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闯”关东到“守”关东,中国人口第一街如何战“疫”?

白天,上下班时熙熙攘攘的光谷软件园,悄无声息。

夜晚,曾经星星点点的写字楼,黯淡融入夜色。

这里是关东街,拥有130个楼盘(小区)、2.5万家企业,工作日时人口超百万,堪比一个国内中等城市的体量。

从“闯”关东到“守”关东,中国人口第一街如何战“疫”?


光谷软件园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武汉最富活力和人气的该街道上,众多产业地标,也和众多武汉地标一起,按下暂停键。

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武汉是这场疫情阻击战的决战之地。

而在光谷,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正在这条街道上百个小区打响。

因春节放假,许多产业人口、大学生因滞留家乡未返,超百万人口大大缩减,但留守在此的,也有近50万人。

从“闯”关东到“守”关东,中国人口第一街如何战“疫”?

与时间比速度、与病毒抢生命

近500位社区工作者紧急集结

1月23日,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出城通道暂时关闭的第一号通告,一场与新冠肺炎病毒作战的冲锋号吹响。

就在这一天,关东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前线指挥部在东湖高新区的指示下成立,成为指挥街道抗击疫情的前沿指挥所。

1月24日是农历大年三十,也是2020年春节假期的第一天,大家都满怀期待着回家过年。

关东街人武办科长尹德胜已经和年过七旬的父母约好准备回老家过年。然而,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街党工委通知,全街73名工作人员和31个社区489名社区工作者取消2020年春节假期,迅速回单位上班,参加武汉抗击疫情的保卫战。

关东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前线指挥部将73名工作人员分成应急组、医疗救治组、宣传组等共9个组,每个组由街党工委成员担任组长,迎战组队完成。

东湖高新区主要负责人连续三天带领机关职能部门和区防疫指挥部领导,坐镇关东街疫情防控前线指挥部。

战斗从一开始就显示出异常的紧张和激烈。

统计数据显示,1月27日关东街确诊病例、疑似病例58人,到2月6日,10天时间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增加到289人,发热人数每天都有百位数增长,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紧迫感。

“与时间比速度、与病毒抢生命,成为每一个关东人的自觉行动,哪怕一天24小时工作都觉得时间不够用、双脚不够长。”街党工委书记曾祥华在办公室支起了行军床,办事处主任王生起也架起简易床铺,两位军队转业干部军人立马展现出了顽强的战斗作风。

在他们的带领下,27名干部把“家”都安在了办公室。

上门排查、雪夜转运……

每天300多条处置信息上传下达

位于关东街道办事处的关东街防疫作战前线指挥部,充斥着各种各样忙碌的声音和急促的脚步。

“喂,你好!我记录……”“喂,你好!请问需要什么帮助……”2月2日,指挥部信息跟踪的光谷社区程婆婆的老伴肖老先生感染新冠肺炎不幸去逝,而70多岁程婆婆还患有糖尿病、老年痴呆症,唯一的女儿远在深圳。

信息确认后,指挥部迅速派出医疗救治组,由王永科长带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上门查看老人情况,经医生检查,老人有疑似感染新冠肺炎症状。随后,王永科长带上老人去医院确诊,检查确诊程婆婆已感染新冠病毒,在指挥部的全力协调下,当天晚上就送程婆婆住进了光谷同济医院。

每天,指挥部获取和发出的处置信息,至少在300条以上。

“交通组,今天晚上首批送至隔离酒店的疑似病例人员必须完成入住。”指挥长曾祥华用嘶哑的声音发出指令,由于连续一个月坚守指挥部,以单位为家,严重缺乏睡眠,嗓子已多日不适。

2月14日晚,武汉突发大风,气温陡降零度以下,天空飘起了雪花。晚6时左右,关东街前线指挥部下辖的5个集中隔离酒店疑似病例当天核酸检测结果出来了,由疑似转为确诊病例的有37人。

根据区指挥部指令,当晚这37人须立即转入雷神山医院治疗。而此刻寒风呼啸,雪粒飞舞,关东街前线指挥部迅速指令街道城管中队承担安全转运任务。

在转运过程中,城管中队在车队前安排一辆引导车,车队尾部安排了一辆保障车,中间是转运病人车辆,每到一个酒店都开辟一条保暖通道,向每一位病人嘘寒问暖,接力保障病人运输途中的“温度”。1个多小时后,37名病人安全入住雷神山医院。

新分来的大学生累哭了

这里有上万个武汉战“疫”小区的影子

王凤是2019年分配到街道工作的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来到街道从事的业务工作是公共服务,在街道战“疫”中被委以重任,担任疫情信息统计汇总人。

她每天汇集的信息有来自区防疫指挥部的各组信息、有医院通报信息、有街道31个社区130个楼盘信息、有在汉近50万人每天排查的信息、有市民每天的求助信息……成千上万条信息最终汇总到她的电脑上。连续20多个日日夜夜,几乎每天都忙到次日凌晨3点才能收工,有时甚至是通宵达旦。

王凤累哭了。然而,哭过之后,她仍然端坐在电脑前,认真细致地核查统计每一个数据信息,因为她知道,这每一个信息都可能关乎一条生命!

2月22日上午,关东街格林东郡社区,网格员熊婷婷和同事跟该社区确诊患者及疑似患者一一打电话沟通,了解他们的实时状态,汇总后向街道反馈。随后,再通过电话和网络了解网格内居民当日体温情况、生活需求,提供相应帮助。

从“闯”关东到“守”关东,中国人口第一街如何战“疫”?

