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坚守岗位勇担当

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无数人的心,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竹溪县文化和旅游局驻兵营镇赵家河村扶贫工作队听从上级命令就地变“番号”成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队,战场从扶贫第一线延伸到了疫情防控的最前线。

2月6日,工作队3人放弃春节假期,按照县驻村办要求迅速赶赴兵营镇赵家河村,由原来的扶贫工作队转换为疫情防控工作队,与村“两委”一起积极动员力量,组建党员“防控先锋队”、“志愿帮扶队”、“义务宣传队”,协助开展全覆盖排查、人员流动控制和群众教育引导,严防死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竹溪:坚守岗位勇担当

我是党员,就应该冲在抗疫阻击战的最前沿

回到村里后,工作队坚守在防控工作最前沿,每天上门为武汉返乡人员测量两次体温,发放防疫物资、宣传防疫知识和隔离措施,及时疏导、安抚村民恐慌心理,这就是工作队在非常时期的日常工作,往住一天工作下来水也顾不上喝一口。

看着天色逐渐变暗,在村组院落里奔波了一整天的驻村第一书记刘永钦结束了今天的摸排工作回到村委会办公室,组织工作队员完成当天摸排信息的整理汇总工作,而这样的高强度工作已经持续16天了。有人问刘书记,面对这样的疫情,家人会不会担心,刘书记说:“家人虽然有些担忧,但是我作为党员,就应该冲在抗疫阻击战的最前头”。

工作队成员汤守礼家里“双亲”大人都是近八十岁的老人,身体差,多病缠身,无人照顾,家里多次打电话来,该同志坚守岗位不下火线,实现了共产党员“舍小家,顾大家”的情怀。

2月9日,赵家河村一组村民龚太成老人去世,得知情况后,工作队与镇村干部第一时间上门隔离武汉返乡奔丧人员,劝导家属丧事简办,不收礼、不聚餐、不燃放烟花鞭炮,家人都表示理解,用实际行动支持疫情防控,降低了村民聚集传播病毒的风险。

竹溪:坚守岗位勇担当

此时此刻,我们是村民最需要的人

加大疫情宣传力度做到广而告之,提高村民的防范意识,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工作队紧跟疫情防控工作的节奏,想方设法购买一台移动音响,由工作队成员汤守礼同志骑着摩托车,每天巡回在村组院落循环播放疫情防控知识和管理规定。劝导村民不出门、不串门、不聚会、不扎堆,有事出门一定要戴口罩,耐心细致地讲解疫病的危害性。

2月8日,在开完紧急会议制定好防控预案后,工作队、村干部、村民小组长、党员志愿者一起分组分片开始进行摸排,当天即摸排出新增武汉返乡人员5户7人,并立即开展了对他们的健康检测计划。工作队在入户了解这些村民的身体状况时,也切身感受到了他们恐慌害怕,回来后刘书记一再同工作队员们强调:“特别是这些武汉返乡人员,此时此刻他们是最需要我们这样的工作队,我们要多一些关心和疏导,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高度关心和温暖。”

而最让工作队放心不下的还是村里的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虽然“村村响”的滚动播报和驻村工作队的上门劝导让大家都知道了不出门才是最大的安全,但因为防疫物资紧缺,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家里普遍没有口罩,让工作队很不放心,队员们第一时间将单位配备的口罩送到了他们手中,并不忘再三逐户叮嘱:莫出门、莫串门,尽可能都呆在家里,外出一定要戴口罩,回来后记得要洗手,保持家里卫生干净,勤通风。”

竹溪:坚守岗位勇担当

面对当前疫情,时刻绷紧防控“神经弦”

队员们说,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就是担心村民们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疫情放松警惕,担忧返乡人员不能按时回去务工,贫困户的农产品销售困难,全村脱贫成果的巩固受到影响,所以他们的工作一刻也不能松懈,时刻绷紧疫情防控的“神经弦”。每天实行最严格的封闭管理,所有卡口严格限制人员流动。严格落实居家管理,严禁串门、聚会、聚餐、扎堆,杜绝红白喜事、生日等聚集性、群体性活动。抓好全民体温监测,所有户籍人口,每日监测一次体温。对武汉返乡人员及家属、近期发热人员进行跟踪体温监测做好随访服务。

有了工作队的坚守,为赵家河村打赢这场抗疫阻击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工作队不仅是最强的扶贫力量,也是抗击疫情的先锋战士。

(通讯员:汤守礼)


分享到:


相關文章: