亂及粗糙的收尾方式,相當可惜的並沒有為這部基本出發點架構不錯的作品,達到提升與加分的效果。

電影的奇妙構思之《超體》,如果人的大腦使量為百分之百會如何

這部作品的影像色調質感,和麥可貝風格相當接近,同樣是高彩度與較高對比,來讓畫面呈現出繽紛的視覺感受與明確的影像立體感。不過本片的高對比並不會如導演麥可貝作品中那樣,有時對比高到白色亮面都會稍稍的過度曝光,黑色陰影的層次又會分的不夠明確。相反的,對比的調性與拿捏,於本片中掌握的相當精準,比一般正常的對比高一些,可以突顯影像的立體感,卻又不會拉到過度,讓一些韓國黑社會打手的黑西裝兼具濃烈沉膩的黑色密度,但又沒有少掉陰影區塊中該有的揮階層次。

電影的奇妙構思之《超體》,如果人的大腦使量為百分之百會如何

在色彩部分上,其實並沒有讓人感受到明顯的典型好萊塢低色溫設定,顏色的數位增色感倒是頗為強烈,不過也成為本片的影像色彩特性。豐富的色彩下,整個畫面在夜間景象裡,色彩的活躍感特別強烈,尤其是透過導演盧貝松鏡頭下所呈現的臺北,特別有種美麗的熒光特色。在女主角露西被蒙上頭罩坐在車內想著至少還活著的那段畫面,夜景中的繽紛招牌燈光,透過頭罩的細微孔洞投射在女主角臉上,不僅可以看到色彩繽紛多樣化的豐富性,也剛好從那些細孔影像中察覺到本片相當優異的高畫質解析度。

電影的奇妙構思之《超體》,如果人的大腦使量為百分之百會如何

說到高畫質解析度,整體影像的細節線條與點都呈現十足優秀,不管是露西開始慢慢的增加使用腦容量的過程中,可以看到人體與樹木的生命流向,在這些線條狀的畫面裡把線條細節描繪呈現的非常細緻。而露西在桃園機場片段登場時換上第三套全黑服裝(本片她就只有三套服裝,黑色連身裙是最後一套),該服裝上的銀色飾物其細節影像非常的搶眼,甚至一些畫面的還可以看到這些銀色飾物並非只有一種樣式,而是兩款不同形狀的飾物縫製而成。

電影的奇妙構思之《超體》,如果人的大腦使量為百分之百會如何

不僅露西黑色服飾容易察覺出來本片高畫質解析的功力,最讓洋蔥印象深刻的除了還有摩根費里曼的灰白頭髮、鬍子的色彩層次與毛髮細節之外,就是露西在往法國的飛機上,因為細胞分解的關係,在廁所中開始分解、組合的畫面,尾段重新組合之後臉頰上一粒粒不知名的詭異細胞組合,其精細且繁多的畫面,都讓人感受且觸發到視覺的密集恐懼症了。

電影的奇妙構思之《超體》,如果人的大腦使量為百分之百會如何

關於音效

本片主要提供英語DTS MA5.1聲道,搭配出色的影像表現,音效也源源不絕的傳來陣陣強而有力的重擊低頻。剛開始露西口白的聲音,其背景配樂就搭配著相當有勁的電子樂低頻鼓點,這樣的撼動聲效讓露西的化與內容感覺起來,在無形中增加了其重要性,就好像文字視覺上每一個單字都加上驚歎號一般,讓觀眾能夠豎起耳朵專注聆聽。

電影的奇妙構思之《超體》,如果人的大腦使量為百分之百會如何

電影的奇妙構思之《超體》,如果人的大腦使量為百分之百會如何

至於本片的後環繞音場,自然是相當的有利同時活躍,在許多CG景象描繪細胞演進、藥物轉化以及地球與宇宙之間的進化片段中,後方音場所呈現的動態聲效是清晰明確的。然而本片負責演員對白的中置聲道,則是表現的特別引人注意,不管是史嘉蕾喬韓森相當明顯個人化的性感語調(請參考《雲端情人》),或是隨便怎麼講你都會相信他的摩根費里曼,那種專業且具說服力的語調,宛如在看他在「探索頻道」所主持旁白那般專業。這兩位角色的聲音都是十足的具有高度辨識,也因為音效的清晰解析感兼具厚實度,讓在聽這兩位演員的口白時,特別感覺到本片音質的美妙之處。

電影的奇妙構思之《超體》,如果人的大腦使量為百分之百會如何

露西的演化

幕後拍攝花絮訪談影片,可以很快的看過當初這部電影在臺北的拍攝實況,甚至臺灣電影開工時的拜拜習俗,都被收入在這段花絮之中。另外其他的內容還包括導演對於主要演員們的期待與作觀感,以及法國巴黎街頭的飛車追逐場面拍攝介紹。

腦容量:露西的真實科學

導演盧貝松表示,這部電影的劇本花了他十年的時間才寫完,當然不是十年間都一直在寫,而是十年前他與一群科學家的對話,科學家們告訴他一般人的大腦只用了十分之一,啟發他對於如果能完全使用百分之百的腦容量的話,會是一個怎樣的情況?大家覺得呢如果人的大腦開發到了腦容量的百分之百會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