社区网络员、物业管理人员、下沉干部值守小区门岗

熊婷婷从大年初二开始一直坚守社区防疫一线至今,刚开始的一周,隔离点不多,医院病床也紧缺,那时社区居民打电话求助的多,有时整晚都有电话。

让她印象最深的是2月2日,她接到的第一例求助:当日下午,租住该小区的一个陈姓小伙子给她打电话说正在发烧,担心感染新冠病毒,希望社区派车送他到医院做检查。

熊婷婷赶紧向社区后,联系好车辆将小伙送到社区医院首诊,确定为疑似病例,需转到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做进一步检测。当晚6时许,小伙做完检测返回,在进入小区时,遭小区物业保安阻拦,交涉半小时未果,眼看天色已晚,小伙子十分着急,向熊婷婷打电话求助。

熊婷婷随即分别与小区物业公司、房东、业委会等进行3个多小时电话沟通未果,小伙子在小区门口急得哭了起来。

“怎么办?寒夜里总得给小伙子找一个落脚处。”熊婷婷左思右想,想到该小区有一名业主长年在广州,房子由物业代为出租,目前未住人。熊婷婷致电该业主,在电话中软磨硬泡40多分钟,该业主终于同意让小伙子暂住。到晚上11点半,熊婷婷终于也说服了物业和业委会,同意小伙子到这个出租房单独居家隔离。

放下电话的那一刻,她流泪了。“无论多么困难,只要坚持去做,不要放弃,总会找到解决办法。”熊婷婷说。

机器人打电话、三级防控……

关东街为“愈后”城市埋下城市治理的新希望

“请问您是李晓明(化名)吗?是。请问您人在不在武汉?在。您和您的家人体温有没有超过37.3℃呢?没有。”

三天大排查期间,上午9时许,这段对话出现在关东街祥和雅居社区一户人家的听筒中,与女主人对话的,是光谷人工智能语音随访系统。

这段对话,通过电话线,实时传输到位于3公里外的东湖高新区政务服务局(大数据管理局)的系统后台中心,并被转换成文字记录在电脑内。

从“闯”关东到“守”关东,中国人口第一街如何战“疫”?

居民接到系统来电后,手机会收到以上提醒

这就是在此次疫情中大获好评的光谷人工智能语音随访系统,系统将自动拨打辖区内居民电话,由人工智能机器人询问居民家庭人数、有无发热等状况、有无新冠肺炎接触史等问题,并将回答记录自动生成表格反馈给社区工作者。

而最早试用,就是在中国人口第一街——关东街。“光谷政务”微信公众号紧急上线“请报平安”功能模块、无接触式出入登记等,都最早在这里,得到了使用。

在这条街上,因创新型高科技企业众多、年轻人群众多,产业新业态、城市新治理模式,总是最早在这里冒头。

同时,一场疫情,涤荡出光谷青年之城的志愿者力量。

关东街长山社区万科嘉园小区有3000多户居民,人口超过8000人,小区户型相对密集,紧邻高校及大型商超,曾经是病例相对高发小区,而最近多日有明显改观,曾连续多日无新增病例。

这得益于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后建立起的社区网格员——物业公司——志愿者三级联防联控体系,如今小区门岗防控、生活物质采购、应急都有专门小组负责,每个楼栋都有至少一名志愿者对口服务。

建立三级联防联控体系,仅靠小区物业的力量显然不够,加上下沉党员志愿者仍然不够,怎么办?社区与下沉该社区的高科集团商议后,决定大量发动小区居民,特别是居民中的党员,让他们主动站出来,为全小区服务。

从“闯”关东到“守”关东,中国人口第一街如何战“疫”?

关山社区上门排查出租屋

社区随后在万科嘉园小区发出倡议书,呼吁更多党员志愿者参与小区疫情防控。在社区的倡议和党员志愿者的示范带动下,共有居民志愿者43人(含党员18人)报名参与。

这43名志愿者又分成了门岗防控组、生活物质采购组、应急组。整个小区一共14个楼栋,每个楼栋都有至少一名志愿者对口服务。每天,站岗、团购菜、买药等各种居民需求汇总过来,带着口罩、手套的志愿者飞奔在小区里,为居民提供各式各样的服务。

关东街光谷青年城小区、多个还建小区都是开放式小区,没有围墙,为了实现小区封闭管控,社区工作人员、下沉党员与志愿者一道为此类小区紧急加装围挡。

在全市大排查行动之后,针对辖区出租户较多的特点,关东街于2月21日至23日启动了出租屋专项排查,志愿者们与社区网格员、下沉党员一起,一栋一栋地扫楼敲门排查……

从“闯”关东到“守”关东,中国人口第一街如何战“疫”?

韵湖社区志愿者为居民送菜上门

从“闯”关东到“守”关东,中国人口第一街如何战“疫”?

公安干警协防小区门岗

目前,关东街每天有千余名志愿者活跃在社区,参与社区封闭管控与居民服务,他们与全街73名机关工作人员、116名城管队员,489名社区工作人员,168名高新区下沉社区干部,130个小区楼盘全体物业人员一道,在高度紧张的抗“疫”战斗中坚守一线,排查发热人员、守卫小区门岗、值守隔离酒店、送诊、转运患者、热心为市民提供各血战服务。

在经过2月中旬街道每天新增发热患者百人左右的高峰后,目前每日新增发热患者已连续多日降至十几人。

关东,暂时”守“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